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许多研究显示,焦虑症的发生与病前人格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过去的文献中,人们更多用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来研究焦虑症与人格的关系,而不是用人格特质来研究焦虑症与人格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问卷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测试,探讨焦虑症患者与其自身人格特质内在对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背景:重度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亚型,单用抗抑郁剂治疗效果差,国外有关研究显示氟西汀合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能是有效的治疗策略。目的:观察奥氮平合用氟西汀治疗重度抑郁症的疗效及起效时间一设计:对门诊初诊患者进行完全随机抽样,采用开放性临床试验的观察对比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临床心理咨询门诊。对象:病例为2004-01/2004-08在本院临床心理咨询门诊就诊的140例患者。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首诊时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总分(HAMD)≥28分,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轻-中度抑郁症HAMD(17项≤27分):②继发性抑郁症:③精神分裂症恢复期及其他精神病性情感障碍:④存在严重或不稳定状态的躯体疾病,包括肝、肾、心血管、呼吸、胃肠道、内分泌、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或血液系统疾病等:亏药物及酒精依赖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符合纳入标准110例,其中男40例,女70例;病程4个月-5年;年龄18-63岁,平均(37&;#177;12)岁;均自愿参加本试验一按入院日期单、双日将患者分为单日阿普唑仑组55例,男21例,女34例;双日奥氮平组55例,男19例,女36例~方法:按单日、双日将患者分为2组。单日为阿普唑仑组,阿普唑仑每日中午及睡前0.4mg,氟西汀每日早饭后20mg顿服;双日为奥氮平组,奥氮平每日睡前2.5mg,氟西汀每日早饭后20mg顿服;疗程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进行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用减分率来确定起效时间,用百分比显示脱落率,并观察HAMD量表中睡眠因子及躯体化因子在治疗前后各时段的改善情况主要观察指标:终点结局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第l,2,4,6周末HAMD及HAMA量表评分的比较;两组患者HAMD评分中睡眠因子及焦虑躯体化因子各观察时段的评分?替代指标:两组的脱落率;两组各观察时段的减分率一结果:奥氮平组脱落率明显低于阿普唑仑组(P&;lt;0.05),而且于治疗后1周显效(显效率67%);奥氮平组各观察时段HAMD及HAMA的评分较阿普唑仑组明显低(P&;lt;0.01),睡眠障碍及躯体化因子各观察时段改善比阿普唑仑组更明显(P&;lt;0.01):结论:小剂量奥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重度抑郁症,能迅速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及焦虑的躯体症状,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背景:按照艾森克的人格理论,特质水平属于低阶人格,而低阶人格更能反映出个体习惯性行为反应的特点。目的: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问卷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进行测试,探讨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与其自身人格特质内在的对应关系。设计:横断面抽样调查,数据与正常人常模比较。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临床心理咨询门诊。对象:选择2003—08/2004—03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临床心理咨询门诊首次就诊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100例,男40例,女60例。方法:采用北京大学Insight Group研制的心理测评工具箱标准版V2.3对患者进行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测评,由专业人员讲明测评方法后患者独立完成。16种人格因素(特质)分别为: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持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紧张性,电脑测评系统自动评出各项指标的标准分。Zung焦虑自评量表的测评标准分为(65.31&;#177;7.90)。主要观察指标:焦虑症组和正常人常模卡特尔16PF各因子标准分比较。结果:100例焦虑症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测评结果:焦虑症患者乐群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忧虑性、紧张性评分高于正常人常模[6.19&;#177;1.69,5.49&;#177;1.75;6.63&;#177;1.46,5.53&;#177;1.84;5.84&;#177;1.52,5.47&;#177;1.78;6.22&;#177;1.54,5.42&;#177;1.61;8.32&;#177;1.54,5.48&;#177;1.81;8.10&;#177;1.27,5.60&;#177;1.99,(t=-2.03~-13.15,〈0.05~0.01)]。