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辅助动脉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自2010年8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2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闭塞13例,基底动脉闭塞9例)行动脉内超选择插管至闭塞动脉,注入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20 mg进行接触性溶栓治疗,同时应用TCD对闭塞动脉进行低频(2 MHz)、低强度(0.25 W/cm2)超声辅助溶栓治疗.术后即刻及24h时复查头颅CT,观察动脉再通率、颅内出血率,并对术前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22例患者溶栓治疗后动脉再通率为77.27%(17/22),其中完全开通率为22.73%(5/22),部分开通率为54.55%(12/22);出现无症状性颅内出血3例(13.63%),均未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术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显示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有效时间窗内应用低频TCD辅助小剂量rt-PA动脉接触性溶栓治疗,可显著提高闭塞动脉的再通率,明显减少颅内出血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颅后窝术后感染原因分析,为减少颅后窝手术后感染以及提高疗效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对发生颅后窝术后颅内感染28例进行细菌培养,并运用敏感抗生素加腰穿置管持续脑脊液引流,部分病例进行小剂量抗生素鞘内注射。结果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痊愈者27例,占96.4%。1例患者因感染未能控制,最终全身衰竭死亡。结论颅后窝手术因有较多易致感染因素,较其他开颅手术更易导致术后感染。手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明胶海绵、止血纱以及人工植入物的放置,严密缝合伤口,减少局部积液及脑脊液漏的发生等能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正确应用抗生素,腰穿置管引流、鞘内注射抗生素等对控制颅内感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大型及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经验.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将41例大型及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分为3组:Ⅰ组(肿瘤位于上斜坡,18例)、Ⅱ组(肿瘤位于中下斜坡,17例)、Ⅲ组(肿瘤累及全斜坡,6例).Ⅰ组肿瘤采用颞枕下经小脑幕入路,Ⅱ组肿瘤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Ⅲ组肿瘤采用幕上下联合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结果 肿瘤切除Simpson Ⅰ~Ⅱ级Ⅰ组7例,Ⅱ组7例;Ⅲ级切除Ⅰ组8例,Ⅱ组8例,Ⅲ组2例;Ⅳ级切除Ⅰ组3例,Ⅱ组2例,Ⅲ组2例.Ⅲ组病人死亡2例.结论 对于不同类型的大型及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提高术后疗效和减少手术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经蝶窦切除垂体腺瘤的几个有关手术细节进行探讨。方法对2000年以来144例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垂体微腺瘤均获手术全切除;52例垂体大腺瘤全切除44例,大部切除8例;55例巨大垂体腺瘤,全切除24例,大部切除11例,部分切除20例。术后眶内侧壁—视神经管骨折致视神经损伤,单眼视力永久性严重减退1例;嗅觉丧失5例。蝶窦内囊肿3例。一过性尿崩30例。结论术前详细阅读MRI、CT资料,术中精细操作对提高手术疗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背景:颈动脉内膜切除后发生血管再狭窄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目的:观察颈动脉内膜切除后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动态表达在早期血管再狭窄发生中的意义。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实验于2006-02/2007-12在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完成。 材料:健康雄性新西兰兔41只,体质量3.0 kg左右,其中36只用于制备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模型。 方法:将41只新西兰兔分为2组,对照组(n=5):不做任何干预。实验组(n=36):于造模后4 h,1,3,7,30,90 d 6个时间点各取6只,以40 g/L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取材,行常规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形态变化。 主要观察指标: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观察术前即刻、术后1,3,7 d颈动脉内膜切除后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在早期血管再狭窄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结果:颈动脉内膜切除后内膜修复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血栓形成阶段,炎症反应阶段,内皮修复阶段,血管平滑肌增殖阶段,基质形成、堆积阶段。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水平在术后1 d开始表达,术后3 d达峰值,术后7 d显著回落。 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9对早期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介导的局部血管重建和再塑,对血管再狭窄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脊髓脊膜膨出(myelomeningocele,MMC)是胚胎期的神经管闭合发生障碍导致椎板融合不全,脊髓和/或神经根白骨裂处膨出的先天发育畸形,常伴有局部脂肪异常增生,也称脂肪瘤型脊髓脊膜膨出,其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双下肢无力和大小便功能障碍,如不及时治疗或手术方式不当会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2007年1月-2008年5月我们收治18例脊髓脊膜膨出患儿,其中8例伴有脂肪瘤,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自体骨髓基质细胞源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前期动物脑干损伤模型实验中观察到骨髓基质细胞源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对脑干损伤具有趋化作用。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源性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自身对照观察实验。于2002—10/2006-12在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进行。 对象:选择持续性植物生存患者45例,年龄3.5~56.0岁,男28例,女17例。方法:患者入院后进行意识指数评分、各项术前常规检查、脑电图、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取患者自体骨髓20~30mL。分离出骨髓基质细胞,再经过扩增及预分化处理后。将骨髓源神经干细胞制成10^9L^-1浓度。经开颅或立体定向及导管介入将骨髓基质源神经干细胞植入脑内特定区域,靶区为损伤脑区皮质、室管膜下区、纹状体区、丘脑底核或患侧大脑中动脉、椎动脉。 主要观察指标:3-4月后检查记录昏迷指数、脑电图、听觉诱发电位,并与治疗前进行对比。 结果:全部患者干细胞移植后,生命指征均平稳。5例有短时发热,经对症处理体温恢复正常。3-4个月后随访复查,患者意识(昏迷)指数、脑电图、听觉诱发电位均明显改善。 结论:骨髓基质细胞源性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战创伤性脑损伤及其后遗症,具有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及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消毒方式相比,微波消毒具有如下特点:(1)灭菌时间短,效率高。(2)穿透性强,灭菌效果均匀、一致。(3)只对物料本身起作用,箱腔温升小,能量损失少。(4)在微波的热效应和生物效应的双重作用下进行灭菌,灭菌效果好。(5)没有热惯性,便于对灭菌过程进行控制。(6)占地面积小,环境清洁卫生,劳动强度低。目前是许多小型诊所和辅助科室较常选用的消毒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临床最常用的辅助检查就是血常规化验.做好血常规分析前质量控制是确保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步骤.下面笔者就以CELL-DYN1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为例,简要介绍一下血常规分析前质量控制,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椎管内肿瘤的诊治与常见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23例椎管内肿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全部患者均经MRI检查拟诊为椎管内占位,行手术治疗,病理检查确诊.结果 全部患者均行手术切除病变,病理检查结果:神经鞘瘤12例,星形细胞瘤1例,脊膜瘤4例,血管畸形2例,先天性肿瘤4例.结论 椎管内肿瘤容易误诊,特别是髓外肿瘤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CT和MRI在术前诊断中有重要作用,肿瘤全切术是首选的有效治疗方法,对恶性肿瘤手术加放疗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