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连地区汉族人Na/KATP酶活性及ATP1A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大连地区的106例T2DM患者和45例正常对照者(NC)的ATP1A1基因进行扩增,对其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并用比色法测定其红细胞的Na/KATP酶活性。结果与NC组相比,T2DM组红细胞Na/KATP酶活性降低,在伴有DPN组,Na/KATP酶活性的降低更为明显。在T2DM患者中,有DPN组与无DPN组相比,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携带有限制性等位基因A与非携带者Na/KATP酶活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KATP酶活性的降低在DPN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Na/KATP酶的基因ATP1A1多态性与T2DM患者发生DPN相关。T2DM携带有限制性等位基因A的患者DPN的发生率低于非携带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外孕腹腔镜保守治疗术后输卵管通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11年8月~2013年6月收住7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21例达到通畅,对照组有22例达到通畅,两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外孕腹腔镜保守治疗术后输卵管通畅,效果好,再通率高,同时手术时间少,出血量少,术后患者可尽早恢复活动且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瘢痕子宫再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郁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9):170-171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对本院2006年10月~2010年5月收治的86例瘢痕子宫住院分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妇经阴道分娩和剖宫产两种分娩方式的母婴结局。结果:试产23例,成功17例,成功率为73.91%。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组与直接剖宫产组比较,产后出血量、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剖宫产组(P〈0.01);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瘢痕子宫孕妇,再次妊娠仍有剖宫产指征的,要在适当的时候行剖宫产手术,对于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孕妇,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也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紫金砂的化学成分。方法药材采用80%乙醇提取,溶剂萃取,三氯甲烷提取部位浸膏应用硅胶柱,RP-C18反相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石当归素(1)、3'-O-乙酰基亥茅酚(2)、珊瑚菜素(3)、栓翅芹烯醇(4)、伞形花内酯(5)、佛手酚(6)、奥斯竹素(7)、divaricatol(8)、二氢山芹醇(9)。结论化合物5~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郑州市中学生伤害的发生水平和主要原因构成,为开展伤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 016名学生进行有关伤害的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伤害发生率为15.40%,男生伤害发生率高于女生,伤害原因前五位的分别是扭伤、跌/坠伤、锐器伤、硬物击伤和烧/烫伤,伤害发生的主要地点为家中。结论中学生的伤害发生率较高,应针对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伤害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全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收收治的150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组、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组及阴式全宫切除术组各50例。观察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费用。结果经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组住院总费用明显高于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组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组,手术时间、手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组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组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组;术后经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组,感染、排尿排便异常、腰腹部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组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组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组感染、排尿排便异常、腰腹部疼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操作简单方便,术中出血少,术后患者恢复快,且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法(fluorescencein situhybridization,FISH)及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的一致性,及HER-2基因扩增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2008年1月至10月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中选取的41例进行HER-2基因扩增的FISH检测和蛋白表达的IHC检测,并对HER-2基因扩增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组织学分级、癌周脉管内癌栓、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HER-2基因扩增患者15例,为IHC检测+++者8例,++者6例,+者1例,阴性者0例,分别占IHC+++、++、+及阴性者病例总数的88.89%(8/9)、42.68%(6/14)、8.33%(1/12)及0%(0/6)。HER-2基因扩增率在不同组织学分级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HER-2基因扩增率在ER阴性及弱阳性(+)组高于ER强阳性(++或+++)组(P=0.018),可见脉管内癌栓组高于未见脉管内癌栓组(P=0.000),同侧腋窝淋巴结有转移组高于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组(P=0.025)。结论:FISH技术可较稳定地应用于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的检测,IHC++的患者需进一步行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与ER表达呈负相关,与癌周脉管内癌栓、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CSII) 及联合二甲双胍或吡格列酮对短病程T2DM住院患者的疗效,探讨短病程T2DM强化治疗的优化方案.方法 73例的短病程T2DM住院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23例)、CSII联合二甲双胍(CSII+Met)组(26例)、CSII联合吡格列酮(CSII+Pio)组(24例).测定强化治疗2周前后各组患者FPG、Ins、C-P、hsC-RP及75g葡萄糖负荷后2hPG、Ins、C-P.应用稳态模型计算β细胞功能(HOMA-β) 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时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及治疗费用.结果 强化治疗后CSII+Met组、CSII+Pio组与CSII组相比HOMA-β水平显著升高(P<0.05),HOMA-IR水平显著下降(P<0.05);CSII+Met组比CSII组、CSII+Pio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缩短、胰岛素用量及治疗费用显著下降(P<0.05).结论 CSII联合二甲双胍或联合吡格列酮较单纯CSII能更有效的改善T2DM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CSII联合二甲双胍能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和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檵木水溶性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大孔树脂、硅胶、凝胶、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檵木叶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S,9R)-roseoside(1),rhododendrin(2),epirhododendrin(3),(1S,2R,4S,5S)(-)-Angelicoidenol 2-O-β-D-glucopyranoside(4),dihydroalangionoside A(5),(Z)-3-hexenyl β-primeveroside(6),benzyl β-primeveroside(7),(Z)-3-hexenyl 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8),rhododendrol 4'-O-β-D-glucopyranoside(9),3-(4-hydroxyphenol)propyl β-D-glucopyranoside(10)。结论 化合物1~7,9,10均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