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描述四川省2015—2019年流感病毒流行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流感监测系统上报的流感样病例数据开展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5—2019年间,四川省共监测流感样病例标本131 477份,其中阳性标本23 844份,流感阳性率为18.14%。2015—2019年四川省优势流感亚型主要为甲型H1N1,季节性H3N2和B(Victoria)系流感。流感阳性率随月份、季节而改变,四川省流感阳性率高峰主要出现在冬季,其次为秋季。甲型流感主要在秋冬季流行,乙型流感主要在冬春季流行。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在5~14岁组年龄段最高。结论 四川省流感有明显的冬季流行高峰,各型别呈交替流行。秋冬季应加强流感防控工作;甲型和乙型流感好发于5~14岁群体,应继续加强对儿童学生流感的防控。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一起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人感染猪链球菌2型暴发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目的 调查2005年7月中旬四川省资阳市一家医院报告5例以败血症休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聚集性病例的病因。方法 建立了病例主动发现、报告的加强监测系统,根据病例的流行病学暴露史和临床表现进行临床诊断;采集患者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反应鉴定,应用PCR方法对猪链球菌2型的种属和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和序列测定;与当地往年报告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数进行比较。结果 2005年6月10日至8月21日,四川省共报告了68例实验室确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发病前都有屠宰、洗切、加工等病(死)猪的直接暴露史。其中26例(38%)表现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5例(58%)死亡。其他病例临床表现为轻型败血症或脑膜炎。分离菌株应用PCR方法检测猪链球菌2型的种属和毒力基因(tuf、16S rRNA、cps2J、mrp、sly、ef)均为阳性。同期还报告了136例有相似暴露史,但缺乏实验室确诊依据的临床诊断病例。结论 证实该起发生在四川省部分农村地区直接暴露于病(死)猪后的疾病为猪链球菌2型感染暴发。推测这种罕见的、表现为高病死率的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可能是由于感染某种高致病性菌株循环所致。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目的查明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感染来源和途径,流行范围,流行特征与特点,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制订统一的临床诊断标准对病例进行诊断,制订统一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的早期血、脑脊液样和病死猪组织样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收集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对死亡病例进行病理改变观察,综合以上信息进行分析。结果2005-07中旬以来,发生在四川省资阳市等地的不明原因疾病,经调查证实为猪链球菌2型引起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截至2005-08-09,在四川省的12个地区共发现病原学确诊和临床诊断病例180例,疑似35例,死亡39例。病例主要分布在资阳、内江2市,感染途径为宰杀、洗切病死猪等家畜,病例散在发生,病例之间无接触史,无续发病例,无人传人的现象,病例以参与宰杀病死猪的农村男性为主。病例的临床分型主要为脑膜炎和休克型,潜伏期短,平均2.37d,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全身多器官受损,败血症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结论2005-07中旬以来,发生在四川省资阳市等地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原菌为猪链球菌2型,感染途径为直接接触(宰杀、洗切)病死猪等家畜。病例主要表现为脑膜炎型和休克型。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潜伏期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5年6—8月,四川省发生了猪链球菌血清2型所致的人感染疫情,本文主要对该次疫情中病例的潜伏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重庆市北碚区医疗机构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报告情况进行评价,探讨诊断报告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科学的防控建议。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可疑肝炎病例的临床表现,采集血液由疾控部门进行检验,对病例诊断进行判断,查询重庆市北碚区肝炎病例报告情况,对该地区医疗机构肝炎诊断报告情况进行分析,对医疗机构与疾控部门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共确诊病毒性肝炎217例,其中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116例,慢性乙肝88例,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5例,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3例。通过与医疗机构的网络报告进行对比,发现47例急性乙肝被医疗机构报告为慢性乙肝;医疗机构报告的慢性乙肝病例的阳性预测值仅为47%,而急性乙肝的阴性预测值也仅为52%,医疗机构仅对47%的可疑病例开展了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抗-HBc IgM)检测,且其阳性率明显低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3.00,P0.01)。 