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81年首次确认艾滋病以来,全球累计有6 500万人感染艾滋病,其中2500万人死亡。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3.4万人,其中死亡8.8万人[1]。艾滋病人由于免疫功能严重缺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临床乙肝患者血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的耐药位点,评测该方法在监测HBV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在258例使用不同核苷类药物的乙肝患者血清中,采用寡核苷酸探针芯片检测其携带的HBV相关耐药基因变异情况,并结合DNA序列分析进行比较.结果 在160例使用拉米呋啶组血清中检测到拉米呋啶耐药30%(48/160),替比呋啶耐药8.75%(14/160),恩替卡韦耐药0.6%(1/160),98例使用阿德福韦组检测到阿德福韦耐药12.2%(12/98).它和基因测序法比较,符合率100%.结论 基因芯片法可同时检测针对拉米呋啶、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比呋啶的多重耐药基因位点,是一种可靠的检测方法,可为临床确立HBV患者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脂蛋白(a)[Lpa(a)]、腺苷脱氨酶(ADA)与肝硬化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以来门诊和住院肝硬化患者258例和5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Lp(a)和ADA的含量,并对其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Lp(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A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Lp(a)和ADA测定可分别从肝脏的脂代谢和核酸代谢两方面辅助诊断肝硬化,同时,上述两项指标具有快速、可靠、敏感的特点,可作为肝硬化患者病情监测的有效指标.联合检测Lp(a)和ADA的含量有助于肝硬化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4.
小剂量干扰素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目前国内外首选是干扰素,单用干扰素疗效尚不尽人意,停药后复发率高,且大剂量副作用大[1~3]。我院于1995年8月至1996年12月,应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小剂量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病例选择:按1995年5月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诊断标准,选择无肝病家族史、HBeAg阳性,ALT异常慢性乙型肝炎60例,其病史均在5年以内。60例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者10岁,最大者43岁,平均25岁。选择同期住院病人30例,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联合丹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组60例给予异甘草酸镁针剂加丹参治疗;对照组60例,仅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注射液,2组疗程均为30d,观察治疗前后其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项临床检验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对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联合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好,可明显改善其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正>肝脏是体内蛋白合成的主要场所,各种肝病均可引起多种血清蛋白浓度的变化,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白蛋白(PA)、胆碱脂酶(CHE)、白蛋白(ALB)  相似文献   
7.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试剂及材料 1.1.1 WELLSCAN K3酶标仪、BHP9504化学发光仪、anthos fluido洗板机,分别是芬兰雷勃公司、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郑州安图生物工程公司产品。  相似文献   
8.
江西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与临床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旨在探讨江西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一、材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选取我院2002年12月至2005年6月门诊及住院者中血清HBV DNA阳性患者260例,其中乙型肝炎表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 M )表达模式与重建乙型肝炎的关系 ,有利于重型肝炎的早期诊断。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 95例重型乙肝患者血清HBsAg、抗 HBs、HBeAg、抗 HBe、抗 HBc、抗 HBcIgM。 结果  95例患者HBV M表达模式以HBsAg、抗 HBc阳性率最高 ,为 4 2 .1% ;其次为HBsAg、抗 HBe、抗 HBc,阳性率为 2 8.4 %。HBV M中HBSAg、HBeAg、抗 HBe、抗 HBc各项阳性率分别为 95 .8%、15 .8%、34.7%、98.9% ,HBeAg阳性存活组与未存活组的S/N值分别为 2 5 .0 2± 15 .87、2 8.5 1± 15 .2 5 ,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患者感染HBV后其标志物表达模式HBeAg阴性与重型肝炎有密切相关性 ;HBV复制指标HBeAg阳性值高低并不影响重型乙型肝炎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频率的变化情况。方法慢性乙肝患者30例(干扰素组),经干扰素α1b(50μg)治疗6个月;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肝功能正常的健康志愿者10例(正常对照组);尸检正常肝组织10例(尸检组)。采集干扰素组和正常对照组6个月前后的抗凝外周血,收集干扰素组抗病毒前和尸检组的肝组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的频率(Treg/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Foxp3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Foxp3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HBV DNA的相关性。结果干扰素组治疗前Treg的频率为(1.18±0.4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55±0.13)%(P<0.01),Treg的频率与ALT、AST的变化均呈正相关(r=0.69、0.72,均P<0.01),而与HBV DNA无明显的相关性(r=-0.06,P>0.05);干扰素组治疗6个月后Treg的频率为(0.74±0.19)%,明显低于治疗前。免疫组化和RT-PCR可以对该结果鉴定和印证。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Treg的频率升高,干扰素α1b治疗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Treg的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