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s)数量及动脉弹性指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缬沙坦干预后EPCs水平和动脉弹性指数变化。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60例为CHD组,同期排除冠心病的门诊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采集外周血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培养贴壁后进行细胞化学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UEA-I和DiI-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进行EPCs水平测定。动脉弹性功能检测仪测定患者的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C2)。CHD组患者术后缬沙坦80mg/天干预12、24周后再次检测EPCs水平和动脉弹性指数。结果CHD组EPCs数量、C1、C2分别为32.8±6.4 EPCs/×200视野、9.82±1.54、3.67±0.87,对照组为61.6±9.5 EPCs/×200视野、15.3±2.52、7.51±2.03,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HD组动脉弹性功能指数与EPCs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4、0.98,均P<0.01)。CHD组患者缬沙坦80mg/天干预12、24周后EPCs数量明显增加(37.7±7.98 vs 50.80±8.10,P<0.01),动脉弹性指数改善(C1:10.6±1.98 vs 12.55±2.43,C2:4.37±1.03 vs 5.77±1.99,均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CHD患者EPCs水平减低和动脉弹性指数下降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且两者之间呈正相关。CHD患者缬沙坦80mg/天干预12、24周后明显提高EPCs数量和动脉弹性指数。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全球领导人发起的营养不良诊断共识(GLIM)两步骤中不同营养筛查工具和不同标准组合诊断住院老年人营养不良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浙江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130 例(≥65 岁)老年患者,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并完成简易微营养评定法(MNA-SF)、营养风险筛查2002 评分(NRS2002)等问卷评估,营养筛查阳性的患者按GLIM第二步符合至少一项病因学标准及一项临床学标准诊断为营养不良。Kappa值分析NRS2002、MNA-SF分别作为GLIM第一步营养筛查工具诊断营养不良的一致性和GLIM第二步2种病因学标准分别与各项临床学标准组合下诊断营养不良的一致性。同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营养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采用NRS2002 和MNA-SF分别作为筛查工具,最终诊断营养不良患者23例(17.69%)、25例(19.23%),一致性较高(Kappa=0.71,P <0.001)。NRS2002和MNASF均筛为阳性的营养不良患者中符合非自主性体质量丢失分别与两项病因学标准组合诊断营养不良一致性一般(Kappa=0.59,P =0.003);肌肉量减少与两项病因学标准各自组合诊断一致性也一般(Kappa=0.51, P =0.007)。而低体质量指数(BMI)与两项病因学标准组合一致性较差(Kappa=0.26,P =0.18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情绪、失眠是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NRS2002 及MNA-SF分别作为GLIM第一步筛查工具时诊断营养不良的一致性较高,可以互相替代。GLIM第二步符合各项临床学与病因学标准组合中,符合非自主性体质量丢失或肌肉量减少与两项病因学标准各自组合的一致性一般。  相似文献   
4.
