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癌痛是肿瘤患者常见多发症状,由于它始终困扰和折磨着患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食欲、睡眠,而且能够加重病情,甚至引起患者自杀。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设计了三阶梯疗法,使80%的患者能够有效缓解癌痛,但是仍然有10%以上的顽固性剧烈癌痛不能控制,脑室内注射吗啡,是近年来癌痛治疗的崭新技术,由于其疗效非常显著,用药量小,止痛时间久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的预测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1995~2006年资料完整的67例主动脉夹层病例,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病因、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方法的选择与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病死率的线性关系。结果:①总体临床病死率为14.90%。其中按Stanford分型,Stan-fordA型患者临床病死率为18.75%,StanfordB型患者临床病死率为11.40%。②Logistic回归分析示神经系统症状(P=0.0166)、心包积液(P=0.0183)、局部肢体缺血(任一肢体)(P=0.0407)为急性主动脉夹层预测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神经系统症状、心包积液、局部肢体缺血为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独立死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莺  刘建平 《心脏杂志》2007,19(3):347-350
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非糖尿病的26倍。其主要发病机制包括:氧化应激水平增高,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形成,蛋白激酶C的激活。对这些机制的阐述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并将有助于研制开发治疗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4.
背景:金属支架本身的致血栓性使对其进行表面改性研究极具应用意义。 目的:利用层层静电自组装形成丝素肽壳聚糖聚合物膜。 设计、时间及地点:材料改性体外实验,于2006-07/2007-07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实验室完成。 方法:通过层层静电自组装方法将丝素肽和壳聚糖交替涂层至医用316L不锈钢表面,对不锈钢表面进行改性。 主要观察指标:应用扫描电镜观察涂层前后316L不锈钢表面形貌变化,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涂层前后波谱变化,测定材料表面接触角分析涂层结果,并进行体外降解实验观察涂层的稳定性。 结果:扫描电镜显示涂层后不锈钢表面均匀、致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显示复合膜分子间存在强的离子键结合作用,也存在着强的氢键作用;接触角测定结果显示丝素肽和壳聚糖被交替涂层至不锈钢表面; 体外降解实验证实了涂层不锈钢的降解过程相对稳定。 结论:丝素肽与壳聚糖可通过静电自组装在不锈钢表面形成薄膜。  相似文献   
5.
316L不锈钢经丝素肽/壳聚糖聚合物涂层后的血液相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背景:选择组织相容性良好的聚合物材料作为心脏涂层支架的材料可以促进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平滑肌细胞过度生长,减少局部炎症反应,有助于支架术后内皮损伤的早期修复,并减少支架局部血栓形成。 目的:实验拟观察316L不锈钢经丝素肽/壳聚糖聚合物涂层后的血液相容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6—07/200707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完成。 材料:医用316L不锈钢片为张家港先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品;丝素肽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态研究所产品;壳聚糖为浙江省玉环县海洋生物化学有限公司产品。 方法:通过静电自组装的方法,将丝素肽和壳聚糖涂在316L不锈钢表面形成聚合物膜。 主要观察指标:测定不锈钢涂层前后表面的动态凝血时间、扫描电镜观察涂层前后的不锈钢表面抗血小板作用、测定涂层不锈钢的溶血率。 结果:①不锈钢表面经过聚合物涂层后,凝血时间明显较未涂层的不锈钢时间延长。②裸316L不锈钢表面黏附的血小板数量较多,血小板变扁平,看不出明显的伪足状态,紧贴在材料的表面;丝素肽/壳聚糖聚合物不锈钢涂层表面也有一定数量的血小板黏附,血小板虽有伪足伸出,但是聚集密度和形态变化程度明显小于裸不锈钢表面黏附的血小板。③涂层不锈钢溶血率〈5%,提示丝素肽/壳聚糖聚合物涂层不锈钢无溶血作用. 结论:与裸316L不锈钢相比,丝素肽/壳聚糖聚合物涂层延长了动态凝血时间,减轻了血小板黏附和变形的程度,提高了316L不锈钢基体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6.
