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研究显示,焦虑症的发生与病前人格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过去的文献中,人们更多用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来研究焦虑症与人格的关系,而不是用人格特质来研究焦虑症与人格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问卷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测试,探讨焦虑症患者与其自身人格特质内在对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瞿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24(12):1491-1492
肄病症是临床上常见神经症之一。疑病症患者的先占观念 ,往往很顽固 ,采用常用的认知疗法 ,行为疗法往往效果不理想 ,本案例采用短程精神动力心理治疗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避开患者关注的疾病症状 ,而是挖掘其症状背后潜在内心冲突 ,使患者领悟症状真正的象征意义 ,从而放弃对症状的关注 ,而用现实、合理的态度去处理自己内心冲突。1 材料与方法  患者 ,女 ,2 2岁 ,大三学生。主诉 :只要身体稍不适则怀疑自己患有某种绝症 ,身体好时则不担心。每年发作 1~ 2次 ,持续 1月左右 ,只要自觉身体状态良好 ,怀疑患绝症念头自然消除。发作时伴情绪…  相似文献   
3.
背景:重度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亚型,单用抗抑郁剂治疗效果差,国外有关研究显示氟西汀合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能是有效的治疗策略。目的:观察奥氮平合用氟西汀治疗重度抑郁症的疗效及起效时间一设计:对门诊初诊患者进行完全随机抽样,采用开放性临床试验的观察对比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临床心理咨询门诊。对象:病例为2004-01/2004-08在本院临床心理咨询门诊就诊的140例患者。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首诊时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总分(HAMD)≥28分,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轻-中度抑郁症HAMD(17项≤27分):②继发性抑郁症:③精神分裂症恢复期及其他精神病性情感障碍:④存在严重或不稳定状态的躯体疾病,包括肝、肾、心血管、呼吸、胃肠道、内分泌、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或血液系统疾病等:亏药物及酒精依赖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符合纳入标准110例,其中男40例,女70例;病程4个月-5年;年龄18-63岁,平均(37&;#177;12)岁;均自愿参加本试验一按入院日期单、双日将患者分为单日阿普唑仑组55例,男21例,女34例;双日奥氮平组55例,男19例,女36例~方法:按单日、双日将患者分为2组。单日为阿普唑仑组,阿普唑仑每日中午及睡前0.4mg,氟西汀每日早饭后20mg顿服;双日为奥氮平组,奥氮平每日睡前2.5mg,氟西汀每日早饭后20mg顿服;疗程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进行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用减分率来确定起效时间,用百分比显示脱落率,并观察HAMD量表中睡眠因子及躯体化因子在治疗前后各时段的改善情况主要观察指标:终点结局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第l,2,4,6周末HAMD及HAMA量表评分的比较;两组患者HAMD评分中睡眠因子及焦虑躯体化因子各观察时段的评分?替代指标:两组的脱落率;两组各观察时段的减分率一结果:奥氮平组脱落率明显低于阿普唑仑组(P&;lt;0.05),而且于治疗后1周显效(显效率67%);奥氮平组各观察时段HAMD及HAMA的评分较阿普唑仑组明显低(P&;lt;0.01),睡眠障碍及躯体化因子各观察时段改善比阿普唑仑组更明显(P&;lt;0.01):结论:小剂量奥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重度抑郁症,能迅速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及焦虑的躯体症状,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背景反应性抑郁症和抑郁性神经症为心因性情绪障碍,临床上均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思维迟钝等认知功能损害的主诉,患者这种主观体验是否属实,对这类疾病认知功能损害客观的实验室的依据较少.目的了解反应性抑郁症及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改变与认知功能损害的情况.设计病例-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临床心理咨询中心.对象选择1997-09/1998-03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职工为正常对照组40人,男21人,女19人;年龄20~50岁.同期从本院心理咨询门诊选择与正常对照组年龄相匹配的患者80例,其中反应性抑郁症(简称反应症组)40例,男29例,女11例;抑郁性神经症(简称神经症组)40例,男24例,女16例.随机追踪10例P300异常改变患者为随访组,其中反应性抑郁症4例,抑郁性神经症6例. 方法所有入组的首诊患者及正常被试者在本院脑电生理研究室均采用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经典方式进行测试,同时由经过心理测评培训过的专业人员对两组患者情绪状态用Zung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主要观察指标①80例患者首诊和治疗4周、8周后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检测结果及Zung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正常对照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检测结果.