结论 重庆市北碚区医疗机构病毒性肝炎诊断报告存在较大问题,建议临床医生更多运用抗-HBc IgM检测来辅助临床诊疗,并且要采取措施提高检测准确率,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的意识,卫生行政部门也应加强督导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四川省2005-2008年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m)带菌状况、抗体水平及其动态变化趋势,为制定流脑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健康人群咽拭子并进行脑膜炎奈瑟菌分离培养,采集健康人群血清进行抗体水平检测,计算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率、血清保护性抗体阳性率。结果健康人群Nm带菌率为1.40%,B群所占比例为91.80%,健康人群A群流脑的血清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70.73%,C群为31.39%,3岁以下幼儿A群和C群流脑血清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7.10%和21.24%,均低于3~14岁儿童(71.55%和3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6.69和21.69,P0.01)。结论四川省Nm带菌以B群带菌为主,3岁以下儿童流脑血清保护性抗体阳性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一步法快诊霍乱技术现场应用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霍乱一步法快诊试剂”在国内部分地区现场应用及与常规分离鉴定法的比较结果。共观察了 79份粪便标本直接使用“一步法快诊”的检测结果及 47份标本增菌 6 - 8小时后同样用该法的检测结果。现场考查表明 ,一步快诊法适用于检查急性期病人 ,从粪便标本中不仅能查出活菌 ,还能检查就诊前服用过抗菌药物的患者 ,其检出率高于常规培养法 (χ2 =17 2 5P <0 0 0 5 ) ;而增菌后标本的一步快诊法能得到和常规法完全相同的特异性与敏感性 ,可用于检定轻型病人和健康带菌者 ,但比常规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2—2021年四川省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中导出2012—2021年四川省伤寒副伤寒相关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和趋势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2—2021年四川省累计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3 288例,死亡2例,发病率为0.40/10万,总病死率为0.061%,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趋势2=174.98,P<0.001)。每月均有病例报告,发病高峰为每年5—10月;5岁以下儿童发病数较多,占病例总数的22.35%,0-岁组发病率最高,为3.27/10万;职业分布中农民占病例总数的46.75%,其次是儿童(24.45%)和学生(11.59%);地区发病水平差异明显,发病率居前3的依次是凉山州,攀枝花和成都,凉山州的高发病率是四川省伤寒副伤寒发病上升的主要原因。结论 2012—2021年四川省伤寒副伤寒整体处于低发病率水平,以散...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四川省首起由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A.2.12.1引起的本土聚集性疫情进行系统分析,对于了解新变异株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对其感染来源及传播链进行调查分析,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其他传染病疫情的溯源调查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录入、整理四川省2022年7月15日至7月25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本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实验室检测结果、大数据追踪的轨迹信息及其他疫情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图表绘制,分析其流行特征、实时再生数Rt值及其趋势、感染途径、病例间传播关系等,判定首例病例及其感染来源。结果 本次疫情共报告本土病例149例,涉及3市16区县,50~59岁组最多(42/149,28.19%),离退人员(34/149,22.82%)居多。确诊病例中87.5%为轻症病例,多数表现为咽痛/咽痒、发热、咳嗽/咳痰、乏力和头痛等症状。病毒基因测序结果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BA.2.12.1(即BG.2进化分支),是一起新毒株引入引发的本土疫情。平均潜伏期为3 d,共5代病例,平均代间距为2 d;病例呈现家庭、工作场所、公共场所聚集性。推测的首例病例有境外人员密切接触史,发病时间最早,是引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9—2020年四川省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生、流行特征、变化趋势及病原,为防控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中收集2019—2020年四川省其他感染性腹泻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9—2020年四川省累计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81 183例,发病率48.56/10万。2019年发病率高于2020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792,P<0.001),2岁以下幼儿占病例总数的58.53%,0岁组发病数最多,占病例总数的27.90%,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9.646,P<0.001),散居儿童占病例总数的61.14%。全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地区间发病水平差异明显,有明确病原学诊断的病例中,病毒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占88.46%。结论 四川省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防控形势严峻,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控制暴发和流行,2岁以下散居儿童是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