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护患纠纷的预防措施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患者及家属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工作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如果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就将引起护患纠纷的发生.因此,必须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规范护士执业行为,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服务意识,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笔者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总结归纳几点,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个合格的护士都要经过临床实习阶段,即护理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怎样带教好实习护士?教会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并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护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手脑并重的实用型护理人才,这是带教者常思考的问题.笔者从事多年的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对护生的带教体会颇深,现谈谈对实习护士的带教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在使用人工鼻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对5例气管切开配合人工鼻的应用及全程护理的使用效果。结果:5例患者配合好,气道通畅、无感染,其中4例治愈,1例仍在气切带管、带人工鼻。结论:气管切开患者在脱机过程中,给予人工鼻,减少了感染及肺部并发症,使治疗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应用指数曲线对老河口市1981-1993年疟疾发病资料进行拟合,所得曲线方程为y=10^2.110583759-0.16916088^x,R^2=0.94,理论发病曲线与实际发病曲线吻合较好,说明老河口市自1981年以来疟疾疫情的持续下降是符合指数曲线规律的,疟防防措施是落实,有效的,应予坚持,今后应以流动人口管理和疫点处理为主,以期达到消灭疟疾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根据哲盟防疫站1987~1989年3年菌痢疫情年报表(此年报表为经过年终补报汇总后资料,且3年来本地区菌痢的漏报率均衡,故认为资料可靠),应用圆形分布法(郭祖超主编:医用数理统计方法,第三版,1988)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6.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指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后,在体内与胆碱酯酶结合为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活力,使神经触突处乙酰胆碱大量积蓄,引起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最后转为抑制,从而人体出现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全身中毒症状,若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7.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袋皱缩综合征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袋皱缩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为减少白内障术后囊袋皱缩综合征提供可靠有效的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1028例(1242眼),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诊,观察患者视力、前囊口形态及直径、IOL位置及形态。结果 1242眼中19眼发生囊袋皱缩综合征,发生率1.53%。19眼中发生时间在术后3个月内者15眼(78.95%),术中未行前囊膜抛光16眼(84.21%),撕囊口直径过小(≤5mm)16眼(84.21%),植入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15眼(78.95%),合并全身或眼部疾病10眼(52.63%),术后炎症反应重8眼(42.11%)。囊袋皱缩综合征可引起视力下降、远视漂移。结论 白内障术中撕囊口直径过小、前囊膜下晶状体上皮细胞残留是术后发生囊袋皱缩综合征的重要因素。人工晶状体的选择、合并全身或眼部疾病、术后炎症反应均是发生囊袋皱缩综合征的影响因素。术中大小适宜的环形撕囊、前囊膜下环周晶状体上皮细胞清除抛光可有效预防囊袋皱缩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眼一退一截术(unilateral recess-resection,R&R)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ilateral lateral rectus recession,BLR-rec)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5-01在我院治疗的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89例,其中49例行单眼退截手术,40例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d,1、6mo,1、2a时立体视功能及斜视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d,1、6mo,1、2a手术成功率、斜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成功率随着时间推移均不断降低.术后1d~2a,R&R组外斜漂移量为12.10±5.74PD,BLR-rec组外斜漂移量为7.78±4.21P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R&R组较BLR-rec组更易引起外斜回退.两组患者近立体视均显著提高,两组组间近立体视提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530,P=0.210).结论:BLR-rec术远期稳定性优于R&R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围手术期进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 ranibizumab)对虹膜新生血管及眼压的影响。方法:对2013-01/2014-01收治于安阳市眼科医院药物不能控制的38例38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ranibizumab玻璃体内注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全视网膜光凝术。术后随访6mo,观察治疗前后虹膜新生血管、眼压及视力变化。结果:玻璃体内注药后7d,36例(94.74%)虹膜新生血管完全消退,2例(5.26%)虹膜细小血管全部消退,残留少许粗大血管。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1mo,所有病例虹膜新生血管均消退;术后3mo,8例(21.05%)虹膜新生血管再次出现,行ranibizumab玻璃体内注射;术后6mo,所有患者均未见虹膜新生血管。注药前平均眼压为42.82±10.29mmHg,注药后5d为39.13±9.71mmHg,注药前后眼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q=2.65,P>0.05)。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1wk,1、3、6mo,眼压分别为10.53±1.81、10.11±1.73、11.29±2.49、12.58±3.01mmHg,与注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q=23.15、23.46、22.61、21.68,均P<0.01)。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1wk,1、3、6mo患者眼压与注药后5 d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q=20.51、20.81、19.96、19.04,均 P<0.01)。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成功率为73.68%。随访6mo,24例(63.16%)视力较术前提高,14例(36.84%)视力保持不变。结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围手术期应用ranibizumab玻璃体内注射,可有效提高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疗效安全肯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