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ontact heat evoked potentials,CHEPs)是痛觉诱发电位的一种,是指利用接触皮肤的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或减低)温度的探头来刺激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从而诱发神经系统反应的神经电生理技术。运用CHEPs以及与神经影像技术相结合可以记录痛觉的客观反应,评估痛温觉传导通路的情况;对探索痛觉本质、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病因及其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提供一定方向;同时还可以对亚临床病变检测、指导临床用药和药物疗效评定有较大价值。本文就CHEPs技术的应用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中医理论认为,"脑为元神之府",头为"诸阳之会",脑是精髓汇聚和神明生发之处,府精神明有赖于气机推动、经络调畅、脏腑做功、精血生养、升清降浊。情志为狭义之"神明",喜、怒、思(忧)、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分属五行于心、肝、脾、肺、肾。"思"是认知过程,位于其余情绪之中央和归宿。情志与气机升降关系最为密切,喜、怒、惊主动为阳,气机升发外散;悲、忧、恐、思主静属阴,气机内收下沉。现代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在接受正性和负性情绪信息时左、右半球发生非对称性激活,其激活程度与情绪强度有关。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左、右半球激活程度的非对称性则发生过度、降低或反转的异常变化。中医"思(脾土)中心"论和"阴阳喜怒"学说与现代心理学认知与情绪的关系、情绪两极性等观点不谋而合。本文基于情志理论、气机升降理论、现代情绪心理学和脑研究成果,论述"情志—气机升降—半球间功能偏侧化"在精神疾病发病机理中的相关性,以扩大中、西医在精神病学领域的共识。  相似文献   
3.
脑偏侧化加速了人类进化,但这种因环境压力所致基因突变的结果,也增加了人类对各种精神疾病的易感性,某些神经、精神疾病患者的非右利手率较正常右利手人群高。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大脑半球功能偏侧化的变异可能是精神疾病发病的重要环节之一。抑郁发作时大脑半球活化平衡向右脑倾斜,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这一平衡则向左脑过度倾斜,并与躁狂、冲动、暴力和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有关,而广泛性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则右半球过度活化,精神疾病脑偏侧化变异同时也改变了与情绪、语言信息处理和视-听注意偏向的半球优势特征。精神疾病半球非对称性假说与中医气机升降理论不谋而合,中医认为人体气机运动为左升右降、肝升肺降,气机升降逆乱导致各种病证的发生。本文拟从太极、阴阳、六气、八卦和五行学说,论述"气机升降"中医理论与人体功能偏侧化理论的同一性及其科学性,为揭示中医"气机升降"理论探索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4.
人类左、右半球在结构和功能上的非对称性(Asymmetry)或偏侧化(Lateralization)进化使人类左半球成为优势半球。脑的偏侧化进化使人类不仅具有右利手现象和左半球语言功能优势,同时也使人类出现视-听注意偏向(Attentional bias)现象,即左侧视野优势、左耳音调识别优势和右耳语义识别优势。现代遗传学与生物进化研究认为,人脑功能偏侧化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脑非对称性假说与气机"左升右降"的中医基础理论不谋而合,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气机运动是阳从左升、阴从右降。人体功能偏侧化是"天人相应"的结果,如《黄帝内经》所言"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本文拟从生物进化与功能偏侧化的角度,探讨中医气机升降理论与脑功能偏侧性假说可能存在的同一性及其科学性,为揭示中医气机升降机理探索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精神疾病脑功能非对称性假说,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或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提高左半球活跃性和/或抑制右半球活跃性可治疗抑郁症;同样,通过r TMS抑制右半球活跃性可治疗焦虑障碍;反之,通过r TMS抑制抑郁症左半球活跃性则加重抑郁症状,通过r TMS兴奋焦虑障碍患者右半球活跃性则加重焦虑症状。r TMS和t DCS在改变半球活跃性的同时,也可改变与之相关的视-听注意偏向。针刺治疗抑郁症可发挥类似r TMS和t DCS的生物学效应,并且左、右单侧肢体经穴针刺增高或降低同侧半球运动皮层兴奋性的效应与人体气机左升右降方向一致,因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和实践上,脑功能非对称性假说与中医气机升降理论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PSPD)患者的感觉门控电位(P50)的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6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门诊并确诊为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患者,共64例,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及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对64例PSPD患者进行评定;应用脑电生理仪和反应时间技术,检测这64例PSPD患者的P50,与60名健康对照组的P50进行比较。