尹来  俞蔚  沈法荣  黄抒伟  陈旭娇 《浙江医学》2005,27(11):822-824
目的探讨内皮依赖性动脉顺应性与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相关性.方法测量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组及对照组患者大、小动脉弹性指标(C1、C2)和血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结果高胆固醇血症组C1、C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35、3.06,P<0.05或0.01).C1、C2与LDL-C呈负相关(r=-0.25、-0.44,P<0.05或0.01).结论HDL-C是内皮依赖性动脉顺应性的影响因素之一,LDL-C与内皮依赖性动脉顺应性相关,在降低内皮依赖性动脉顺应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旭娇  凌锋  沈法荣 《浙江医学》2007,29(9):908-91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性与房颤的相关性及伊贝沙坦干预房颤电复律患者电复律疗效的维持与该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40例房颤电复律患者、36例对照者进行ACE基因I/D多态性检测以及观察伊贝沙坦干预和不干预房颤电复律患者窦性节律维持情况与ACE基因I/D多态性的关系。结果房颤患者I/D基因型频率为20/40,对照组I/D基因型频率为17/36,两组患者I/D多态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伊贝沙坦干预者DD基因型频率(6/20)与无伊贝沙坦干预者(4/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发病与ACE基因多态性无相关性(r=1.134,P>0.05)。结论房颤发病与ACE基因多态性无关。ACE基因DD型频率低者房颤电复律后易复发。揭示伊贝沙坦对房颤电复律患者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龄老年人群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 OH)的发生率以及OH与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关系。方法:对我科≥80岁的126例高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立卧位血压测定,统计高龄老年人群中OH的发生率;并将患者分为OH组(n=45)与非OH(n=81)组,对2组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检测和计算左室的结构和功能指标,分析OH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结果:高龄老年人群总的OH发生率为35.7%。与非OH组比较,OH组左心室质量指数、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和收缩末期左心室内径均明显偏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H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显著低于非OH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OH与左室结构指标呈正相关(P<0.05),与左室功能指标呈负相关(P<0.01)。结论:OH患者在高龄老年人群中比例较高。OH与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与非OH患者相比,OH患者左室结构和功能受损更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门诊老年患者衰弱发生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集329例老年科门诊患者的一般情况资料,采用临床衰弱量表(CFS-09)评估患者衰弱情况,根据CFS-09评分分组:衰弱组(CFS-09≥5分)和无衰弱组(CFS-09<5分),所有纳入患者行老年综合评估,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无衰弱组相比,衰弱组的老年人在年龄、医保形式、婚姻状况、共病、多重用药、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跌倒风险、营养不良、抑郁症状、睡眠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日常生活能力缺陷、跌倒高风险、营养不良、抑郁症状、睡眠质量差是衰弱的危险因素(OR=1.165、5.681、4.525、11.785、3.073、2.255,P<0.05或0.01)。结论衰弱受多种老年综合征影响,建议对门诊老年患者尽早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及时有效干预,最大程度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沈燕萍  陈旭娇 《浙江医学》2020,42(20):2236-2239
肌少症(sarcopenia)是一种由增龄导致的骨骼肌质量伴力量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减退的老年综合征,可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质量下降、死亡风险增加等不良后果。营养素缺乏是老年肌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维生素缺乏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老年人因运动减少、多种共病、多重用药以及合并多种老年综合征等因素容易发生维生素缺乏。国内外研究表明,维生素A、D、E、K、B、C缺乏与肌少症相关。本文就全谱维生素家族(包括脂溶性、水溶性维生素)与老年肌少症之间的相关性作一综述,为精准营养干预肌少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无创伤性评价存活心肌是现代心血管病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放射性核素检测存活心肌对冠心病心肌梗死尤其伴有左室功能不全和室壁运动低下的患者选择合适的血运重建术,对心功能的恢复及预后意义重大。本文就99mTc-MIBI和18F-FDG双核素心肌SPECT显像技术检测存活心肌的诊断价值作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进入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终末期肾病(end-stage kidney disease,ESKD)患者基线的相关检测指标和临床资料,探究可能影响PD患者最终退出的危险因素,为患者透析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PD中心99例ESKD行PD管植入术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信息,根据患者在随后3年内是否退出PD将其分为退出组(包括死亡组和转血液透析组)和维持PD组,对术前相关检测指标和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究可能影响PD退出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排除肾移植(10例)及失访(6例)后,共有83例纳入分析.维持PD组50例,退出组33例,其中死亡19例,转血液透析14例.多因素逐步Cox回归分析提示,患者术前患有糖尿病(P=0.003,HR:3.61,95% CI:1.57~8.30)、高磷血症(P<0.001,HR:1.65,95% CI:1.26~2.13)、高血清总胆红素(P=0.006,HR:1.11,95%CI:1.03~1.19)是影响患者退出PD的独立危险因素;除上述指标外,年龄(P=0.035,HR:1.05,95% CI:1.00~1.07)、低血红蛋白(P=0.016,HR:0.96,95%CI:0.94~0.99)是影响P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高磷血症、高血清总胆红素是影响PD患者退出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