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肝细胞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血液指标的改变与栓塞综合征的发生关系,分析血液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10-01-2013-09-3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283例TACE术后肝细胞肝癌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法对患者术中应用碘油的剂量、术前及术后第1次血液检测指标的结果与栓塞综合征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栓塞综合征发生因素之间的关系。使用ROC曲线评估血液指标对判别栓塞综合征的预测性能。结果肝细胞肝癌患者TACE后发生栓塞综合征240例,发生率84.81%(240/283)。发生栓塞综合征的患者应用碘油的剂量(z=-3.675,P<0.001)、术后白细胞(z=-2.570,P=0.010)、术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z=-3.867,P<0.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z=-2.051,P=0.040)显著高于未发生栓塞综合征的患者;术后血清白蛋白(z=-3.342,P=0.001)、总胆红素(z=-1.992,P=0.046)、血清Na+的指标(t=-2.842,P=0.005)显著低于未发生栓塞综合征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栓塞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OR=1.025,95%CI为1.006~1.044,P=0.009),血清白蛋白是栓塞综合征发生的保护因素(OR=0.979,95%CI为0.961~0.998,P=0.030)。碘油既可以通过直接作用导致患者栓塞综合征的发生,亦可通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白蛋白、ALT和血清Na+等血液变化成为栓塞综合征发生的一个间接作用因素。肝癌患者TACE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白蛋白和ALT对栓塞综合征的发生有预测作用(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651、0.673和0.596)。结论肝细胞肝癌患者TACE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白蛋白、ALT、血清Na+对患者术后栓塞综合征的发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栓塞综合征发生的评估和预测指标,有助于肝癌患者介入术后护理计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研究T*2加权动态磁敏感增强灌注成像(DSC-MRI)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评价DSC-MRI参数对AD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间收住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南湖院区神经内科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30例AD患者,对所有病例采用1.5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头颅平扫后再进行灌注扫描,随后将所得灌注图像传入后处理工作站,生成伪彩图及进行灌注参数测量,灌注参数包括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分别对双侧额叶、颞叶、海马、海马旁回、杏仁体、楔前叶、基底节等区域进行测量,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并将分析结果 与MoCA评分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本次试验中MR灌注参数TTP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灌注参数CBV、CBF、MTT与MoCA评分无相关性.结论 脑DSC-MRI灌注参数TTP与临床认知功能结合对评估AD临床进展程度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常规头部CT采用管电流自动调节技术(即TCM螺旋扫描模式)能否降低照射剂量和提高影像质量.方法 50例成人患者,分别接受常规头部CT的TCM螺旋和常规轴扫模式,常规轴扫参数:140 kV,170mA用于颅底部;120 kV,150 mA用于颅脑部,2s/周.TCM螺旋扫描参数:120 kV,280 mA(最大管电流阈值),0.8s/周.扫描剂量直接取自设备剂量指示值(CTDI和DLP).影像质量分别由两位专家采用双盲法,对头部CT的颅底、脑灰-白质层面以及全部影像逐层进行CT值、信噪比测量以及综合评估.结果 常规头部CT采用TCM螺旋扫描模式较轴扫模式可使患者有效降低管电流使用量(44±12) mA,扫描时间(4.8±0.8)s,照射剂量(38±0.9)%:[CTDI:(32.10±9.0) mGy、(55.00±7.2)mGy;DLP(442.10 ±72)mGy·cm、(668.00±26) mGy·cm];经计算人体吸收剂量可降低(1.5 ±0.4) mSv,并可有效提高影像质量.结论 经两种不同扫描模式所得影像的CT值测量结果及其他影像质量参数的对照,应用TCM螺旋扫描模式的影像质量完全可与轴扫描模式相媲美,同时具有可减少扫描时间和照射剂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诊断试验准确性比较研究的偏倚评估工具(QUADAS-C)的主要内容, 阐述了QUADAS-C与QUADAS-2的联系与区别, 同时介绍了如何将QUADAS-C与QUADAS-2结合使用及如何呈现评价结果。QUADAS-C在QUADAS-2的基础上, 共扩展14个标志性问题, 形成4个关键领域(病例选择、待评价试验、金标准、病例流程和待评价试验与金标准之间的时间间隔)。与QUADAS-2不同的是, QUADAS-C各领域第一个标志性问题的回答均需结合QUADAS-2的评价结果;此外, QUADAS-C仅评价原始研究的偏倚风险而不包含适用性评价。完成QUADAS-C评价最终得出原始研究每个领域偏倚风险为"低""高"或"不清楚"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MR电影成像方法观察空腹、餐后胃蠕动波及检测胃动力的可行性。方法 11名健康志愿者禁食6h后取偏右侧仰卧位。采用磁共振FIESTA序列电影扫描。分别采集空腹及饮水后5、15、30min图像,通过观测胃腔收缩幅度(PGC)和胃动力指数(GMI)来判断胃蠕动波和动力情况。结果 MR电影成像可以清晰捕捉到各时期的胃蠕动波。空腹状态下,4名在胃底、体部可见蠕动波,7名在胃窦部可见蠕动波。饮水后均可观察到蠕动波存在,饮水后胃底、体部和胃窦部PGC均高于空腹状态(P均=0.003),且胃窦部收缩程度更强。11名中,2名未测得明确的胃动力数据,余9名饮水后15min GMI明显高于5min(F=6.152,P=0.005),但在30min时GMI有所下降,与5min和15min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min:F=1.624,P=0.238;15min:F=0.844,P=0.198)。