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相干光断层扫描仪StratusOCT与激光偏振光视网膜扫描仪GDxVCC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相关性及差异,探讨两者测量值与视野的相关性及其对青光眼的诊断效能.方法 84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及50名正常人,随机选取一眼进行StratusOCT和GDxVCCRNFL厚度测量及Humphery自动视野计检查.相关分析比较两种仪器测量的全周、上方、下方RNFL厚度;回归分析研究视野的平均偏差与两种仪器测量的RNFL厚度值之间的关系;ROC曲线下面积分析两种仪器诊断青光眼的效能.结果 Stratus OCT测量正常人及POAG患者的全周RNFL厚度分别为(100.00±7.36)μm和(75.12±17.11)μm,GDxVCC对应测量值(57.16±5.05)μm和(48.00.4±8.46)μm.两种仪器测量的RNFL厚度呈线性相关(r>0.75).两种仪器测量的RNFL厚度值与视野的平均偏差呈正相关,三次曲线拟合度较直线相关的拟合度好.对于青光眼诊断,Stratus OCT的最大ROC曲线下面积为0.908,GDxVCC最大ROC曲线下面积为0.842.结论 Stratus OCT与GDxVCC测量RNFL厚度值存在差异,但两者呈线性相关,均与视野的平均偏差呈曲线相关.两种仪器诊断青光眼的效能均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及婴儿黄疸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退黄颗粒"口服;对照组采用光照疗法,必要时输注白蛋白等西医常规治疗手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及婴儿黄疸疗效显著,服用简便,无需停母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三种仪器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超声波角膜测厚仪及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角膜测厚系统(OrbscanⅡ系统)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差异及测量的可重复性.[方法]分别用OCT、超声波角膜测厚仪和OrbscanⅡ系统测量近视患者34例(68只眼)的CCT并对测量值进行比较,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不同仪器间测量值的相关性;随机选择15例(30只眼)用三种仪器依次重复测量中央角膜厚度3次,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3种仪器重复测量值的方差.[结果]OCT、超声波角膜测厚仪、OrbscanⅡ系统测得的CCT平均值分别为(515±33)μm、(535±35)μm和(534±44)μm,OCT的测量值比超声波角膜测厚仪与OrbscanⅡ的测量值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和0.003),超声波角膜测厚仪与OrbscanⅡ的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0).OCT测量的CCT值与超声波角膜测厚仪(r=0.980,P<0.001)和OrbscanⅡ系统(r=0.963,P<0.001)测量的CCT值呈正相关.OCT、超声波角膜测厚仪、OrbscanⅡ系统CCT重复测量值的方差分别为(3.75±3.05)、(6.53±3.02)和(5.26±2.98).OCT的方差与超声波角膜厚度测量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OrbscanⅡ系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结论]OCT测量的CCT值最小;OCT与超声波角膜测厚仪和ObscanⅡ系统对CCT测量值的相关性较好;OCT测量CCT的可重复性较好,可以作为中央角膜厚度测量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黄斑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对拟行双眼LASIK手术的屈光不正患者30例进行检查,随机选取一眼入组研究。于LASIK术前1天及术后4周进行检查,检影验光比较术前后屈光度、OCT3测量并比较角膜厚度、黄斑中心凹厚度及RNFL厚度钟点值。【结果】LASIK术后,患者的屈光度明显减低(P=0.000),角膜厚度亦较术前显著变薄(P=0.000)。LASIK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141±7)μm及(141±8)μ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1)。LASIK手术前后RNFL厚度均呈双峰状,于上、下方最厚,鼻、颞侧较薄。LASIK手术前上方、鼻侧、下方、颞侧RNFL厚度(象限值)分别为(136±7)μm,(77±15)μm,(123±11)μm,(84±16)μm;而术后4周分别为(135±9)μm,(80±12)μm,(123±12)μm,(83±8)μm,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8~0.907)。而当按钟点值比较时,术后患者RNFL厚度测量除鼻侧3点方位(P=0.040)外,其余均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114~0.974)。【结论】常规LASIK手术对中、低度近视患者的RNFL厚度及黄斑厚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HRT-Ⅱ系统测量我国不同年龄正常成人视乳头结构参数,探讨年龄对视乳头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4~2007年在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正常人156例(20~80岁),20~40岁55例,41~60岁53例,61岁以上48例;各年龄段男女比例1∶1.