聪慧性、稳定性、持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评分明显低于正常人常模[5.22&;#177;1.46,5.93&;#177;1.97;3.48&;#177;1.68,5.51&;#177;1.75;4.86&;#177;1.60,5.53&;#177;1.83;5.01&;#177;2.22,5.50&;#177;1.89;4.42&;#177;1.60,5.54&;#177;1.66;4.58&;#177;1.66,5.56&;#177;1.84:4.64&;#177;1.29.5.50&;#177;1.72:4.73&;#177;1.80,5.50&;#177;1.72:4.21&;#177;1.61,5.51&;#177;1.90.(t=2.54~-15.43,P〈0.05—0.01)]。②稳定性、持强性、兴奋性与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273,P〈0.01;r=-0.217,P〈0.05;r=-0.217,P〈0.05),紧张性与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248,P〈0.05)。结论:焦虑症的发生与其自身人格特质有关,有稳定性、持强性、兴奋性低分和紧张性高分特征。这4种人格特质,可能是罹患焦虑症的易感人格特征,同时还影响着焦虑症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氟西汀合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重度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奥氮平合用氟西汀治疗重度抑郁症的疗法及起效时间.方法 53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且临床判断属于重度抑郁症(HAMD评分≥28分)患者,随机分成2组.阿普唑仑组:阿普唑仑合用氟西汀,阿普唑仑0.4 mg 中午及睡前合用氟西汀20 mg 1/早;奥氮平组:奥氮平合用氟西汀,奥氮平2.5 mg 1/晚合用氟西汀20 mg 1/早;疗程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用减分率来确定起效时间,并观察HAMD量表中睡眠因子及躯体化因子在治疗前后各时段的改善情况.结果奥氮平合用氟西汀组于治疗后1周显效(显效率67%),奥氮平组各观察时段HAMD及HAMA的评分较阿普唑仑组明显低,睡眠及躯体化障碍各观察时段明显改善.结论氟西汀合用奥氮平是治疗重度抑郁症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背景:按照艾森克的人格理论,特质水平属于低阶人格,而低阶人格更能反映出个体习惯性行为反应的特点。目的: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问卷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进行测试,探讨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与其自身人格特质内在的对应关系。设计:横断面抽样调查,数据与正常人常模比较。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临床心理咨询门诊。对象:选择2003-08/2004-03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临床心理咨询门诊首次就诊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100例,男40例,女60例。方法:采用北京大学InsightGroup研制的心理测评工具箱标准版V2.3对患者进行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测评,由专业人员讲明测评方法后患者独立完成。16种人格因素(特质)分别为: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持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紧张性,电脑测评系统自动评出各项指标的标准分。Zung焦虑自评量表的测评标准分为(65.31±7.90)。主要观察指标:焦虑症组和正常人常模卡特尔16PF各因子标准分比较。结果:100例焦虑症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测评结果:焦虑症患者乐群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忧虑性、紧张性评分高于正常人常模6.19±1.69,5.49±1.75;6.63±1.46,5.53±1.84;5.84±1.52,5.47±1.78;6.22±1.54,5.42±1.61;8.32±1.54,5.48±1.81;8.10±1.27,5.60±1.99,(t=-2.03~-13.15,P<0.05~0.01)。聪慧性、稳定性、持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评分明显低于正常人常模5.22±1.46,5.93±1.97;3.48±1.68,5.51±1.75;4.86±1.60,5.53±1.83;5.01±2.22,5.50±1.89;4.42±1.60,5.54±1.66;4.58±1.66,5.56±1.84;4.64±1.29,5.50±1.72;4.73±1.80,5.50±1.72;4.21±1.61,5.51±1.90,(t=2.54~-15.43,P<0.05-0.01)。②稳定性、持强性、兴奋性与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273,P<0.01;r=-0.217,P<0.05;r=-0.217,P<0.05),紧张性与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248,P<0.05)。结论:焦虑症的发生与其自身人格特质有关,有稳定性、持强性、兴奋性低分和紧张性高分特征。这4种人格特质,可能是罹患焦虑症的易感人格特征,同时还影响着焦虑症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焦虑抑郁障碍患者ET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康宁  瞿伟  覃园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16):1422-1422,1425
脑涨落图分析(encephalofluctuography,ET)技术是近几年来由我国首创的世界先进技术[1].通过脑电载波涨落信息反映脑内神经递质含量.抑郁焦虑是常见的情感、情绪障碍.长期以来人们对抑郁焦虑障碍的观察,多采用一些心理量表及患者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7.