结论采用MR电影成像可以观察胃蠕动波活动及定量检测胃动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磁共振弹性成像(MRE)对肝纤维化分级的诊断效能及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对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搜索2017年2月2日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MRE诊断肝纤维化分级的中文和英文文献。纳入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按照预先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提取资料,采据QUADAS-2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Stata软件分别对F0 vs F1-F4组、F0-F1 vs F2-F4组、F0-F2 vs F3-F4组和F0-F3 vs F4组MRE对肝纤维化分期诊断的敏感度(SEN)、特异度(SPE)、诊断比值比(DOR)、阳性似然比(+LR)和阴性似然比(-LR)进行合并计算及异质性检验,绘制分层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HS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ROC)。结果:共检索出1 332篇文献,最后纳入22篇,其中英文21篇,中文1篇。Meta分析,SEN合并、SPE合并、+LR合并、-LR合并、DOR合并和AUROC,F0 vs F1-F4组分别为88.8%(85.0%~91.7%)、95.9%(91.5%~98.0%)、21.435(10.215~44.979)、0.117(0.086~0.159)、183.187(72.533~462.650)和0.96(0.94~0.98),F0-F1 vs F2-F4组分别为93.3%(89.2%~35.9%)、94.1%(90.2%~96.5%)、15.839(9.344~26.848)、0.072(0.044~0.117)、221.224(100.980~484.648)和0.98(0.96~0.99),F0-F2 vs F3-F4组分别为92.9%(88.9%~95.5%)、94.6%(91.2%~96.8%)、17.348(10.496~28.671)、0.075(0.048~0.119)、230.434(111.482~476.317)和0.98(0.96~0.99),F0-F3 vs F4组分别为97.7%(93.0%~99.3%)、93.2%(90.3%~95.2%)、14.337(9.910~20.742)、0.025(0.008~0.075)、580.405(144.871~2 325.307)和0.98(0.96~0.99)。结论:MRE作为一种新型和无创的影像检查手段,对不同分期肝纤维化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肝纤维化的精准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基于临床、MR T2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联合模型列线图预测初发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接受前列腺MR检查且经病理证实的初发前列腺癌患者,根据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99Tcm-MDP)全身骨显像分为骨转移组(n=50)和无骨转移组(n=60)。基于T2WI及ADC图各提取851个、共1 702个影像组学特征,筛选最佳特征,计算影像组学评分并建立影像组学模型。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初发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临床模型,并构建临床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影像组学评分联合模型,绘制列线图将之可视化。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模型预测初发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效能,以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联合模型的价值。结果 最终选出11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以之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初发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碱性磷酸酶和N分期是初发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以之构建的临床模型的AUC为0.93。联合模型的AUC(0.96)高于临床模型(Z=-2.066,P=0.039)和影像组学模型(Z=-3.451,P<0.001)。联合模型在阈值概率0~0.98时的临床净获益大于临床模型。结论 基于临床联合T2WI及ADC图影像组学特征的列线图可有效预测初发前列腺癌骨转移。  相似文献   
8.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对人们健康威胁最大的肿瘤之一,分子靶向治疗是肺癌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本文综述了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DNA是机体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生命物质,其分子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的保持对于细胞的存活和正常生理活动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生物体基因组完整性的维持有带于体内相互独立但又密切联系的两套系统:DNA的修复和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开发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混用技术分离纯化妥布霉素的工艺。方法 建立2,4-二硝基氟苯(DNFB)HPLC柱前衍生化检测妥布霉素及相关物质,以树脂吸附量和解吸量以及妥布霉素纯度为指标,通过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实验,对妥布霉素在树脂上吸附和解吸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从10种不同类型的树脂筛选出HZ-3C和JK110分离纯化妥布霉素,确定最优工艺条件如下:确定两种树脂最佳比例为3:1,上样pH值为9,上样流速为3BV/h,使用浓度0.20%和0.35%氨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采用优化后的条件,妥布霉素纯度从32.85%提高到94.82%,回收率为88.26%。结论 建立了一种新的妥布霉素分离纯化方法,优化后的工艺妥布霉素得率高、工艺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