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研究认为单纯椎管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并椎管狭窄难以获得长期疗效,因为单纯减压被视为一种医源性的腰椎失稳,从而加重腰椎畸形。 目的:分析腰后路减压、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并椎管狭窄,半年随访矫正角度评价。 方法:退行性腰椎侧凸并椎管狭窄患者23例均采用腰后路减压、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采用症状目测类比评估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表、SF-36调查问卷、腰椎冠状位Cobb角对患者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及矫正角度进行评价。 结果与结论:患者随访均超过6个月。Cobb 角治疗前平均(23.94±177;11.4)°;,治疗后平均(10.28±177;6.93)°;治疗后末次随访患者平均目测类比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后末次随访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改善优良率为83.33%;治疗后SF-36调查问卷中的8个维度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半年随访期间矫正角度无明显丢失,融合器无移位,内固定无断裂,植骨融合率10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miR-1225-5p在骨肉瘤病人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4例骨肉瘤病人(骨肉瘤组)、45例骨膜炎病人(骨膜炎组)和5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用RT-PCR检测血清中miR-1225-5p的表达水平。以中位数为截断值,将骨肉瘤病人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绘制ROC曲线分析miR-1225-5p诊断骨肉瘤的价值;Kaplan-Meier分析和Log-Rank检验分析生存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病人预后的因素。结果骨肉瘤组血清miR-1225-5p相对表达量均低于骨膜炎组和对照组(P < 0.01)。骨肉瘤病人血清miR-1225-5p表达水平与Enneking分期、肿瘤转移有关(P < 0.01和P < 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和WHO骨肉瘤分类无关(P>0.05)。血清miR-1225-5p诊断骨肉瘤的曲线下面积为0.785(95%CI:0.625~0.934)。当血清miR-1225-5p相对表达量为0.46时约登指数最大,此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35%和71.30%。高表达组病人的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均高于低表达组(P < 0.05)。血清miR-1225-5p是影响骨肉瘤病人OS和DFS的独立因素(P < 0.05和P < 0.01)。结论miR-1225-5p在骨肉瘤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低血清miR-1225-5p表达水平与骨肉瘤病人的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陈旧性不稳定型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影像学将20例骨质疏松陈旧性单椎体骨折分为稳定型、不稳定型两组,每组10例,均应用PV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30 min及术后6h、3d、30 d弯腰活动时数字模拟评分(VAS),比较术前、术后伤椎节段站立位与平卧位X线片椎体前缘高度水平.结果 术前30min弯腰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30 min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观测点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3d、30 d弯腰时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型组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组术后站立位、平卧位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型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术前疼痛较稳定型明显,但PVP治疗后二者效果类似;不稳定型骨质疏松脊柱骨折PVP术后高度可得到一定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PR)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0-2014年高龄严重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患者共30例,采用区组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 A、B 两组(各15例患者)。A 组采用 PFNA 治疗方式,B 组采用 FHPR 治疗方式。比较两组病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及术后6周 Harris 评分,观察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严重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近期疗效。结果平均失血量 A 组为(200.3±50.6)mL,B 组为(456.2±60.2)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术后平均下地活动时间为(30.2±10.1)d,B 组为(14.2±7.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结论 FHPR 是治疗老年性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椎体成形术生物材料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体成形术是指将骨水泥或自体骨植入椎体的一种开放手术.它是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穿刺针插入病变椎体,注入流体的填充材料,经过局部的化学反应形成坚硬的固体,使病变椎体的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得到恢复,从而达到提高脊柱稳定性、缓解或消除疼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技术通过球囊撑开器的撑开扩张作用,在椎体内形成一空腔,使高黏稠度骨水泥在较低压力下注入椎体,骨水泥渗漏率明显降低,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手术不仅能迅速缓解患者疼痛,同时又能恢复椎体高度使骨折复位,矫正后突畸形。椎体撑开器的运用成为众多研究者和手术医师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后椎体内骨水泥(PMMA)-骨界面生物学变化。方法模仿人椎体成形术,将PMMA复合生物骨水泥注入兔椎体内,利用组织形态学、RT-PCR及Western-blotting等方法动态观察骨水泥-骨界面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Ⅰ型胶原表达及周围骨组织反应和修复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骨钙素(osteocalcin,OC)动态表达。结果 PMMA术后1h及24hVEGF的表达减少,术后3dVEGF表达明显增加,至7d时再次降低,4~12周VEGF表达明显增加。PMMA注入后1h胶原表达增加,24h~3d持续升高,7d~12周Ⅰ型胶原均高表达,12周时仍有较高表达,与正常的表达时间有一定区别,主要表现为时间延后;7d时OC表达逐渐升高,术后4周时对照组OC明显升高。HE染色显示此时骨化已完全。结论 PVP术后PMMA灌注剂对界面骨小梁组织有一定损伤。VEGF及Ⅰ型胶原参予PMMA骨水泥-骨界面损伤的修复;骨水泥未造成界面骨小梁组织的不可逆性损伤及骨组织的矿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因陈旧性OVCF接受改良PVP治疗的25例(36个节段)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周,1,6个月及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的临床效果;通过侧位X线测量患者椎体中线高度和矢状位Cobb角。对患者的骨水泥渗漏、感染等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结果:9例(25%)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但均未出现相关临床症状。无感染、神经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出现。在VAS评分、ODI评分以及椎体中线高度和矢状位Cobb角测量评估方面,患者术前与术后各个时间点比较,术后评估结果显著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PVP技术治疗陈旧性OVCF可很好地重建病变椎体高度,其早期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兔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骨界面组织形态学变化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动态表达及意义.方法:24只骨质疏松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建立椎体成形术模型,对照组只进行手术不注射骨水泥,分别于术后1、24h、3d、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