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基于cfb和scpb基因检测无乳链球菌(GBS)的两种PCR方法,建立合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体系,实现快速检测生殖道无乳链球菌的目的。方法通过对60株临床分离的无乳链球菌和15株非无乳链球菌进行PCR扩增,对比和验证cfb和scpb基因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选择检测性能更好的基因为靶标,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体系。对100份宫颈拭子、精液等常见临床标本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传统的培养法进行比较。阳性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fb和scpb基因的特异性均为100%,敏感性分别为98.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基于cfb基因的real-time PCR检测100份GBS临床样本的阳性率为35%,高于培养法(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这100份标本中有7份real-time PCR法扩增阳性但未培养出无乳链球菌。结论基于cfb基因的real-time PCR法检测GBS具有直接、快速、简便、高特异性等特点,且敏感性高于常规培养法,可应用于多种临床标本的检测,在临床上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现状,以及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PMQR)基因qnrA,qnrB,qnrC,qnrS,qepA,aac(6’)-Ib-cr的流行情况。方法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法扩增PMQR基因并将阳性产物测序分析;分析PMQR基因在环丙沙星(CIP)敏感及耐药株中的分布差异。结果 226株阴沟肠杆菌耐药率75%的药物有5种,其中CIP耐药率62.8%。63株(27.4%)检出PMQR基因,qnrA、qnrB、qnrS、aac(6’)-Ib-cr的检出率分别3.1%、7.5%、4.4%和15.0%,有5株存在两种PMQR基因,未检出qnrC和qepA基因。qnrA、qnrB、qnrS及aac(6’)-Ib-cr基因在CIP敏感株与耐药株中的分布经χ2检验,χ2分别为2.79,10.87,4.63和23.55,P分别>0.05、<0.01、<0.05及<0.01。结论本地区阴沟肠杆菌呈现多重耐药,qnrA、qnrB、qnrS及aac(6’)-Ib-cr基因在广州地区均有流行,且这几种基因与环丙沙星等药物的耐药率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与CA125联合检测在卵巢癌的鉴别诊断以及预后评估中的研究价值。方法:189例女性分为卵巢癌患者50例(卵巢癌组),盆腔良性疾病患者99例(良性疾病组),健康女性40例(健康组),计算卵巢恶性肿瘤风险模型值(ROMA),比较3组HE4、CA125水平,比较HE4、CA125、ROMA 3种指标的灵敏度、特异性及比较15例卵巢癌患者术前术后的HE4、CA125的水平。结果:卵巢癌病变组的HE4与CA125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良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CA125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术前术后CA125与HE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4、CA125和ROMA诊断卵巢癌的特异性分别为86.90%、87.90%、90.90%;阳性似然比分别为8.10、4.54、10.33;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3.69%、83.89%、87.25%。结论:单项HE4对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以及与盆腔良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优于CA125,且术后评估价值高于CA125,HE4与CA125联合检测ROMA值可提高对卵巢癌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人眼蠕形螨感染与其血清免疫反应的关系.方法:观察68例住院患者眼部蠕形螨感染情况,收集每例患者双眼上下睑共8条睫毛,进行蠕形螨计数,分别记录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数量.用Western blot分析从蔬菜芽胞杆菌分离出来的两种蛋白62-kDa和83-kDa与患者血清的免疫反应情况.结果:所有68例患者无面部红斑痤疮,无眼睑炎,按血清反应分阳性和阴性两组,年龄匹配(P=0.888),性别匹配(P=0.595);按睫毛蠕形螨感染分阳性和阴性两组,年龄匹配(P=0.590),性别匹配(P=0.329).血清免疫反应与眼部蠕形螨感染无统计学相关关系(P=0.925),在蠕形螨感染阳性组38例中27例(71%)血清反应阳性,在蠕形螨感染阴性组30例中,血清反应阳性21例(70%).与蠕形螨计数也无统计学相关关系(P=0.758).结论:当眼部感染蠕形螨但不发病时,血清检查不必要,但当眼部出现眼睑炎时,建议查睫毛螨虫和血清免疫反应,一旦两者均阳性,全力除虫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5.