郑莺  刘建平  何奔 《心脏杂志》2008,20(4):467-471
目的观察无糖尿病病史的首次冠状动脉造影(CAG)人群的糖代谢状况,于不同糖代谢状态下分别比较组间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共184例,按照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03年标准调查其糖代谢状态;分析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之间以及0支、单支、多支病变组间血清胰岛素水平及其它指标的差异。结果首次CAG患者中糖代谢异常非常普遍,使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可发现其中63.6%的患者存在糖代谢异常。对正常糖耐量的患者分析表明,冠心病组2h胰岛素(2hIN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空腹胰岛素(FINS)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且2hINS还与病变严重程度相关;Logistic回归表明在多因素存在的条件下,2hINS仍然与冠心病发病相关。对糖调节受损的患者进行分析也有相似的结果。而糖尿病患者中未发现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之间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差异。结论疑似冠心病患者应积极推荐OGTT(二点法),并加测血清胰岛素水平,不但有助于及早发现糖代谢异常,还有助于冠心病的筛查。  相似文献   
7.
背景:金属支架本身的致血栓性使对其进行表面改性研究极具应用意义.目的:利用层层静电自组装形成丝素肽壳聚糖聚合物膜.设计、时间及地点:材料改性体外实验,于2006-07/2007-07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实验室完成.方法:通过层层静电自组装方法将丝素肽和壳聚糖交替涂层至医用316L不锈钢表面,对不锈钢表面进行改性.主要观察指标:应用扫描电镜观察涂层前后316L不锈钢表面形貌变化,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涂层前后波谱变化,测定材料表面接触角分析涂层结果,并进行体外降解实验观察涂层的稳定性.结果:扫描电镜显示涂层后不锈钢表面均匀、致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显示复合膜分子间存在强的离子键结合作用,也存在着强的氧键作用;接触角测定结果显示丝素肽和壳聚糖被交替涂层至不锈钢表面;体外降解实验证实了涂层不锈钢的降解过程相对稳定.结论:丝素肽与壳聚糖可通过静电自组装在不锈钢表面形成薄膜.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分析急性胸痛(胸痛小于4 h)主诉患者,比较高敏肌钙蛋白T(cTnT-hs)检测与常用的“心梗三联”即传统肌钙蛋白I(con-cTnI),肌红蛋白(MYO),CKMB质量(CKMB mass)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效力。方法胸痛发生4 h内入诊的患者共85例,对cTnT-hs及心梗三联进行检测并比较其在实验诊断中的应用效力。结果 con-cTnI和cTnT-hs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68.2%、75.0%,诊断特异度分别为100.0%、95.1%,对胸痛小于4 h的患者与心肌缺血损伤的诊断一致( P=0.187)。cTnT-hs高于第99百分位点水平0.013μg/L的相对危险度OR=4.286(95%可信区间为2.527~7.268)。cTnT-hs的特征工作曲线下面积高于con-cTnI、MYO、CKMB mass。cTnT-hs(若诊断界限值为0.005μg/L)的敏感度为97.7%,阴性预测值为96.7%,优于这个时间点进行的con-cTnI检测,分别为68.2%和74.5%。结论急性胸痛早期,cTnT-hs比con-cTnI或“心梗三联”发现更多潜在可能发生心肌缺血损伤事件的患者,减少漏诊,其阴性结果的临床预示作用也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9.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以肺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由于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资料表明仪10%-30%的患者能在生前做出诊断,其余皆是在尸检时发现。本文报道的2例均属大块肺栓塞(即阻塞2个肺叶动脉以上或伴有血压下降者),表现为急性循环衰竭,此型早期死亡率极高,能在生前得到胸脯诊的极少,因此作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10.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以肺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由于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资料表明仅10%~30%的患者能在生前做出诊断,其余皆是在尸检时发现[1].本文报道的2例均属大块肺栓塞(即阻塞2个肺叶动脉以上或伴有血压下降者),表现为急性循环衰竭,此型早期死亡率极高,能在生前得到确诊的极少,因此作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