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差异性手术入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于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进行治疗的62例多节段的CSM患者为本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的方法将6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颈椎的前路减压的植骨融合术(ADCF),对照组给予颈椎的后路单开门的椎管成形术(PODLCS),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手术中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手术前后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脊髓神经的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于手术6个月后的JOA评分与手术之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后观察组的JO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SM患者使用ADCF及PODLCS有比较好的疗效,并且合理选择手术入路,可以明显地提高多节段的CSM患者的JOA评分,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腰椎滑脱症的再手术治疗,总结出手术技巧,提出治疗策略。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25例腰椎滑脱症手术失败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28~78岁,平均52.6岁。9例采用后路减压、椎体复位、椎间植骨结合后外侧环形植骨,再用RF-Ⅱ系统加压内固定术;16例采用后路(少数病例结合前路)充分减压、椎体复位、BAK椎间融合器植入、立体植骨、RF-Ⅱ系统(少数病例采用其他系统)加压内固定术。结果全部病例术后按计划成功随访,总优良率为92.0%,腰椎滑脱大部分基本复位,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充分减压的基础上予椎体复位、BAK椎间融合器植入、立体植骨、RF-Ⅱ系统加压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手术失败患者,技术规范、成熟,并发症少,实用、高效。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双骨汤治疗中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1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治疗组,连续服用双骨汤,另选取21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及检测尿环磷酸酰酸胺CTX—II和尿肌酐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47%,与治疗前(52.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尿CTX-Ⅱ检测值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骨汤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膝关节功能,可缓解膝关节软骨破坏,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术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4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以前路椎体次全切手术24例作为ACCF组,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手术20例作为LP组。所有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手术时间、JOA评分、VAS评分、颈椎生理曲度变化,评估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并通过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ACCF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37.43±31.44) min,LP组为(130.56±39.77) 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出血量ACCF组为(161.22±36.77) mL,明显少于LP组的(192.51±37.42)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ACCF组术后为(13.1±1.4)分,较术前的(8.7±1.6)分明显提高,LP组术后为(13.3±1.6)分,较术前的(8.5±1.5)分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ACCF组术后为(2.5±1.9)分,明显低于术前的(6.4±2.3)分,LP组术后为(2.4±2.1)分,亦明显低于术前的(6.5±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JOA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颈椎生理曲度,ACCF组为(14.8±3.4)°,较LP组的(6.5±1.7)°有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术后1年生活质量调查显示,躯体疼痛和活力方面,ACCF组的(92.1±18.8)分和(90.6±17.5)分高于LP组的(63.7±15.6)分和(64.3±16.3)分;总体健康方面,LP组的(88.5±17.7)分高于ACCF组的(65.3±16.8)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均可有效改善脊髓神经功能,但前路手术较后路手术出血量少,且术后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更优。该疾病术前需要充分评估病情,选择合适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股骨颈髓芯钻孔减压骨条植骨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混悬液移植治疗和干预Ⅰ、Ⅱ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骨坏死分期标准,选取Ⅰ、Ⅱ期股骨头坏死24例(30髋)。治疗组17例(22髋),对照组7例(8髋)。治疗组经过自体骨髓干细胞采集、分离、髓芯减压后,先注射自体骨髓干细胞混悬液入股骨头病灶内,再把自体骨髓干细胞混悬液和骨条混合植入。对照组只行股骨颈髓芯钻孔减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10~26个月的随访,行髋关节Harris评分和影像学检查。①髋关节Harris评分:治疗组由(54.82±9.62)分升至(82.36±8.06)分,优良率为86.36%。对照组由(55.12±7.95)分升至(63.84±8.77)分,优良率为50.00%。②髋关节影像学检查:治疗组仅2例(2髋)发展为Ⅲ期塌陷。对照组3例(4髋)发展为Ⅲ期塌陷。结论股骨颈髓芯钻孔减压骨条植骨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混悬液移植治疗Ⅰ、Ⅱ期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在膝关节内翻畸形中治疗应用。方法选择该院收入的膝关节内翻畸形的患者共56例,患者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膝关节屈曲挛缩度、HSS评分、膝关节内翻角、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获6~24个月的随访,平均10.8个月。患者术后膝关节屈曲挛缩度、HSS评分、膝关节内翻角及关节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中1例术后1个月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经行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患者术后半年发生了迟发性的感染,给予术后翻修处理。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疗效显著,术中软组织平衡、准确的切骨是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提高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0年行PVP治疗的44例(53个椎体)与PKP治疗的40例(48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情况,对比观察行PVP治疗与PKP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疗效以及患者的满意度、骨水泥渗漏率及治疗费用。结果 PVP组与PKP组患者的VAS评分在术前及术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VP组治疗费用较PKP组低,PVP组骨水泥渗漏率较PKP组高,而两组在患者满意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VP更适宜作为临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未使用任何预防性药物,观察组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及不良反应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能有效降低血栓的发生率,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GSS-II系统复位、内固定及椎间加压植骨融合治疗II-III度腰椎滑脱症的实用策略.方法 用GSS-II系统复位、内固定及椎间加压植骨融合治疗57例II-III度腰椎滑脱症,术后随访5个月~5年6个月,对57例II-III度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出治疗策略.结果 按Steffee疗效分级:I级(差)2例,占3.5%;II级(可)4例,占7.1%;III(良)16例,占28.0%;IV级(优)35例,占62.4%.结论 对滑脱椎体复位适可而止,不能过度复位.尽可能椎间加压植骨融合,对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彻底减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