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渗透压对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9(AQP9)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H-E显色观察渗透压改变(对照组、低渗组和高渗组)对细胞形态的影响,台盼蓝染色评价细胞活力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原位杂交研究星形胶质细胞AQP9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细胞形态、活力、AQP9及其mRNA的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低渗培养导致细胞水肿,细胞活性下降,AQP9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低渗作用的增强和时间的延长而上调.高渗作用可导致细胞皱缩,细胞活性下降,AQP9及其mRNA表达在12 h内持续增加后下降,至24 h后仍高于对照组.结论:低渗液作用下AQP9及其mRNA的表达上调,作为一种病理性适应反应参与了胶质细胞水肿的形成.高渗作用早期(约12 h内),AQP9的表达上调对高渗型细胞脱水起到重要的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与氧自由基的关系。方法新西兰兔14只制作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正常兔耳皮肤组织标本8例;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标本28例,随机分为复方倍他米松组(10例)、生理盐水组(10例)、空白对照组(8例)。术后6周予复方倍他米松(40mg/mL)分点注射于瘢痕样组织内,每处2~3点,总量0.3~0.4mL,每周1次,3次为一疗程。术后9周取材,计数成纤维细胞,并测量瘢痕的相对增生厚度,测定丙二醛含量变化。结果①大体形态学变化:复方倍他米松部治疗3周后,瘢痕颜色接近兔耳的正常肤色,略高出皮面,表面工整,触之质软。②组织学变化:与其他三组比较,复方倍他米松组胶原纤维多为平行排列,数量减少。③成纤维细胞密度与瘢痕增生指数变化:与其他三组比较,复方倍他米松组成纤维细胞密度增高(P〈O.05),④丙二醛含量变化:与其他三组比较,复方倍他米松组丙二醛含量明显增高(P〈0.05);结论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兔耳创面引起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氧自由基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4.
革兰染色法诊断细菌性阴道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性阴道病(SV)是妇科常见疾病,传统诊断BV的Amsel's金标准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为获得一种简便准确的诊断方法,我们对200例病人阴道涂片行革兰染色,以探讨革兰染色在BV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监测甘露醇降颅压效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利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监测颅内高压患者颅压水平,研究降颅压效果与甘露醇用量以及其他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颅内高压患者,应用NIP-200型无创颅内压监测仪监测患者每日颅压,计算最高颅压与最低颅压间的差值(降颅压效果),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降颅压效果与性别,年龄,最高颅压时的心率、血压以及降至最低颅压时甘露醇总用量的关系。结果60例患者最低颅压平均值为(213·4±66·8)mmH2O(83·5~364·5mmH2O),患者的颅压水平从入院至最低值时甘露醇总用量的平均值为(1870·8±861·9)ml(375~4000ml)。降颅压效果与最高颅压时的血压(舒张压和收缩压)和心率无相关性(P>0·05),与性别、年龄显著相关(P<0·05),与甘露醇用量显著相关(P<0·01)。结论甘露醇有明显的降颅压作用,但是用到一定的剂量后,便不再有降颅压作用。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降颅压的效果好。患者年龄越小,降颅压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4(AQP4)在大鼠胰腺的表达和分布特点,为研究胰腺的分泌及调节机制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利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AQP4及其mRNA在胰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显示,AQP4在胰腺外分泌部腺泡细胞膜上表达较弱,而在胰岛内分泌部细胞有明显的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膜,呈小泡状;原位杂交显示,AQP4mRNA在外分泌部腺泡细胞有较弱的表达,在胰岛的内分泌细胞胞浆中有明显的表达.结论:根据AQP4及其mRNA在胰腺的表达和分布特点,提示其参与了胰岛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激素过程中水和电解质平衡的精细调节;而AQP4可能对胰腺外分泌过程的调节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慢性偏头痛(chronic migraine,CM)的临床特征,并对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3版试行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3rd Edition,beta version,ICHD-Ⅲ beta)及专家共识版(Expert Opinion criteria,EOc)CM的诊断标准进行临床实践测试。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头痛门诊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CM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临床特征,并对ICHD-Ⅲ beta及EOc版CM诊断标准进行临床实践测试分析。结果:共纳入236例CM患者,165例(69.9%)患者合并药物过度使用,仅2例(0.8%)患者使用曲普坦类,无患者使用麦角胺类。CM患者的偏头痛亚型中最常见的是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O;70.3%),其次为可能性偏头痛(probable migraine,PM;26.3%)和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 aura,MA;3.4%)。236例患者均满足EOc版标准,仅167例(70.8%)满足ICHD-Ⅲ beta版CM标准。69例不符合ICHD-Ⅲ beta标准的患者中,62例为不典型偏头痛发作,符合PM,7例为有典型偏头痛发作但既往发作少于5次。结论:CM患者常合并药物过度使用,但偏头痛特异性止痛药曲普坦及麦角胺类使用较少。EOc版CM诊断标准更符合中国CM患者的实际情况,可能更利于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潘飞豹  周冀英  谭戈 《重庆医学》2013,(22):2665-2667
偏头痛与脑卒中是两种常见的、不同病因的神经血管性疾病,二者均引起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并带来沉重的负担。最近的一项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中国,偏头痛的年患病率为9.3%,年花费可达3 317亿元人民币;而脑卒中在中国城市与农村地区年发病率分别为219/10万、185/10万,在人口死因顺序中居第1位。文献表明,一些血管疾病可以诱发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患者入院初始,常常需要对其病情转归有所评估[1].我们以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S)作为衡量急性期末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与患者入院初始时的有关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期得到提示患者急性期短期预后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丙戊酸钠对儿童癫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安全性。方法以epilepsy、bone、child等英文词汇计算机检索1980年1月1日-2018年3月1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Pub 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SCOPUS)、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收录的关于丙戊酸钠对儿童癫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影响的队列研究,采用Newcastle-Ottawa量表(NOS)和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获得1455篇文献,经剔除重复和不符合纳入标准者,最终纳入13项高质量(NOS评分≥6分)临床研究共计683例丙戊酸钠组患儿和436例对照组受试者。Meta分析显示,丙戊酸钠组患儿仅股骨骨密度低于对照组(MD=-0.037,95%CI:-0.069~-0.005;P=0.020),而腰椎骨密度(MD=-0.019,95%CI:-0.044~0.006;P=0.140)以及血清钙离子(SMD=-0.284,95%CI:-0.951~0.382;P=0.400)、磷离子(SMD=-0.164,95%CI:-0.457~0.129;P=0.270)、碱性磷酸酶(SMD=0.363,95%CI:-0.294~1.020;P=0.280)、甲状旁腺激素(SMD=0.102,95%CI:-0.291~0.495;P=0.610)、25-羟基维生素D(SMD=-0.104,95%CI:-0.620~0.413;P=0.690)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显示,股骨骨密度、血清磷离子和25-羟基维生素D的Meta分析结果不稳定,解释结果时需谨慎。结论丙戊酸钠对儿童和青少年癫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较小,但应注意监测股骨骨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