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分析肿瘤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营养治疗现状及意义。方法分析2016年中国"世界营养日"调查数据,纳入来自中国华北、华南、西北及西南地区的8家大型三甲医院肿瘤住院病人共306例,收集并分析其疾病信息、营养治疗及30 d预后信息。结果该306例住院病人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总发生率为51.3%(157/306),其中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5.3%(108/306),其中肠外营养应用率达45.8%(140/306)。74.4%(218/293)的病人能从营养治疗中获益。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有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肿瘤病人的30 d预后,但对营养状况良好者效果不明显。33.3%的营养不良的肿瘤病人和46.9%的存在营养风险的肿瘤病人没有接受营养干预,而营养状况良好的肿瘤病人被施以营养治疗的比例高达51.0%。病人营养状况、住院期间手术、自评健康状况是我国肿瘤住院病人30 d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我国肿瘤住院病人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营养支持实施不够规范,对于自评健康状况差、晚期肿瘤失去手术机会、营养状况差的肿瘤病人应及时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我院1990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88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36例,误诊52例,误诊率为59.1%。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66例(75.0%)、肠梗阻56例(63.6%)、腹部肿块51例(58.0%)及大便隐血或便血48例(54.5%)。病理类型:腺癌49例(55.7%),平滑肌肉瘤22例(25.0%),淋巴瘤12例(13.6%),脂肪肉瘤5例(5.7%)。病变部位依次为:空肠36例(40.9%),回肠34例(38.6%),十二指肠18例(20.5%)。结论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为减少误诊,提高治愈率:①要提高对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高度警惕性,全面掌握和分析临床资料;②对40岁以上有不明原因的腹痛、消瘦、贫血、消化吸收功能紊乱、腹部肿块等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助检查,如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纤维内窥镜、B超、CT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等,可提高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检出率;③不能排除小肠恶性肿瘤时,应及时剖腹探查,以免延误诊断治疗;④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助化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E-cadherin反义寡核苷酸对肿瘤细胞浸润能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了解上皮型钙黏附分子(E—cadherin)下调对肿瘤细胞浸润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用人胰腺癌细胞株JHP-1,经E—cadher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作用,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E—cadhefin蛋白表达情况,细胞浸润MTT比色法检测该细胞对基底膜的浸润能力。结果 经E—cadherinASODN作用后,JHP-1细胞膜E—cadherin表达减弱,E—cadherin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JHP-1细胞对基底膜浸润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E—cadherin与肿瘤细胞的浸润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远处脏器转移在乳腺癌患者中相当常见,而乳腺癌孤立肠道转移却很罕见,我院收治1例乳腺癌术后3年回盲部转移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术后免疫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为探讨以谷氨酰胺为底物的免疫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蛋白质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笔者将6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等氮等热量[104.5~125.4kJ/(kg·d)]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一般的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组给予谷氨酰胺为底物的肠外免疫营养支持。两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营养支持7d后检测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B)和转铁蛋白(TRF)以及IgG,IgA和IgM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示,治疗组免疫营养支持7d后ALB, PAB和TRF均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ALB,PAB和TRF与支持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治疗组PAB的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gA,IgG和IgM均高于营养支持前和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4百分比和CD4/CD8值均高于营养支持前和对照组(P<0.05)。提示:以谷氨酰胺为底物的肠外免疫营养支持可促进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蛋白质合成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脓毒性休克是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引起微循环障碍和器官功能不全的危急重症,临床治疗十分棘手。本文就近几年脓毒性休克在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8.
胃术后胃瘫38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胃瘫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对1995-2002年650例胃切除术后发生胃瘫38例病人进行病因分析和疗效观察.结果胃术后胃瘫是由综合性因素所致,发病与精神、神经和高龄等因素相关,非手术治疗是最佳方案.结论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胃肠减压,加强营养,适当应用胃肠道动力药物等,均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脾脏肿瘤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5年本院收集的22例脾脏肿瘤临床病例资料. 结果:22例中良性肿瘤8例,恶性肿瘤14例,其中15例行手术切除,无手术死亡.良性肿瘤预后良好,恶性肿瘤预后较差.结论 : 良、恶性脾脏肿瘤鉴别可根据CT、血管造影、病理活检.根治手术和综合治疗是改善脾脏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混合现实技术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1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图像数据先进行三维可视化重建,再通过混合现实技术全息投影于外科医生视野或叠加于病人现实身体,辅助术前评估和术中导航。结果 21例病人术中均成功应用混合现实技术,其中18例行根治性肿瘤切除,3例行腹腔探查、肿瘤活检手术,手术时间为210(40~580)min,出血量为300(20~1700)mL,肿瘤最大径为13.2(5.9~40.0)cm,术后无大出血、肠吻合口漏、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全息投影的虚拟三维模型图像清晰、稳定、直观的显示了肿瘤的大小、位置、与毗邻器官和血管的解剖关系,评价肿瘤侵犯邻近器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6%和70.0%,评价肿瘤侵犯邻近重要血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和84.6%。结论 混合现实技术能够清晰准确的投影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与毗邻血管和器官的解剖图像,为手术的精准实施提供了一种新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