②10例P300异常改变者治疗前、治疗后P300结果及Zung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参加实验的反应性抑郁症患者40例,抑郁性神经症患者40例,正常对照组40人,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患者各波潜伏期均显著长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两组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各波波幅较正常对照组低,N1,P2,N2三波波幅呈总体下降趋势,接近显著水平;而反应症组P3波幅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0.39±4.40),(15.11±4.16)μV,P<0.001].神经症组各波波幅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③10例患者治疗前后随着情绪的改善P3潜伏期及波幅相比,P3潜伏期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14.10±44.08),(295.4±20.74)ms,t=1.21,P>0.05],而P3波幅治疗后明显增大并恢复至正常范围[治疗前(6.38±2.50)μV,治疗后(14.22±2.51)μV,t=-7.012,P<0.001].结论反应性抑郁症及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均存在认知功能的损害,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可以作为反应性抑郁症及抑郁性神经症患者认知功能评定、疗效观察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5.
背景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在2型糖尿病发病及血糖控制中起重要作用.目的探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对血糖代谢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临床心理咨询中心和内分泌科.对象选择1999-10/2000-11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内分泌科病房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3例,均自愿参加观察.男24例,女19例,年龄(51±9)岁.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3例,对照组20例.方法观察组除糖尿病常规药物治疗外,辅以抗抑郁及抗焦虑剂治疗,帕罗西汀20mg每天早餐后顿服,阿普唑仑0.4mg每天中午及晚睡前各1次.对照组仅进行糖尿病常规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用Zung氏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自评其抑郁及焦虑评分.Zung氏抑郁、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分别≥50为有抑郁、焦虑症状.以抑郁、焦虑量表减分率作为情绪改善的标准.减分率50%~100%为显效,25%~49%为有效,<25%为无效.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后评分×100%.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4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同时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0,20,30天时测3餐前、后1 h血糖(6次/d),血糖下降率=(治疗前血糖-治疗后血糖)/治疗前血糖.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抑郁、焦虑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下降率.结果观察过程中脱落6例,其中观察组脱落5例,主要原因是经济压力、不能耐受帕罗西汀药物副作用及担心服用精神药物成瘾;对照组1例,原因是失访.最终完成观察37例,观察组18例,对照组19例.①抑郁、焦虑评分比较治疗4周后观察组较治疗前显著下降[(41.05±7.05,41.88±10.57);(59.80±10.24,55.03±8.31),(t=2.41,2.21,P<0.05)].②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及血糖下降率比较治疗4周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t=2.11,2.98,P<0.05~0.01),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下降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t=2.94,2.93,P<0.01).③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治疗4周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呈显著降低[(8.2±2.0)%,(9.1±1.9)%,(t=2.14,P<0.05)].结论抗抑郁及焦虑药物的使用不仅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而且显著改善糖代谢.其原因可能与抗抑郁、焦虑药物增加患者对糖尿病药物的依从性,减少负性情绪带来的胰岛素抵抗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6.
