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树民  刘蓓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10):768-771
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venous insufficiency,CVI)的重要病理变化就是静脉返流,即下肢静脉有异常的血液倒流现象,进而引起下肢远端静脉高压,形成以静脉曲张、水肿、皮肤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1],涉及的范围可以是浅静脉、交通静脉、深静脉3个系统之一或整个下肢静脉网络[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膀胱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1—2004年我院收治的21例膀胱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膀胱腺癌18例,脐尿管腺癌3例。原发性膀胱腺癌行全膀胱切除加尿流改道9例,膀胱部分切除4例,经尿道电切术4例,姑息性尿流改道术1例。脐尿管腺癌患者行扩大膀胱部分切除术3例。结果19例获得随访,1 a生存率53%(10例),2 a生存率35%(6例),5 a生存率18%(2例)。结论原发性膀胱腺癌宜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脐尿管腺癌应做扩大膀胱部分切除术,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复发、转移患者的总体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抗凝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凝治疗是通过药物降低或消除血液的凝固性来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并不能溶解已形成的血栓,但可以通过延长凝血时间来预防血栓的滋长、繁衍和再发,有利于血栓的自体溶解,促使血栓形成静脉较迅速地再管化。它是目前公认的治疗DvT和防治肺动脉栓塞(PE)的方法,具有改善侧支循环和促进血栓再通的作用,但不能迅速消除血栓,难以有效地避免DVT后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或脾静脉血栓形成(PSVT)是一种少见而可能致命的并发症,完全性门静脉血栓形成可导致肠静脉梗死,进而引发肠坏死。1999-2003年,我们对26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应用吲哚美辛(消炎痛)治疗,观察其对门静脉或脾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动脉腔内血流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剥离形成主动脉壁的两层分离状态。本病又称主动脉壁间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分离。  相似文献   
6.
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 ,而在门静脉高压的情况下 ,脾脏是否具有正常的免疫功能 ,脾切除是否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目前仍有不少分歧。我们对 2 7例门静脉高压症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脾切除 )的病人手术前后的多项指标进行检测 ,以进一步了解脾切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门静脉高压症病人 2 7例 ,男性 2 3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2~ 6 2岁 ,平均 41.3岁。术前肝功分级 (武汉标准 ) :Ⅰ级 12例 ,Ⅱ级 13例 ,Ⅲ级 2例。有上消化道出血史者 2 5例。均为肝炎后肝硬化 (术后病理证实 )。全部病人均有程度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不同引流术式对血清内毒素(ET)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影响。方法 测量3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内外引流术的手术前术后血清ET和NTF水平。结果 胆肠吻合内引流术10d后ET和TNF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而外引流组则术前术后无显著变化(P>0.05)。术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10d后内引流组显著低于外引流组(P<0.01)。结论 尽管内外引流均可使黄疸减退,但内引流术能更有效地降低因清ET和TNF水平,因此,在肿瘤无法切除时应尽量采取内引流术。  相似文献   
8.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Cockett综合征)主要是指左髂总静脉在汇入下腔静脉处受到右髂总动脉的压迫,引起的左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及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此综合征可见于右侧,也可见于双侧,但以左侧最为常见[1].  相似文献   
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微创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树民  刘蓓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12):996-998,1002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美国每年有近50万的DVT病人,其中约10%发展成为致命性的肺栓塞(PE)〔1〕,其余的大多数发展成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DVT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至今缺少系统、规范的治疗方法。随着血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道多发性淋巴瘤性息肉病(MLP)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运用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研究1例发生肠道多发性淋巴瘤性息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肠道多发性淋巴瘤性息肉病、右半结肠、直肠分别见多发性息肉。形态学表现见肿瘤性淋巴细胞呈弥漫型及结节型生长。瘤细胞免疫表型:CK-pan(-),LCA(+),CD20(+),CD10(-),CD45RO(-),CD5(+),cyclin(+),κ(-),λ(+)。结论多发性淋巴瘤性息肉病具有独特的病理大体表现,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应与其他类型淋巴瘤相鉴别,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预后较差,是否化疗可能与预后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