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巴布亚新几内亚Madang省一个农村钩虫感染的免疫学及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此地区美洲钩虫感染率接近100%,成人感染度约40条虫。用虫卵计数(epg)和收集成虫计算感染率。钩虫感染率在男性村民为91%,女性为87%,随年龄增长而迅速上升,在16~20岁年龄组达100%,而3~6岁组感染率男性  相似文献   
2.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本室已经克隆的日本血吸虫成虫32kDa蛋白分子的cDNA片段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亚克隆入高效真核表达载体pCD,构建成功裸露DNA疫苗pCDSj32。pCDSj32在BALB/c小鼠骨骼肌细胞得到表达。表达产物可被小鼠抗32kDa蛋白分子单抗识别。免疫荧光定位显示,表达产物不但存在于细胞浆,而且可结合于胞膜并被分泌至胞外。  相似文献   
3.
18F-FDG PET/CT显像在113例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评价18F标记的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与CT扫描融合显像(PET/CT)在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113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18F-FDG PET/CT显像并评价显像效果,所有患者病情均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结果 18F-FDG PET/CT显像发现113例患者恶性肿瘤及转移病灶387处;PET和CT均有肯定诊断的转移病灶306个.CT还独立发现91例患者的良性病灶296处.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恶性肿瘤及肿瘤转移病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配偶HP感染状况,并探讨胃食管反流在配偶间发生HP感染中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该院核医学科门诊行碳13尿素呼气试验(C13-UBT)检查的消化不良患者及其配偶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配偶HP感染状况分为配偶阳性组(+)和配偶阴性组(-),并分析相关因素与配偶HP感染的相关性.对照组选取该时期健康体检中行C13-UBT检查的健康人群.结果 健康人群328例中H P(+)感染率为54.88%,配偶152例中,H P(+)感染率为67.76%;配偶H P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患者反流、配偶反流以及同居时间是配偶发生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夫妻双方学历以及家庭收入是配偶发生HP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夫妻双方一方存在HP感染时,配偶HP感染的风险较高,应提高患者及配偶对于HP感染的认识,降低配偶HP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6.
患者男,18岁,进行性贫血、脾大、发育迟缓以及身材矮小9年.体格检查示重度贫血貌、面色苍黄、发育明显滞后、营养差、体形消瘦,但智力正常,脾明显肿大、压痛.  相似文献   
7.
厉红民  罗朝学  李前伟  陈杰  谢来平 《重庆医学》2005,34(8):1139-1139,1141
目的评价153Sm-EDTMP治疗多发性骨转移和进行全身骨显像的效果.方法对68例肿瘤骨转移且有骨痛的患者进行连续3次153Sm-EDTMP治疗后再行全身骨显像,评价其疗效和显像效果.结果疼痛完全缓解者占33.8%,部分缓解者占42.7%,总有效率达76.5%;153Sm-EDTMP骨显像质量比99mTc-MDP更好;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结论 153Sm-EDTMP使用安全有效,是比较理想的内照射治疗药物和骨显像剂.  相似文献   
8.
9.
放射性骨显像在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时复合了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的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及成骨情况。方法自体骨髓通过不同方法的体外培养,分别获得EPCs及经成骨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与脱钙骨基质(DBM)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通过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技术评价术后不同时期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进程及成骨情况。结果感兴趣区(ROI)计数和摄取比值显示:术后3d,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低于正常对照。术后2、4、8周,各组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4周和8周时达到峰值,实验组在各个时相点均高于自身对照及阴性对照组。术后12周,各组均开始下降,其中延迟相结果显示:实验组与自身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二者均高于阴性对照组。术后16周,血池相结果显示:实验组低于自身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无差异;延迟相结果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骨修复过程中的血管化及成骨具有良好的监测作用。EPCs可以促进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加速骨愈合。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