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1篇
  免费   557篇
  国内免费   369篇
耳鼻咽喉   55篇
儿科学   47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417篇
口腔科学   184篇
临床医学   882篇
内科学   477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234篇
特种医学   3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69篇
综合类   2207篇
预防医学   904篇
眼科学   78篇
药学   825篇
  6篇
中国医学   1033篇
肿瘤学   25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538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459篇
  2010年   483篇
  2009年   468篇
  2008年   473篇
  2007年   482篇
  2006年   436篇
  2005年   439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椎间孔骑跨型臂丛神经鞘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7例椎间孔骑跨型臂丛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采用颈部锁骨上窝臂丛神经肿瘤切除术联合后路颈椎管内肿瘤切除术,1例采用颈部锁骨上下窝臂丛神经肿瘤切除术联合后路颈椎管内肿瘤切除术。结果 术中未使用椎体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等,颈椎各关节未破坏,颈部活动能力较术前无受限。7例肿瘤均全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神经鞘瘤。术后无脑脊液漏。5例术后症状改善;2例术后同侧肢体肌力下降,药物治疗后恢复至术前水平。7例术后随访9~27个月,平均14.7个月;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复发,术后患侧肢体肌力未见下降,无新增神经功能缺失,肌电图示臂丛神经损害好转。结论 对于椎间孔骑跨型臂丛神经鞘瘤,颈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可以完整切除肿瘤,无需行颈椎内固定,创伤小,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主观症状改善的因素分析。 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上海长征医院甲乳疝外科接受腹腔镜下抗反流手术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胃底折叠术包括Nissen患者54例和Toupet患者38例。随访108个月,所有患者均通过电话随访,内容包括反流症状(反酸、胃灼热)的改善,术后并发症、满意度等。并以反流和胃灼热症状的复发作为评判抗反流术后疗效的标准。通过χ2检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分析了性别、年龄(60岁为界)、质子泵抑制剂(PPI)使用时间(30和60个月为界)、PPI反应性(良好/不佳)、裂孔疝复发、手术方式(Nissen/Toupet)以及是否应用补片等因素对于GERD相关症状的影响。 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末次随访时共有11例出现反流复发和21例胃灼热复发,其中12例患者自觉食管炎症状(反流、胃灼热)无缓解,手术总满意率为81.52%。末次随访时共有16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Niseen组10例,Toupet组6例。反流复发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术前PPI使用时间以及PPI反应性与反流复发无相关性(P>0.05),裂孔疝复发和是否应用补片是术后反流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裂孔疝复发是术后反流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胃灼热复发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术前PPI使用时间以及应用补片与胃灼热复发无相关性(P>0.05),但PPI反应性和裂孔疝复发是术后胃灼热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PPI反应性是术后胃灼热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腹腔镜抗反流手术(胃底折叠术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治疗GERD是安全有效的,对于术前PPI反应性较差的患者,手术指征应更加慎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与血氧水平依赖成像磁共振技术(BOLD-fMRI)联合神经导航技术在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0年7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肿瘤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术前是否行DTI与BOLD-fMRI检查及术中是否融合神经导航技术的手术策略分为显微组(无DTI无导航)和融合组(融合DTI与BOLD-fMRI的神经导航组)两组,每组各21例。显微组在显微镜下直接切除肿瘤,融合组在显微镜下同时应用已经融合DTI与BOLD-fMRI的神经导航技术辅助下切除肿瘤;根据术后MRI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切除率、症状好转率。结果 SimpsonⅠ级切除率显微组为52.3%,低于融合组的76.2%(χ2=7.785,P<0.05);术后三个月时症状好转率融合组为62.0%,高于显微组的33.3%(P<0.05)。结论 DTI、BOLD-fMRI及神经导航三者融合的多模态技术具有术前优化手术方案,术中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减少纤维束损伤,术后预测并发症及临床功能障碍等优点,更符合现代的神经外科微创、安全手术...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2日—6月22日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的59例COVID-19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疾病分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Procarta Plex多细胞因子检测系统检测外周血25种细胞因子和9种趋化因子水平。结果 59例COVID-19患者中,无症状感染组28例(47.5%)、轻型组6例(10.2%)、普通型组19例(32.2%),重型/危重型组6例(10.2%)。无症状感染组中位年龄为23.0(19.3,34.8)岁,显著低于普通型组的35.0(24.0,52.0)岁和重型/危重型组的64.5(52.0,68.3)岁(P均<0.05)。无症状感染组患者较少患有基础疾病,均无症状、体征和胸部CT变化,其外周血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重型/危重型组(P均<0.05),同时CD4+ T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普通型组(P<0.05)。14例无症状感染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CD3+ T细胞、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4例无症状感染组患者治疗前后CD4+ T细胞计数的变化幅度均显著低于普通型组、重型/危重型组(P均<0.05)。无症状感染组外周血可检测到11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其中IL-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IP-10水平均显著低于普通型组、重型/危重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以青年为主,但未发现与性别因素相关。