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建立中国大陆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流行株的全基因参照序列。方法从GenBank中获得CoxA16中国大陆分离株的所有全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用DNAstar/MegAlign软件对所得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按照参照序列标准拟定CoxA16的全基因参照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并与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中国大陆分离的CoxA16毒株全基因序列共8株,分离于2005-2009年,其中2008年5株,广东省5株;通过序列比对获得了大陆CoxA16全基因和氨基酸参照序列;参考毒株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介于79.0%~98.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4.3%~99.9%,与参照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为79.7%~97.0%,氨基酸同源性介于95.1%~99.5%之间,同源性最低的为2008年安徽阜阳的FY18株。结论比对分析了中国大陆CoxA16毒株全序列,成功建立了中国大陆CoxA16全基因和氨基酸参照序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是否降低社区获得细菌性肺炎住院患者的死亡风险.方法 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40岁以上社区获得细菌性肺炎患者的资料,服用他汀类药物的肺炎患者定义为暴露组,同时期未服用过他汀类药物的肺炎患者为对照组,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控制混杂因素后对两组结局进行比较,并分析相关实验室结果.结果 本研究收集了1 272个住院肺炎病例,其中暴露组172人(13.5%),对照组1 100人(86.5%).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经过年龄等调整后,他汀类药物对肺炎30 d病死率的风险值为0.512 (95%CI:0.195~1.350).而经过调整后他汀类药物对肺炎ICU入住率与机械通气使用率的风险值分别为0.793 (95%CI:0.404~1.558)、0.488(95%CI:0.202~1.181).结论 服用他汀类药物未能显著降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住院30 d病死率与ICU入住率以及机械通气使用率.  相似文献   
3.
老年期(或老年)抑郁症广义指存在于老年期(≥60岁)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症,狭义的老年抑郁症是指首发于老年期(≥60岁)的原发性抑郁症,临床表现趋于不典型,焦虑、激越症状常见,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和较多的躯体不适主诉。目前以抗抑郁药治疗为主,常合并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和抗焦虑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1987-2010年中国大陆肠道病毒71型(EV71)分离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及其种系进化、基因分型和遗传变异性。方法从GenBank/NCBI上获得中国大陆来源的具有完整VP1或近似完整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信息的413株EV71毒株进行分析,采用MEGA5.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计算相同或不同基因型及基因亚型毒株的核苷酸与氨基酸的相似性。结果 1987-2010年,中国大陆20个省、市或地区均分离到具有完整VP1序列的毒株,且2008年以来数量陡增;中国大陆流行的主要是C型,只有2008年安徽和2009年湖北发现了A型;各基因型在43、58、142、164、167、184、240、249、292等氨基酸位点发生了特异性变异;从健康人体内分离的HQ129932毒株与其他序列比较,氨基酸无特异性变异。结论 C型株可能具有更强的传染力;氨基酸位点变异对于EV71病毒进化有重要意义;VP1基因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明显关联;应加强C4a亚型疫苗候选疫苗株对其他基因型毒株的交叉保护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HBx与p16基因甲基化的关系,研究脱氢表雄酮(DHEA)对p16基因甲基化以及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 以HepG2、HepG2/GFP和HepG2/GFP-HBx三种细胞为材料,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MSP-PCR检测p16基因甲基化水平.比较分析HBx与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DHEA与各检测指标的关系.结果 HepG2/GFP-HBx细胞与HepG2细胞和HepG2/GFP细胞相比,细胞的增殖速度提高(P<0.05),G0/G1期细胞减少,S期细胞增多(P<0.05),凋亡率降低(P<0.05);HepG2/GFP-HBx细胞的p16基因启动子呈现高水平甲基化, HepG2和 HepG2/GFP细胞呈现高水平非甲基化.100 μmol/L的DHEA使三种细胞的增殖速度降低(P<0.05),G0/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减少(P<0.05),凋亡率提高(P<0.05).DHEA可下调HepG2/GFP-HBx细胞的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但对HepG2和HepG2/GFP细胞的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不产生影响.结论 HBx引起肝癌细胞p16基因甲基化,并缩短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凋亡;DHEA可明显下调HBx引起的p16基因甲基化水平,延长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在无HBx基因整合的情况下,DHEA对肝癌细胞生长、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不通过p16基因甲基化的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6.