结果 PSPD组HAMD、HAMA、NRS评分分别为(37.89±10.61)分、(25.58±7.49)分、(7.09±1.51)分;PSPD组S2-P50波幅为(10.23±0.33)u V,健康对照组为(7.53±3.86)u 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2,P=0.000);PSPD组和健康对照组P50抑制率分别为(0.53±0.19)和(0.43±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3,P0.01);PSPD组P50异常百分率为56.25%,健康对照组为33.33%,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6.567,P=0.01)。结论PSPD患者疼痛较重,存在严重抑郁及明显焦虑;PSPD患者的P50抑制异常百分率较高,S2-P50波幅增高,P50抑制率增高,PSPD患者存在感觉门控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作为神经科及康复科的常见临床病种,主要功能障碍表现为运动及感觉功能的减弱或缺失,同时伴有认知、言语等功能不同程度减退,但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却常常容易被忽视,使患者难以树立对后期恢复的坚定信心,丧失希望,从而对临床康复进展形成阻碍.因此,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障碍的治疗及研究是非常重要.在康复科临床患者中,脑卒中后抑郁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缺乏主动性.目前,抑郁症已引起现代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深入到神经递质、基因、神经发生、神经可塑、免疫、神经影像和神经电生理等生物学领域,为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方向及依据.近年来,药物治疗抑郁症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其研究也日趋完善,但在临床实践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新型抗抑郁药物效应滞后的局限性始终未得到解决,药物疗效遭遇的瓶颈不但没有减缓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经济负担,反而增加了患者致残或自杀的危险性.新技术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一种治疗抑郁症较好的方案,具有药物治疗无可比拟的优点[1].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COPD)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致残性疾病。传统功法集呼吸节律调节(吐纳气息)、肢体和身体活动、呼吸模式重建等作用于一身。推广使用传统功法,对改善COPD患者呼吸功能,提高其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重返社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艾灸对基因干扰类风湿性关节炎家兔血清细胞因子IL-17的影响及其抗炎效应的作用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艾灸+SOCSl基因干扰组(简称SOCSI干扰组)、艾灸+PTPN22基因干扰组(简称PTPN22干扰组)、艾灸+PIASI基因干扰组(简称PIASI干扰组),6只/组。弗氏完全佐剂按0.5mL/Kg剂量平均注入兔双后膝关节腔塑造RA模型,RA造模第2d将相应siRNA按50μ/g只剂量平均注入基因干扰组家兔双后膝关节腔。艾灸组及艾灸+基因干扰组动物采用艾粒施灸两侧“肾俞”穴各5壮,1次/d,6d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后采用免疫酶联法(Elisa法)严格按操作流程测定各实验组家兔血清IL-17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家兔血清IL-17含量极显著升高(P〈O.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家兔血清IL-17含量有极显著降低(P〈0.01);PIAS1干扰组、SOCSI干扰组家兔血清IL-17含量有显著降低(P〈0.05),PTPN22干扰组有降低趋势;PTPN22干扰组、PIASI干扰组、SOCSI干扰组与艾灸组比较,下调IL-17含量效果不及艾灸组。结论: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的抗炎效应可能通过下调细胞因子IL-17含量有关,而SOCSI、PTPN22、PIAS1对细胞因子传递重要通路JAK-sTAT通路的良性调控可能是其实现抗炎效应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以下均简称GBS)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急性弛缓性瘫痪的最常见疾病之一,目前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免疫球蛋白注射或者血浆置换,使本病的致死率大大下降,然而本病的致残率依然较高.格林-巴利综合征表现为急性期软瘫,属于中医的“痿证”“痿躄”范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