随机选取一眼进行HRT-Ⅱ检查,获得视乳头地形图总体和局部参数.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探讨年龄对视乳头结构总体和局部参数的影响.结果 年龄与视乳头总体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mRNFL)、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截面面积(RNFLA)的相关性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对最大视杯深度(MxCD)、视乳头轮廓线高度变化(HVC)、视杯形态测量(CSM)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杯形态测量(CSM)与年龄正相关(r=0.241;P=0.002),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mRNFL)、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截面面积(RNFLA)、最大视杯深度(MxCD)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r=-0.40~-0.31,P<0.01).年龄对这些参数的影响在视乳头不同部位有所不同.结论 年龄、视盘面积大小对视乳头地形图参数有一定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有变薄的趋势.在青光眼患者筛查及追踪随访时,视乳头地形图参数分析应考虑到年龄对视乳头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8岁.因左眼视力下降伴视物变形、变小2个月于2009年12月8日来我院就诊.无眼外伤史,全身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8岁.因左眼视力下降伴视物变形、变小2个月于2009年12月8日来我院就诊.无眼外伤史,全身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激光偏振光扫描仪(GDxVCC)测量正常人及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并分析其与年龄、性别、眼别、屈光度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用GDxVCC测量正常人(正视眼)161例240只眼和近视眼99例167只眼的RNFL厚度.分析正常人性别间、眼别间RNFL厚度的差异.用相关及回归方法分析RNFL与年龄及屈光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240只正视眼的RNFL厚度全周平均值(57.31±5.31)μm、上方平均值(69.97 ±7.32)μm、下方平均值(68.67±7.56)μm.男性与女性间平均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0.934);左右眼间平均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7~0.689).RNFL平均厚度与年龄呈负相关(r=-0.239,P=0.007),回归方程为RNFLT=-0.073×年龄+60.284.近视患者的RNFL厚度全周平均值(59.62±5.69)μm、上方平均值(71.88 ±7.97)μm、下方平均值(71.80±8.39)μm.RNFL平均厚度与近视度绝对值呈负相关(r=-0.341,P=0.008),同归方程为RNFLT=-0.758×屈光度绝对值+63.038.结论 激光偏振光扫描仪可以精确测量RNFL厚度.正常人RNFL厚度性别间、眼别间差异无统汁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RNFL厚度逐渐变薄.随着近视屈光度的增加,RNFL厚度逐渐变薄.  相似文献   
9.
郑小萍 《医学信息》2005,18(5):459-461
本文根据医院信息管理的特点,从图书、病案管理的自身发展与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等方面,阐述了医院图书和病案统一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开展相关人力资源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首次发作后6个月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变化规律.方法 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首次单侧发作的APACG患者(24例)在眼压控制后3 d内、2周、1月、3月和6月时的双眼RNFLT,比较双眼各时间点RNFLT.对侧眼在发作眼眼压控制后3d内及6月时的RNFLT与正常人(55名55只眼)比较.结果 发作眼平均RNFLT在眼压控制后3 d内(121.49±23.84)μm,较对侧眼明显增加(P<0.01);2周(107.22±24.72)μm和1月(93.58±18.37)μm与对侧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和0.08);3月(84.10±19.89)μm和6月(78.98±19.17)μm较对侧眼明显减少(P<0.01).发作眼不同时间点的RNFLT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48).对侧眼在发作眼眼压控制后3 d内及6月的RNFLT和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98).结论 APACG发作后RNFL厚度即有明显增加,发作后2周至1个月RNFL厚度趋向正常,1个月后RNFL厚度逐渐变薄,至术后6个月RNFL厚度较对侧眼和正常人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