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心、肝、肾功能变化,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用酶法分别检测6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毒时间〈24h)入院时心肌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以及检查胸片;统计患者中毒剂量和中毒时间,并进行APACHEⅡ评分。依据临床结局分为猝死组(生存时间≤24h组)和非猝死组(生存时间〉24h组)。结果中毒患者猝死组与非猝死组的中毒时间、中毒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猝死组心肌酶、血清ALT、TBil、Cr均显著升高,与非猝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百草枯中毒猝死患者早期出现严重的中毒性心、肝、肾损害,救治过程中应强调重要器官保护并及早干预;中毒后血清心肌酶活性的显著升高可能是发生猝死的一个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给予白陶土胃管灌注对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9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立即给予洗胃、白陶土胃管灌注、导泻、大剂量激素、护肝及血液净化等治疗.入选病例的中毒剂量、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白陶土胃管灌注时间分为3组,其中灌注时间t≤6 h的A组16例、6 h12h的C组11例.观察3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发生时间、例数和1周内的病死率.结果:A组出现MODS 12例,发生MODS时间为(3.21±0.54)d,1周病死6例;B组出现MODS10例,发生MODS时间为(2.53±0.37)d,1周病死5例;C组出现MODS10例,发生MODS时间为(2.61±0.52)d,1周病死5例.A组与B、c两组间MODS发生时间、MODS受损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1周病死率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给予大剂量白陶土胃管灌注能有效减轻或延缓患者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心、肝、肾功能变化,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用酶法分别检测6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毒时间<24 h)入院时心肌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以及检查胸片;统计患者中毒剂量和中毒时间,并进行APACHE Ⅱ评分.依据临床结局分为猝死组(生存时间≤24 h组)和非猝死组(生存时间>24 h组).结果 中毒患者猝死组与非猝死组的中毒时间、中毒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猝死组心肌酶、血清ALT、TBil、Cr均显著升高,与非猝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百草枯中毒猝死患者早期出现严重的中毒性心、肝、肾损害,救治过程中应强调重要器官保护并及早干预;中毒后血清心肌酶活性的显著升高可能是发生猝死的一个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PDTC)对百草枯(PQ)中毒后SD大鼠肺损伤和Nrf2通路激活的影响.方法 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建立PQ肺损伤模型后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PDTC组.中毒后1、2、3周各处死3只动物取肺组织,HE染色行急性肺损伤(ALI)评分,Masson染色鉴定肺纤维化(LF)程度,组织匀浆测定MDA、GSH含量,Weston blot检测磷酸化Nrf2水平.两样本均数的比较用成组t检验,生存曲线用Wilcoxon (Gehan)检验.结果 大鼠中毒后出现了明显的中毒症状,Control组和PDTC组各有4只和9只动物存活到实验结束,PDTC明显延长动物的存活时间,Wilcoxon (Gehan)=10.17023,P=0.001.Control组肺内MDA水平都高于PDTC组,而GSH水平均低于PDT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Q中毒后PDTC组肺内p-Nrf2水高于Control组,1周:(0.32±0.04) vs.(0.23±0.05),P=0.003;2周:(0.62±0.06) vs.(0.33±0.03),P<0.001;3周:(0.61±0.04) vs.(0.33±0.05),P<0.001.PDTC组AIL评分低于Control组,ALI分别为1周:(5±0.95) vs.(8±1.23),P=0.002;2周:(9±1.18) vs.(11±1.02),P=0.019;3周:(11±1.33) vs.(12±1.42),P=0.002.Control组动物中毒后1至3周肺纤维化程度分别为(40.87±7.25)%、(43.38±5.71)%和(45.91±3.97)%,明显高于PDTC组的(32.92±2.34)%、(33.45±3.04)%和(35.27±3.81)%,P值分别为0.017、0.001和0.001.结论 PDTC减轻PQ中毒后肺损伤、肺纤维化,延长动物的存活时间与激活Nrf2通路及增强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和大剂量盐酸氨溴索(HAMB)干预的影响.方法 将31例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患者分为HAMB治疗组16例和常规治疗组1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 d以及12例健康对照组的TNF-d和IL-6的水平,并予对比;并进行治疗前、后肺损伤评分(LIS).结果 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和IL-6的水平以及LIS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但HAMB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患者存在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高表达,炎症反应参与了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发病过程;HAMB的干预能一定程度地抑制促炎因子的水平,对减轻或延缓中毒性肺损伤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百草枯(PQ)中毒剂量对兔中毒性急性肺损伤(ALI)及肺纤维化(PF)程度的影响。