随着COVID-19病情进展,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计数降低,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升高,但上述指标在无症状感染者中未见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超声表现在乳腺导管内肿瘤良恶性鉴别上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就诊于深圳市人民医院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肿瘤性病变患者68例。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导管内癌两组,对其临床特征、超声表现进行总结及统计分析,筛选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的超声表现(P<0.05)并将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乳腺导管内癌组 (23例) 在病灶的长径、前后径、病变位置、内部回声、微小钙化灶、后方回声异常、边界不清超声表现方面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组 (45例)统计学上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乳腺导管内癌组在病灶内部血流丰富、形态不规则、边缘不规整、侧边声影、导管扩张超声表现方面与导管内乳头状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乳腺导管内癌组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组在年龄、乳头溢血临床特征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进一步将有统计学意义的超声表现经多因素Logistic统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块长径 (OR 1.083, 95% CI 1.022~1.149, P=0.008)、病变位置(OR 0.214, 95% CI 0.071~0.649, P = 0.006)是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的独立相关因素。将长径14.65mm作为鉴别导管内癌及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阈值时,敏感度和特异性最高,分别为60.9%、71.1%,ROC曲线下面积为0.694(95% CI 0.558~0.829, P = 0.009)。以肿块病变位置是否位于以乳头为中心直径2cm外绘制乳腺导管内癌的二变量ROC曲线,鉴别乳腺导管内癌的敏感度为73.9%,特异度为62.2%,ROC曲线下面积为0.681 (95% CI 0.547~0.815, P = 0.015)。结论 多因素分析对乳腺导管内癌和导管内乳头状瘤具有鉴别诊断价值,其中肿块长径和病变位置是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DCE-MRI各项参数对鼻咽癌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确诊的208例NPC初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DCE-MRI、DWI检查,分析临床分期不同的患者感兴趣区的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数(Ve)、速率常数(Kep)、容积分数(fPV)、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考察指标与NPC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Ktrans、Ve值随NPC临床分期增加而增大,而ADC值则随之减小,随着T分期增加Ve值增加,Kep、fPV值则在不同分期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相关性结果显示,Ktrans、Ve值与临床分期、T分期呈正相关,而ADC值呈负相关(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Ktrans曲线下面积最高,为0.915,而早期(I期、Ⅱ期)、晚期(Ⅲ期与Ⅳ期)的AUC分别为0.906、0.920,均高于DWI ADC(AUC分别为0.824、0.807)。结论:DCE-MRI测量参数可反映不同临床分期NPC的变化,可考虑用于NPC不同分期的诊断、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2,PPARγ2)基因rs1801282多态性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运用Review Manager 5.3、STATA 12.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17篇研究。累计高血压患者9 586例,对照10 748例,共20 334名。纳入研究人群的同质性较好。Meta分析结果显示:PPARγ2基因rs1801282多态性与高血压相关性具有统计学差异。等位基因模型:OR=0.76,95%CI=0.62~0.94,POR=0.01;杂合子基因模型:OR=0.73,95%CI=0.65~0.82,POR0.001;显性模型:OR=0.76,95%CI=0.62~0.93,POR=0.007,这种相关性在亚洲人群明显。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 PPARγ2基因rs1801282多态性与高血压易感性有关联,Ala等位基因是其潜在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高等教育"打破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和学校围墙,慕课平台的大力发展,慕课建设成为如今教学模式的新改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验诊断学教研室承担《实验诊断学》的慕课课程建设工作,并首次将主题创意设计的理念应用于医学教育的慕课建设中。课程内容涵盖目前5大专业,9章,19节,82个热门检测项目。本文从主题创意设计的课程设计理念、构建课程框架、组建主题创意团队等多方面探讨实验诊断学慕课课程建设的过程,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分别对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士进行关于主题创意设计理念的慕课设计的教学效果评价及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学生及在职人员实验组的随堂小考成绩、满意度调查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66、4.689、4.198、3.869,P <0.001)。主题创意设计理念的慕课设计,有助提高学生对实验诊断课程的兴趣,提高慕课教学的教学质量,且在医学继续教育的领域,也可对相关专业的在职人员起到继续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心肌炎患者采用左卡尼汀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探究。方法研究对象以2018年7月-2019年9月收治的心肌炎患者82例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划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每组41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对常规组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左卡尼汀对研究组进行治疗。在治疗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和用药过程的安全问题。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但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只有80.5%,从结果来看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效果更佳突出,组间结果差异对比(P <0.05)。在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组的不良反应(4.9%)虽然比常规组(2.4%)更高,然而从统计学结果来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心肌炎患者采用左卡尼汀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