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背景:应力屏蔽引起的肌腱组织内各种细胞因子的改变与肌腱挛缩密切相关,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的改变情况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应力屏蔽对跟腱转化生长因子β浓度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左后肢行跟腱应力屏蔽后分别饲养2周和4周,随机抽取的10只大鼠的右后肢正常跟腱组织做对照。以ELISA定量检测各组转化生长因子β的质量浓度。结果与结论:造模组转化生长因子β均比正常组显著升高(P均〈0.01);造模2周与4周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跟腱应力屏蔽2周后转化生长因子β已明显升高,到屏蔽4周未见下降,肌腱的合成代谢增强。  相似文献   
2.
背景:跟腱应力屏蔽后肿瘤坏死因子α明显升高,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干预肿瘤坏死因子α的作用是否会干预跟腱挛缩尚不清楚。 目的:通过观察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干预应力屏蔽后大鼠跟腱形态学变化,了解肿瘤坏死因子α在肌腱挛缩中的影响及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对肌腱挛缩的干预作用。 方法: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左后肢行跟腱应力屏蔽后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和模型组,两组中随机各抽取5只大鼠以右后肢为正常对照组。建模后即刻实验组大鼠使用0.6 mg/kg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模型组使用1 mL磷酸缓冲盐溶液于大鼠皮下注射,后根据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半衰期两组分别再注射3次,干预2周时大体下及透射电镜下观察跟腱形态学改变。 结果与结论:大体观察实验组跟腱明显比模型组细小、光滑,但较正常对照组粗。电镜下模型组胶原纤维束较实验组组疏松、紊乱;实验组横切面和纵切面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在2周时,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能明显预防应力屏蔽所致的肌腱挛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3.
赵华昆  马燕红 《中国康复》2012,27(2):127-129
肌腱是肌腹两端的致密结缔组织,主要由胶原纤维束、束间结缔组织及散在分布的肌腱细胞构成。以往的研究证实应力作用下肌腱会按照Wolff定律进行更新和重建。但在长时间制动的情况下,细胞外基质中各种细胞因子、胶原酶及其抑制物的含量会出现异常改变,导致肌腱细胞、胶原纤维和细胞外基质的代谢紊乱,在形态上表现为肌腱的挛缩。本文就国内外肌腱内主要结构在代谢平衡紊乱时其分子水平的改变情况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分析颈椎牵引联合电刺激小脑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影响。方法2010-05-2011-06,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颈椎牵引联合电刺激小脑治疗组)和牵引组(颈椎牵引治疗组),联合组39例,牵引组39例,失访6例。治疗前后均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观察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双侧大脑后动脉的血流速度情况,及应用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S-CSA)评定综合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双侧大脑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组的改善更加明显,优于牵引组(P<0.05);两组患者的综合功能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组的分值降低更加明显,优于牵引组(P<0.05)。结论颈椎牵引联合电刺激小脑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椎-基底循环中各动脉的血流速度及患者的日常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5.
背景:应力屏蔽引起的肌腱组织内各种细胞因子的改变与肌腱挛缩密切相关,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的改变情况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应力屏蔽对跟腱转化生长因子β浓度的影响。 方法:取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左后肢行跟腱应力屏蔽后分别饲养2周和4周,随机抽取的10只大鼠的右后肢正常跟腱组织做对照。以ELISA定量检测各组转化生长因子β的质量浓度。 结果与结论:造模组转化生长因子β均比正常组显著升高(P均< 0.01);造模2周与4周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表明跟腱应力屏蔽2周后转化生长因子β已明显升高,到屏蔽4周未见下降,肌腱的合成代谢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人类重组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干预应力屏蔽后大鼠跟腱形态学变化,了解IL-1在肌腱挛缩中的影响及IL-1ra对肌腱挛缩的干预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B、C和D组各10只,另从C、D组中分别抽取5只大鼠以右后肢为正常对照组(E组)。将前4组大鼠均实行左跟腱完全应力屏蔽造模术;术后即刻B、D组使用5μg IL-1ra、A及C组使用0.1ml磷酸缓冲盐溶液(PBS)于大鼠左后跟腱周围注射。于1、2及3周时A及B组分别再注射1次,C及D组于术后1周时再注射1次。干预2及4周时肉眼下及透射电镜下观察跟腱形态学改变。结果:肉眼下B和D组跟腱明显比A和C组细小、光滑,但较E组粗。电镜下2周时A和C组胶原原纤维较B和D组疏松、紊乱;4周时A和C组横切面和纵切面均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和D组横切面与E组接近,但纵切面略显松弛。结论:IL-1能明显预防应力屏蔽所致的肌腱挛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