背景:按照艾森克的人格理论,特质水平属于低阶人格,而低阶人格更能反映出个体习惯性行为反应的特点。目的: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问卷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进行测试,探讨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与其自身人格特质内在的对应关系。设计:横断面抽样调查,数据与正常人常模比较。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临床心理咨询门诊。对象:选择2003—08/2004—03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临床心理咨询门诊首次就诊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100例,男40例,女60例。方法:采用北京大学Insight Group研制的心理测评工具箱标准版V2.3对患者进行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测评,由专业人员讲明测评方法后患者独立完成。16种人格因素(特质)分别为: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持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紧张性,电脑测评系统自动评出各项指标的标准分。Zung焦虑自评量表的测评标准分为(65.31&;#177;7.90)。主要观察指标:焦虑症组和正常人常模卡特尔16PF各因子标准分比较。结果:100例焦虑症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测评结果:焦虑症患者乐群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忧虑性、紧张性评分高于正常人常模[6.19&;#177;1.69,5.49&;#177;1.75;6.63&;#177;1.46,5.53&;#177;1.84;5.84&;#177;1.52,5.47&;#177;1.78;6.22&;#177;1.54,5.42&;#177;1.61;8.32&;#177;1.54,5.48&;#177;1.81;8.10&;#177;1.27,5.60&;#177;1.99,(t=-2.03~-13.15,〈0.05~0.01)]。聪慧性、稳定性、持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评分明显低于正常人常模[5.22&;#177;1.46,5.93&;#177;1.97;3.48&;#177;1.68,5.51&;#177;1.75;4.86&;#177;1.60,5.53&;#177;1.83;5.01&;#177;2.22,5.50&;#177;1.89;4.42&;#177;1.60,5.54&;#177;1.66;4.58&;#177;1.66,5.56&;#177;1.84:4.64&;#177;1.29.5.50&;#177;1.72:4.73&;#177;1.80,5.50&;#177;1.72:4.21&;#177;1.61,5.51&;#177;1.90.(t=2.54~-15.43,P〈0.05—0.01)]。②稳定性、持强性、兴奋性与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273,P〈0.01;r=-0.217,P〈0.05;r=-0.217,P〈0.05),紧张性与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248,P〈0.05)。结论:焦虑症的发生与其自身人格特质有关,有稳定性、持强性、兴奋性低分和紧张性高分特征。这4种人格特质,可能是罹患焦虑症的易感人格特征,同时还影响着焦虑症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心理变化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玮  冯刚 《重庆医学》1994,23(4):238-238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长期反复发作的常见慢性病,是康复科常见病例。这些病人由于长期病痛,因而伴有一定的心理障碍。我们选择30例被CT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住院病人,在全面康复治疗之上,进行系统心理调查,并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不同的心理措施,近期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瞿玮  孟萍 《重庆医学》2002,31(9):849-851
目的:探讨改善负性情绪对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及焦虑症状患者18例作为观察组,除常规糖尿病治疗外辅以抗抑郁剂和抗焦虑剂治疗4周,对照组19例,仅进行常规糖尿病药物治疗,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抑郁及焦虑指数、血糖、血糖下降率及糖化血红蛋白(HBAIC)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后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而对照组不明显,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平均血糖及HBAIC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显示抗抑郁及焦虑剂的使用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的情绪,负性情绪的改善,有助于患者糖代谢的改善,利于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军医大学医疗专业学员SCL-90测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内对军医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研究虽有过报道[1][2],但为了了解军医学员心理卫生状况及其特点,我们进行了本调查.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临床医疗专之一至五年级全体学员746人为研究对象.男生653人,女生93人.年龄17~23岁,平均为20.42±0.75岁.1.2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用幻灯显示量表项目进行团体测试.测查后20天,任选33人进行重剑,两次总均分的相关系数为0.78,九项因于分的相关系数在0.60~0.80之间,提示该调查有较好的可信度.选取国内常模青年组(19~29岁)[3]和地方大学卫生系学生[4]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10.
氟西汀合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重度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奥氮平合用氟西汀治疗重度抑郁症的疗法及起效时间.方法 53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且临床判断属于重度抑郁症(HAMD评分≥28分)患者,随机分成2组.阿普唑仑组:阿普唑仑合用氟西汀,阿普唑仑0.4 mg 中午及睡前合用氟西汀20 mg 1/早;奥氮平组:奥氮平合用氟西汀,奥氮平2.5 mg 1/晚合用氟西汀20 mg 1/早;疗程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用减分率来确定起效时间,并观察HAMD量表中睡眠因子及躯体化因子在治疗前后各时段的改善情况.结果奥氮平合用氟西汀组于治疗后1周显效(显效率67%),奥氮平组各观察时段HAMD及HAMA的评分较阿普唑仑组明显低,睡眠及躯体化障碍各观察时段明显改善.结论氟西汀合用奥氮平是治疗重度抑郁症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