16S rDNA序列分析在临床不常见细菌鉴定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技术并探讨其在临床不常见细菌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其可靠率在99%及以上的常见细菌10株和常规方法难以鉴定或少见菌17株,通过PCR扩增16S rDNA v3-v4区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序列与16SpathDB 2.0数据库上已知细菌的16S rDNA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确定细菌种属。当v3-v4序列片段不能明确鉴定细菌时,结合16S rDNA长片段测序及管家基因dnaJ和rpoB的序列做进一步分析。结果经16S rDNA v3-v4区序列分析,10株(100%)临床常见菌都能鉴定到种水平,其可靠性大于98.0%。17株不常见菌株中,10株(58.8%)细菌只与1种菌相似性大于98.0%,成功鉴定到单个种水平;6株(35.3%)细菌与不止1种菌的相似比大于98.0%;1株菌与已知菌相似性在96.0%~98.0%之间只能鉴定到属(棒状杆菌)。进一步结合16S rDNA长片段及管家基因dnaJ和rpoB的序列分析,所有菌株均可鉴定到单个种水平。结论结合16S rDNA和管家基因序列分析,可用于临床常见及不常见细菌的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引起门诊儿童发热的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谱的特征。方法收集864例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腔黏膜拭子标本,发热者206例,无发热者658例,用PCR或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A、B ( IFA、IFB)、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腺病毒( ADV)、鼻病毒( RV)等15种病毒的筛查,同时分析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结果。结果共检出呼吸道病毒275株(31.8%),发热者(43.2%)和无发热者(28.3%)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R=1.93)。 ADV和RSV是发热者检出率最高的病毒(8.3%),但只有ADV在发热者的构成比明显高于无发热者(P<0.001)。病毒感染的发热患儿hs-CRP水平为10.00(6.30,18.90)mg/L,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9.76(7.78,12.70)×109? L-1,与非病毒感染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呼吸道病毒的患儿出现发热的危险性与未感染病毒的患儿比较将增加1.93倍。结论在儿科门诊发热病例中,RSV和ADV是最常见的病毒,而ADV感染更容易引起小儿高热。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病例中hs-CRP和白细胞升高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常见病毒、细菌及真菌的分布情况,为小儿肺炎经验性用药提供病原学依据。 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住院诊疗的肺炎患儿,分析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常见病毒、细菌及真菌的检出率在不同年龄组、重症和非重症肺炎之间分布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共纳入782例患儿,其中重症组190例,非重症组592例。所有患儿中检测出一种及一种以上病原体的病例有628人(80.3%),共检出1044株病原体,其中病毒678株(64.9%),肺炎支原体238株(22.8%),细菌118株(11.3%),真菌10株(1.0%)。检出率最高的病原体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 (30.8%)、其次为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30.4%)、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19.1%)、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18.3%)、鼻病毒(Rhinovirus, RV)(11.9%)、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 Virus, HBoV)(6.3%)。细菌中检出率最高是肺炎链球菌(20株,2.6%)、大肠埃希菌(18株,2.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2.3%)。 结论小儿肺炎主要由病毒引起,HCMV和RSV是婴儿期肺炎的主要病毒病原,肺炎链球菌为首要细菌病原,MP在不同年龄段出现阶梯式增长,学龄组检出率最高。HCMV、RSV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是重症肺炎重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检测常用感染指标在新生儿尿路感染中的诊疗价值,为临床诊疗新生儿尿路感染提供有效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于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并且有尿细菌培养记录的患儿实验室检测结果和临床信息,比较细菌培养阳性患儿和细菌培养阴性患儿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近5年我院新生儿尿培养阳性率为5.15%(83/1611),尿培养阳性新生儿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68.67%vs 31.33%);大肠埃希菌38株(45.78%)、肺炎克雷伯菌16株(19.28%)和肠球菌13株(15.66%)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发热(24.10%)和黄疸(32.53%)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但其发生率与尿培养阴性组无统计学差异;尿培养阳性组尿WBC显著高于尿培养阴性组,血WBC、CRP、PCT等实验室检测指标在尿培养阳性组和尿培养阴性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血WBC、CRP、PCT等实验室常用检测指标在诊断新生儿尿路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有限,在临床工作中应联合尿常规检测结果和尿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新生儿泌尿系统感染的诊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围产期孕妇生殖道分泌物中无乳链球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预防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产科围产期孕妇送检的24244例宫颈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对分离出的无乳链球菌进行药敏分析。结果从24244例围产期孕妇宫颈分泌物中分离细菌764例,阳性率为3.15%,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占81.6%,主要以无乳链球菌(73.0%)为主;革兰氏性阴性菌占18.4%,主要以大肠埃希菌(14.0%)、肺炎克雷伯菌(1.4%)、产气肠杆菌(1.0%)为主。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呋辛、氨苄西林、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敏感率是100%,对克林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在80%以上。结论本地区围产期孕妇生殖道中主要是以无乳链球菌为主。针对无乳链球菌的预防用药可以首选青霉素,对于青霉素过敏者及其他细菌感染可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合适抗生素。围产期宫颈分泌物细菌培养对于临床医师及时进行抗感染控制,减少母婴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核酸、NS1抗原和Ig M/Ig G抗体在登革热(DF)不同病程中的检测价值,为合理选择DF检测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开始发热为病程第1天,收集138例DF住院患者不同病程的血清标本共254例,以实时荧光PCR法检测登革病毒核酸,免疫层析法分别检测登革病毒特异性NS1抗原和Ig M/Ig G抗体,分析这4个指标在DF不同病程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核酸总阳性率为78.7%,其中第1~5天核酸阳性率均为100%,第6天开始下降;NS1总阳性率为85.4%,第1~8天均大于80%,第9天开始降低;Ig M抗体总阳性率为68.9%,从第3天开始检出,第5天以后大于80%;Ig G抗体总阳性率为28.7%,第1~7天阳性率均低于20%,第8天开始迅速升高。第1~8天核酸联合NS1检测阳性率均为100%,第7天开始NS1联合Ig M/Ig G检测阳性率为100%。结论核酸、NS1和Ig M/Ig G抗体分别适用于病程早期、中期和后期的检测,而病程早中期核酸联合NS1、后期NS1联合Ig M/Ig G可以实现100%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