方法将36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A、B、C组),每组12只,分别经胃管灌入8mg/kg(A组)、16mg/kg(B组)和32mg/kg(C组)不同剂量的PQ。7d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行HE染色、ALI评分并行Masson染色以鉴定PF程度。结果 A组ALI评分为(8.33±1.03)分,明显低于B组([9.83±1.17)分,P=0.047)]和C组([11.50±1.38)分,P0.01],B组较C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3);A组PF程度为(31.09±2.05)%,明显低于B组([34.37±1.62)%,P=0.002]和C组([36.54±0.44)%,P0.01],B组较C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26)。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不同剂量的PQ与ALI、PF程度明显相关。结论随中毒剂量的增大,兔急性肺损伤及PF的病理改变越显著。PQ剂量与肺损伤程度及PF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高渝峰  史晶  刘青  黄澎  曾润生 《新医学》2010,41(6):369-371
目的:探讨大剂量氨溴索对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患者血清TNF-α与IL-6的影响。方法:31例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及对照组(15例)。所有患者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氨溴索20mg/(kg·d)静脉滴注,每12h 1次,连续治疗3d。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d后外周血血清TNF—α与IL-6水平,同时行肺损伤评分(LIS)评价损伤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及LIS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大剂量氨溴索可抑制TNF—α、IL-6的表达,减轻急性百草枯中毒导致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8.
高渝峰  李玉杰  廖晓星 《新医学》2007,38(11):701-703,723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32岁.因腹痛4日,发热、嗜睡、少尿2日于2007-04-07 14时由外院转入本院.患者于4日前饮高糖饮料约500 mL后出现频繁呕吐,非喷射状,每日10余次,每次20~150 mL,呕吐前期为呕淡褐色胃内容物或液体,后期为淡黄色液体,伴腹痛、腹胀,发病期间患者比较烦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探讨其不同证候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依据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病例四诊资料,经过动态聚类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合中医辨证,获得每一个患者所属的中医证候分型,比较群体特征的证候类型构成及其与西医临床类型的关系。结果:470例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患者中医证候类型构成中不同证候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脾胃虚寒(27.45%)、心脾两虚(22.34%)、痰火扰心(14.47%)、大肠结热(12.98%)、痰毒阻络(10.85%)、肾阳虚(7.02%)、肾阴虚(4.47%)、痰毒蒙闭(0.43%)。从虚实来看,61.28%的患者以虚证为主(第一、二、四、五证型),38.72%以实证为主。不同年龄组的中医证型构成不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证型的性别分布:男女患者均以脾胃虚寒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心脾两虚,最低为痰毒蒙闭,男女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诊断分级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本组患者中,铅吸收主要存在5个中医证型,其显现率从高至低依次为脾胃虚寒(50%)、心脾两虚(18.55%)、大肠结热(16.94%)、肾阳虚(8.06%)、痰火扰心(6.45%);轻度中毒则依次为心脾两虚(24.16%)、脾胃虚寒(24.16%)、大肠结热(20.13%)、痰火扰心(20.13%)、肾阳虚(6.71%)、肾阴虚(6.7%);中度中毒依次为痰毒阻络(26.15%)、心脾两虚(23.59%)、脾胃虚寒(15.9%)、痰火扰心(15.38%)、肾阴虚(7.18%)、肾阳虚(6.67%)、大肠结热(5.13%);中毒仅出现属痰毒蒙闭型的铅脑病2例,暂未收集到铅麻痹病例。结论:本结果初步揭示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中医辨证驱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ARB)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方法  10 4例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随机分成 2组 ,对照组 (A组 )采用ACEI制剂卡托普利治疗 ,治疗组 (B组 )采用ARB制剂科素亚与卡托普利治疗 ,均治疗 4~ 6周。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 82 .6 9% ,B组为 96 .15 %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ARB与ACEI联合治疗CHF比单独使用ACEI疗效更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