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03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第一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瓣修复示指软组织及神经缺损的皮瓣存活优良率和感觉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应用带桡神经浅支转位的第一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瓣修复示指掌侧皮肤缺损27例,术后全部随访3个月~2 a,观察皮瓣出现远端坏死、血管危像的频率及感觉恢复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修复后27例皮瓣、供区游离植皮全部存活,随访皮瓣外观良好、质地佳、感觉恢复满意,皮瓣静止两点辨别觉8~10.2 mm,平均9 mm。结论第一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瓣对于合并肌腱外露的示指软组织缺损,皮瓣易切取,血供稳定,对肢体损伤小,可缩短病人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技术早期修复Ⅰ型锤状指畸形的疗效.方法 对30例Ⅰ型锤状指畸形在放大 3~4倍的手术显微镜下实施手术,显露伸指肌腱,用1枚直径1.0 mm克氏针固定远侧指间关节(DIP)于10°~15°过伸位,在无张力的情况下,用7/0无损伤线做间断水平褥式缝合,使近侧伸肌腱末端与远侧肌腱断端靠拢.术后用支具保持DIP过伸、近侧指间关节(PIP)屈曲位,4周去除支具,6周拔出克氏针,指导患者逐步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按 Dargan功能评定法:优21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3%,均一期愈合,无皮肤坏死发生,无明显肿胀、疼痛等,畸形矫正并DIP活动改善.结论 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局部创伤小,组织辨别清晰,断端吻合精准,能最大程度恢复肌腱的解剖形态,有利于肌腱血运的建立,促进愈合,减少缝合处的异物和对局部的刺激,防止皮肤坏死,减轻术后粘连和远节背侧肿胀程度等,是治疗Ⅰ型锤状指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同时修复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5例同时存在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的患者,均采用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修复。手术分2期进行:Ⅰ期行皮肤扩张器置入额部帽状腱膜及额肌下扩张充足的皮肤软组织;Ⅱ期设计滑车上动脉额部三叶瓣转移修复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结果:本组5例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全部存活,随访4-12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鼻外形、功能良好,皮瓣色泽、质地与周围皮肤基本一致。结论: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能同时修复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修复后鼻外形、功能良好,疗效可靠,是治疗同时存在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8岁。因腹胀1个月余,加重伴腹泻、下肢水肿4d,于2006年11月入院。患者既往无心、肝、肾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1个月余前曾因腹胀至当地医院就诊,查肝功能示:ALT303U/L,AST158U/L.[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穴位注射结合中等强度运动对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膝关节软骨Ⅱ型胶原、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的影响。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穴位注射组和注射结合跑台组,每组12只。参照文献,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碘乙酸钠建立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不干预,穴位注射组大鼠膝关节腔内注射鹿瓜多肽注射液(0.1mL/100g),注射结合跑台组大鼠在穴位注射组基础上结合中等强度的跑台训练,共6周。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病理变化,检测各组大鼠膝关节软骨Ⅱ型胶原含量及血清MMP-3水平。结果干预6周后,穴位注射组和注射结合跑台组O’Driscoll组织学评分均高于模型组[(8.52±1.08)分、(12.68±0.85)分比(5.34±0.57)分,P均<0.05],注射结合跑台组O’Driscoll组织学评分高于穴位注射组[(12.68±0.85)分比(8.52±1.08)分,P<0.05];穴位注射组和注射结合跑台组大鼠膝关节软骨Ⅱ型胶原含量均高于模型组[(54.79±2.29)、(73.79±2.36)比(41.93±2.03),P均<0.05],注射结合跑台组大鼠膝关节软骨Ⅱ型胶原含量高于穴位注射组[(73.79±2.36)比(54.79±2.29),P<0.05];穴位注射组和注射结合跑台组大鼠血清MMP-3水平均低于模型组[(16.04±0.49)、(8.89±0.39)比(24.68±0.56),P均<0.05],注射结合跑台组大鼠血清MMP-3水平低于穴位注射组[(8.89±0.39)比(16.04±0.49),P<0.05]。结论鹿瓜多肽穴位注射结合中等强度运动能提高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膝关节软骨Ⅱ型胶原含量,降低模型大鼠血清MMP-3水平。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中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常累及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典型症状为肢体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1-2]。DPN患者常存在躯体感觉输入减少及运动表现减弱等问题,导致其在进行转移、步行等日常功能性活动时难以维持身体平衡,甚至在睁眼的情况下也可能跌倒[3]。平衡功能障碍是导致患者跌倒、骨折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4]。DPN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仍未阐明,临床治疗上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中医则采用辨证论治,但目前尚无公认的特效治疗方法[5]。本研究旨在探讨虚拟运动游戏对DPN患者静、动态平衡和跌倒风险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名医类案》搜集整理了明代以前历代名医验案2000例。论文研究了《名医类案》第十一卷妇科医案第一篇经水篇。记载了妇女经水不调医案共计53例。其中运用四物汤及其加减方治疗经水不调案例有17则。论文通过分析探讨经水篇中运用四物汤及其加减方治疗经水不调的组方配伍规律,为临床诊治经水不调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一种估测左室收缩功能的新的心缩间期指标──Q-Vpeak间期季晓平,张运,李大动,姚桂华(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济南250012)1990年,Ohte[1]提出了一个新的收缩时间间期指标──Q-Vpeak间期(指从心电图Q波起点至主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改善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坐位平衡及肌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级别为Ⅲ或Ⅳ级肌张力低下型的脑瘫患儿20例.按照年龄、性别及GMFCS级别等配对后随机分为试验组(肌内效贴+常规运动疗法)和对照组(常规运动疗法),每组各10例.肌内效贴单次贴扎维持1d,5次/周,常规运动疗法40min/次,5次/周,共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GMFM-88项量表)、坐位平衡功能(SAS)及肌张力(跟耳试验、足背屈角、股角)等进行评定,同时观察并预防过敏反应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坐位(GMFM-Ⅱ区)、坐位平衡(SAS)及肌张力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跟耳试验及坐位平衡的改善,试验组(跟耳试验左56.67±4.03,跟耳试验右61.00±6.16,SAS评分17.33±1.89)疗效优于对照组(跟耳试验左52.67±3.39,跟耳试验右51.33±4.19,SAS评分13.33±2.05),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粗大运动功能(GMFM-Ⅱ区)、足背屈角及股角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肌内效贴结合运动疗法可显著改善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的坐位平衡和躯干肌张力情况,提高患儿坐位的姿势控制能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