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运动再学习训练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其认知电位P300的影响。
方法 52名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动再学习前后,对Berg平衡积分、Sheikh躯干控制积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步行能力等指标进行评价,观察在运动功能改善的同时认知电位P300是否有改善。共治疗12周。
结果 运动再学习后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显著改善,Berg平衡积分、Sheikh躯干平衡积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步行能力等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认知电位P300潜伏期比训练前明显缩短(P<0.01),波幅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
结论 运动疗法在改善缺血性卒中者运动功能的同时对认知功能的有积极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CT重建的肩胛上角形态学分型及临床意义。 方法 根据志愿者肩胛骨CT重建形态进行分型。设肩胛上角为A点,肩胛切迹最低点为B点,肩胛冈与肩胛骨内侧缘之交点为C点,A点在CE连线上的垂点为D点,冈盂切迹为E点,肩胛下角最低点为F点。研究参数:A点厚度;AB、AC、AD距离;∠A(AB连线与AC连线的夹角);∠ACF在矢状面的度数;∠ACF在冠状面的度数。 结果 CT重建下肩胛上角分为3型:山丘型48%,冠状面∠A(93.76±7.69)°;山峰型47%,冠状面∠A(86.69±6.23)°;烟囱型5%,冠状面∠A(85.33±7.10)°。其中,山丘型及烟囱型A点均较山峰型薄(P<0.05);在AB、AC、AD、∠A、∠ACF(冠状面)中,山丘型与山峰型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AD、∠A中,山丘型与烟囱型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CT重建下肩胛上角分为3型:山丘型、山峰型、烟囱型;不同的肩胛上角分型可能对颈肩痛及肩胛提肌综合症有着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覃波  余茜 《西南军医》2009,11(1):112-114
目前,电针对脑缺血模型大鼠海马细胞影响的研究报道很多,对海马与学习记忆关系的研究已成为国内研究的重点。本文就电针对脑功能障碍大鼠海马物质影响的研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颈椎推拿手法对食蟹猴轻度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模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18只食蟹猴建立轻度CAS模型,并以高脂饲料喂养8周,用彩超证实其造模成功。再将18只食蟹猴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是:颈椎旋转组、推桥弓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对颈椎旋转组和推桥弓组的食蟹猴进行相应的手法干预,共干预30 d,模型对照组不做特殊干预。最后将动物麻醉后处死,取颈总动脉分别进行HE染色、拉曼实验和压力实验。结果 HE染色可见颈总动脉血管内壁损伤严重,有斑块形成。拉曼试验中,3组均有明显的1450及1660脂质特征峰,但三组特征峰的相对强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压力实验中,三组中食蟹猴颈动脉斑块破裂压力检测结果显示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食蟹猴轻度CAS病变中,短期内施用颈椎旋转手法和推桥弓手法并不会改变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电针对脑梗死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梗死侧海马CA3区突触结构的影响。 方法48只Wistar雄性成年大鼠制成右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模型后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每组24只,2组又分别分为1,2,3周3个时段进行观察,每个时段8只。电针组于术后24 h开始进行电针治疗,对照组置于普通笼中正常喂养,不给予任何治疗。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学习记忆能力评定,并观察梗死侧海马CA3区突触结构参数的变化。 结果电镜下观察到电针组各时段梗死侧海马CA3区突触后致密物厚度、活性区宽度及突触后膜曲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记忆能力测评:对照组大鼠表现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电针组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中和空间探索试验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电针可通过改变脑梗死大鼠梗死侧海马CA3区突触结构参数而改善脑梗死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对比颅内动脉瘤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术后差异性双联抗血小板维持时间对迟发性脑缺血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颅内动脉瘤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203例患者,其中男性84例,女性119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2.18岁;病灶部位,大脑前动脉9例,颈内动脉163例,后循环23例,大脑中动脉8例;病灶直径2~20 mm,平均病灶直径13.21 mm;动脉瘤数量,单发72例,多发131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开展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将其按照双联抗血小板维持时间的差异分作短期组(治疗持续时间3个月)68例,中期组(治疗持续时间6个月)75例,长期组(治疗持续时间9个月)60例。分析3组各项手术情况(主要涵盖支架长度、Raymond分级、术中并发症),迟发性脑缺血发生情况[主要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涵盖恶心呕吐、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3组在支架长度、Raymond分级和术中并发症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短期组中TIA 2例,脑梗死4例,迟发性脑缺血总发生率8.82%(6/68);中期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肱二头肌长头肌腱(LHBT)切断于胸肌不同位置固定治疗LHBT病变伴肩袖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6年6月行肩关节镜治疗的62例LHBT病变伴肩袖修复患者镜下修复肩袖并切断病变二头肌腱后,30例采用小切口胸肌下肌腱固定(胸肌下组),32例采用全关节镜胸肌上关节内肌腱固定(胸肌上组)。比较两组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采用Constant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视觉模拟疼痛(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胸肌下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胸肌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2例患者均获得18个月以上的随访。随时间延长,两组的Constant评分和ASES评分均显著增加,而VAS评分显著减少,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胸肌下组VAS和ASES评分优于胸肌上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两组患者的Constant、ASES及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出现感染、固定物松动、大力水手征畸形等并发症。[结论] LHBT切断小切口胸肌下固定和全关节镜胸肌上关节内固定对伴肩袖撕裂LHBT病变患者均能有效改善功能和缓解疼痛,但小切口胸肌下固定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前期疗效改善更加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量喙突的解剖形态和空间相对位置,为肩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收集干燥、完整肩胛骨标本165例,左侧61例,右侧104例。测量喙突重要结构的形态参数:3个宽度,3个厚度,3个长度,4个距离,3个角度,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 左侧和右侧喙突尖的宽度为(13.40±3.09~ 14.42±2.84)mm、厚度(8.41±1.51~ 9.07±1.63)mm、喙突尖到折返部长度(38.77± 4.54~40.77±4.55)mm、折返部到基底部长度(20.03±2.04~19.18±2.40)mm、喙突尖到肩胛上切迹直线距离(45.20±4.21~ 47.03±4.00)mm,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喙突的其它解剖形态和空间相对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本研究对喙突的解剖形态和空间相对位置进行了全面测量,为肩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解剖学依据,并有助于提高肩关节疾病的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9.
覃波  陆录  赵涛 《河北医学》2022,(1):6-13
目的:探讨circ_DONSON对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43例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法检测组织中circ_DONSON和微小RNA-671-5p(microRN...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肩胛下角的解剖形态学特点,从而探讨其解剖学意义。 方法 选取275例人体干燥肩胛骨标本,设肩胛下角为a点,盂下结节为b点,肩胛冈与肩胛骨内侧缘交点为c点,肩胛上角为e点,冈盂切迹为f点,经a点做cf连线的垂线,与cf交于d点;用游标卡尺、量角器分别测量a点厚度(以肩胛下角最厚处为准),ab、ac、ad长度,∠bac、∠ace(肩胛骨解剖学意义上矢状面投影)、∠ace′(肩胛骨解剖学意义上冠状面投影)角度。 结果 根据形态学特点发现肩胛下角分为3型:副角型(145,52.73%)、U型(87,31.64%)、V型(43,15.64%)。其中,副角型与V型在a点厚度、ab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副角型与U型,副角型与V型在ac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副角型与V型,U型与V型在ad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副角型与U型在∠ace′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左右两侧肩胛下角在∠bac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在本次实验中,发现肩胛下角存在三种形态学变异,以副角型为主,其解剖形态学分型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