背景重度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亚型,单用抗抑郁剂治疗效果差,国外有关研究显示氟西汀合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能是有效的治疗策略.目的观察奥氮平合用氟西汀治疗重度抑郁症的疗效及起效时间.设计对门诊初诊患者进行完全随机抽样,采用开放性临床试验的观察对比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临床心理咨询门诊.对象病例为2004-01/2004-08在本院临床心理咨询门诊就诊的140例患者.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首诊时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总分(HAMD)≥28分,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轻-中度抑郁症HAMD(17项≤27分);②继发性抑郁症;③精神分裂症恢复期及其他精神病性情感障碍;④存在严重或不稳定状态的躯体疾病,包括肝、肾、心血管、呼吸、胃肠道、内分泌、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或血液系统疾病等;⑤药物及酒精依赖者⑥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符合纳入标准110例,其中男40例,女70例;病程4个月~5年;年龄18~63岁,平均(37±12)岁;均自愿参加本试验.按入院日期单、双日将患者分为单日阿普唑仑组55例,男21例,女34例;双日奥氮平组55例,男19例,女36例.方法按单日、双日将患者分为2组.单日为阿普唑仑组,阿普唑仑每日中午及睡前0.4 mg,氟西汀每日早饭后20 mg顿服;双日为奥氮平组,奥氮平每日睡前2.5 mg,氟西汀每日早饭后20 mg顿服;疗程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进行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用减分率来确定起效时间,用百分比显示脱落率,并观察HAMD量表中睡眠因子及躯体化因子在治疗前后各时段的改善情况.主要观察指标终点结局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第1,2,4,6周末HAMD及HAMA量表评分的比较;两组患者HAMD评分中睡眠因子及焦虑躯体化因子各观察时段的评分.替代指标两组的脱落率;两组各观察时段的减分率.结果奥氮平组脱落率明显低于阿普唑仑组(P<0.05),而且于治疗后1周显效(显效率67%);奥氮平组各观察时段HAMD及HAMA的评分较阿普唑仑组明显低(P<0.01),睡眠障碍及躯体化因子各观察时段改善比阿普唑仑组更明显(P<0.01).结论小剂量奥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重度抑郁症,能迅速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及焦虑的躯体症状,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脑涨落图中神经递质变化与脑卒中后抑郁障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脑涨落图观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脑内神经递质活性的变化,并观察抗抑郁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07/2003-07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首次发病,且有临床表现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48例,随机分为抗抑郁组及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活血化瘀治疗及康复治疗,抗抑郁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西酞普兰片,如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副反应,且不能耐受,则换用氟西汀胶囊,不论西酞普兰还是氟西汀胶囊,均为每天早上饭后20mg,连用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3个月,观察患者脑涨落图中各神经递质(包括1-氨基丁酸,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48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脑涨落图结果分析显示:①抗抑郁组患者治疗后4周和3个月时5-羟色胺较治疗前明显升高(20.2&;#177;3.7,22.4&;#177;7.8,5.3&;#177;2.3,P&;lt;0.01),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也较治疗前升高(14.3&;#177;6.8,5.9&;#177;3.1,P&;lt;0.01),但低于同时段的抗抑郁组(P&;lt;0.01)。②抗抑郁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时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高于治疗前和同时段对照组(9.4&;#177;6.6,5.7&;#177;3.1,7.3&;#177;4.1,P&;lt;0.01),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无差异(5.8&;#177;3.9,7.3&;#177;4.1,P&;gt;0.05)。③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3个月的1-氨基丁酸及多巴胺水平无明显变化(P&;gt;0.05)。结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可能参与了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抗抑郁治疗能够调整两种神经递质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脑涨落图观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脑内神经递质活性的变化,并观察抗抑郁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07/2003-07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首次发病,且有临床表现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48例,随机分为抗抑郁组及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活血化瘀治疗及康复治疗,抗抑郁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西酞普兰片,如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副反应,且不能耐受,则换用氟西汀胶囊,不论西酞普兰还是氟西汀胶囊,均为每天早上饭后20mg,连用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3个月,观察患者脑涨落图中各神经递质(包括γ-氨基丁酸,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48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脑涨落图结果分析显示:①抗抑郁组患者治疗后4周和3个月时5-羟色胺较治疗前明显升高(20.2±3.7,22.4±7.8,5.3±2.3,P<0.01),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也较治疗前升高(14.3±6.8,5.9±3.1,P<0.01),但低于同时段的抗抑郁组(P<0.01)。②抗抑郁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时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高于治疗前和同时段对照组(9.4±6.6,5.7±3.1,7.3±4.1,P<0.01),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无差异(5.8±3.9,7.3±4.1,P>0.05)。③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3个月的γ-氨基丁酸及多巴胺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5-羟色胺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