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 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是一种重要的负性免疫调节因子,在人类中存在TGFβ1、TGFβ2、TGFβ3等三个亚型,它能抑制免疫活性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细胞因子和抗体的产生等,在自身免疫病的发病中等起着重要作用,如敲除TGFβ1基因的老鼠临床表现与  相似文献   
2.
RF、CCP和AKA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联合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和抗角蛋白抗体(AKA),探索其在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69例RA患者、163例非RF的风湿免疫病患者血清同时进行测定了RF(速率散射比浊法)、CCP(ELISA法)和AKA(间接免疫荧光法),并对三者之间检测的一致性以及与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RF、CCP和AKA对RA的敏感性分别为79.7%(55/69)、68.1%(47/69)和29.0%(20/69),特异性分别为75.5%、98.2%和100%。CCP的检测阳性率高于AKA(P<0.01),与RF无差异(P=0.057),且与二者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吻合度(k分别为0.271和0.483,P〈0.01);CCP阳性组患者病程和RF表达量高于阴性组患者(P<0,05),但患者年龄、ESR和CRP等无差异(P>0.05)。结论 CCP抗体对R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高度的特异性,且对RA的病情如预后等可能有一定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以风湿样症状为首发的恶性肿瘤、肿瘤复发或转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患者中以风湿样症状为首发,最后确诊为恶性肿瘤、肿瘤复发或转移的26例临床资料。结果以风湿样症状为首发而确诊为恶性肿瘤者19例,肿瘤转移或复发者7例,大部分患者年龄均超过50岁;起病时血沉均明显增快,其中约70%超过100 mm/h;所有患者均对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激素治疗效果不好。结论应重视以风湿样症状为首发的恶性肿瘤、肿瘤复发或转移的诊断,尤其是对老年、难以解释的血沉极度增快、以及对NSAIDs、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γδT细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和CD69表达的影响,探索其在SLE发病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固相法,对8例正常人外周血γδT细胞进行体外扩增建系,并进行细胞纯度和表型鉴定;利用不同数量比的γδT细胞与15例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共同培养3d,流式细胞仪检测单个核细胞凋亡和CD69表达的情况。结果:建立了正常人外周血γδT细胞系,其平均纯度为(80.3±9.2)%,细胞表型以γδ2[(86.1±8.0)%]和γγ9[(83.3±6.3)%]为主;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凋亡率在1∶100组[(2.48±3.86)%]和1∶50组[(1.17±1.38)%]均低于对照组[(3.77±3.96)%](P<0.05、P<0.01);γδT细胞对活动组和稳定组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凋亡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均P<0.05),但对两组之间的抑制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CD69阳性率对照组、1∶100组和1∶50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γδT细胞体外能够抑制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凋亡,且这种抑制作用与狼疮的活动性无关,与外周血细胞的活化无关。  相似文献   
5.
蔡文虹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4):495-496,501
目的:比较来氟米特(LEF)和甲氨蝶呤(MTX)联合用药与来氟米特、甲氨蝶呤单独用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96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分为3组。联合用药组32例,口服LEF10mg,每日1次,MTX7.5mg,每周1次;LET组32例,口服LEF20mg,每日1次;用药前3d,两组均给予负荷剂量LET50mg/d;MIX组给予口服MTX10mg,每周1次。观察评价休息痛、晨僵、握力、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生活能力、病人评价、医生评价、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指标。结果:用药24周3组的主要疗效指标的改善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用药组和LEF组、MTX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8%、90.6%、87.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3%、28.1%、43,8%。结论:联合用药疗效与单用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相近,但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稍高于单用来氟米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胆固醇衍生物阳离子脂质体复合EGFP—IL—IRa质粒体外转染HELA细胞系的效率,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提供新的选择。方法制备新型胆固醇衍生物脂质体及EGFP—IL-1Ra质粒,两者结合转染HELA细胞系,通过体外凝胶阻滞试验检测阳离子脂质体与质粒DNA的最佳配比关系,MTT法检测脂质体细胞毒性,荧光免疫法检测HELA细胞的转染效率。结果实验中所用脂质体的IC50为650μg/mL,较对照组有更低的细胞毒性。脂质体/DNA质量比为50:1作为最适比例,荧光显微镜观测脂质体结合EGFP—IL-1Ra质粒转染HELA荧光强度高于单纯EGFP—IL-1Ra质粒转染组。结论胆固醇衍生物阳离子脂质体复合EGFP—IL-1Ra质粒可高效的转染HELA细胞系,有望成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洪小平  黄勤  蔡文虹 《吉林医学》2014,(34):7644-7646
目的:检测来氟米特对体外培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树突状细胞(DC)产生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α干扰素(IFNα)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LE患者DC,用浓度分别为5、15、45μg/ml的A771726(来氟米特的活性代谢产物)与细胞共同培养48 h后,检测不同组别DC产生细胞因子的改变。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SLE患者DC表达CD1lc+、CD123+的百分率明显下降(P<0.05);A771726抑制SLE患者DC产生IL-6、I IL-10、IFNα,且对IL-6、IFNα的抑制呈现剂量依赖。结论:来氟米特可抑制SLE患者DC产生细胞因子IL-6、I IL-10、IFNα,来氟米特可能通过下调SLE患者DC的功能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深圳地区汉族人群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4(STAT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探讨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74例SLE患者和95例正常对照STAT4基因启动子区rs16833431 A>G位点进行检测,计算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SLE患者STAT4 rs16833431位点基因型频率AA(16.2%)、AG(47.3%)、GG(36.5%),等位基因频率A(39.9%)、G(60.1%),与正常对照组基因型频率AA(16.8%)、AG(45.3%)、GG(37.9%)和等位基因频率A(39.5%)、G(60.5%)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TAT4基因rs l6833431 A>G位点多态性与深圳汉族人群SLE遗传易感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2006年在我院住院的PM和DM患者72例,分别记录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预后等.结果:PM和DM的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肌痛、肌无力和皮疹(76%),内脏受累是PM和DM的常见表现,其中肺部为PM和DM最易受累器官,且一旦出现预后较差,PM和DM易合并恶性肿瘤,肌酶和肌电图在PM和DM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PM和DM容易合并内脏损害,对确诊的PM和DM患者要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内脏受损及合并恶性肿瘤提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体外分离培养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的方法。方法滑膜组织来自关节镜清洗术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别采用消化酶培养法、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FLS。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以及流式细胞术对第3~4代FLS进行鉴定。结果 2种原代分离培养的方法均可成功培养出FLS。传代可使FLS达到形态学上的纯化要求,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均符合FLS的形态结构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示CD44以及CD90呈强阳性,CD55呈弱阳性。组织块法培养法FLS成功率较高,细胞游出时间较早,细胞损伤小。结论组织块培养法适合于FLS的培养,第3~4代细胞的数目、活性及纯度符合进一步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