pLXSN-EGFP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体内外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观察该报告基因在动物体内外表达情况以及对靶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方法以质粒pEGFP-C1为模板进行PCR反应,获得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片段,定向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获得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EGFP,转染PA317包装细胞后收集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颗粒,转染人多型性脑胶质瘤细胞SW038-C2,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EGFP作为报告基因在体内外的表达情况以及对靶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成功克隆携带有EGFP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该载体经包装细胞包装后可有效转染人多型性脑胶质瘤细胞SW038-C2并在体内外稳定表达,对靶细胞及其所成肿瘤的生长无抑制。高表达GFP的靶细胞形态变得细长,FACS检测约有98%的细胞表达GFP,体外培养6个月荧光强度没有明显的衰减,而低表达GFP的靶细胞形态无变化,FACS检测有30.7%细胞表达GFP。结论该载体可在体内外成功表达,对靶细胞的生长无明显抑制,高表达GFP的靶细胞有一定形态上的变化;使用GFP作为报告基因,检测到的病毒载体转染率比实际偏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A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研究其作为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从流感病人体内分离流感病毒(A/Guangdong/376/2001/HlNl),提取RNA,用特异引物进行RT-PCR,扩增HA基因,先将其克隆到pMDl8-T Vector,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然后将HA基因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I-neo),进行鉴定。【结果】获得一个核苷酸长度为l698bp的基因,编码565个氨基酸;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和A/Hong Kong/113l/98((GenBank/NCBI:AF386775)有98%同源,序列分析表明有10个氨基酸出现变异;酶切和序列测定表明肌基因正确插入pCI-neo载体(HA-pCIN)。【结论】 H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可以进一步研究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细粒棘球蚴生发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为培育人源细粒棘球蚴细胞系 (株 ) ,以供用于免疫预防研究。方法 :用外科方法从临床确诊的细粒棘球蚴患者的肝脏中取出包囊 ,以生发层和原头节为培养材料 ,采用RPMI1640、199和改良 DMEM培养液 ,用鼠尾胶原蛋白包被和不包被的培养瓶 ,对其进行初培养 ,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以胶原蛋白作为支撑材料 ,应用改良 DMEM培养液培养的人源细粒棘球蚴生发层和原头节效果优于其他 ,已成功地培育了人源细粒棘球蚴细胞系 ,并传至第 2 0代。原代培养时间需 2 8d- 4 5d,3代以内细胞为多形态性。结论 :建立了适合人源细粒棘球蚴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细粒棘球蚴生发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为培育人源细粒棘球蚴细胞系 (株 ) ,以供用于免疫预防研究。方法 :用外科方法从临床确诊的细粒棘球蚴患者的肝脏中取出包囊 ,以生发层和原头节为培养材料 ,采用RPMI1640、199和改良 DMEM培养液 ,用鼠尾胶原蛋白包被和不包被的培养瓶 ,对其进行初培养 ,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以胶原蛋白作为支撑材料 ,应用改良 DMEM培养液培养的人源细粒棘球蚴生发层和原头节效果优于其他 ,已成功地培育了人源细粒棘球蚴细胞系 ,并传至第 2 0代。原代培养时间需 2 8d- 4 5d,3代以内细胞为多形态性。结论 :建立了适合人源细粒棘球蚴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徐绍坤  郭中敏 《热带医学杂志》2006,6(12):1319-1322,1302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ls,EScells)是存在于胚胎发育早期阶段,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性的干细胞,是组成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一定条件下,其在体外可以保持未分化状态,长期存活无限繁殖。有关ES细胞在动物疾病模型中治疗作用的研究,尤其是在小鼠中的研究,已趋于成熟。在此基础上,人们开始尝试人类ES细胞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疾病,探讨其可行性和安全性等问题。本文主要综述了ES细胞的发展历史,特性和鉴定的方法及目前ES细胞在治疗糖尿病、帕金森及心血管损伤等各种疾病中的应用,讨论了培养体系中的一些问题和ES细胞研究中所面临的难点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