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支架取栓治疗难治性颅内大动脉分叉处急性闭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盱眙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和江苏省人民医院介入放射科自2019年5月至2021年10月行双支架取栓治疗难治性颅内大动脉分叉处急性闭塞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评估患者的血管再通情况、手术并发症及临床预后。比较患者术前及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价患者术后90 d的临床预后。 结果本组共纳入11例患者,均为单支架取栓失败后改用双支架进行补救,9例(81.8%)患者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为2b~3级),2例患者再通失败。4例患者术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本组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的中位数[12(2,20)分]较术前[16(8,21)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术后随访90 d,2例患者死亡(mRs 6分),3例患者严重残疾(mRs 5分),1例患者重度残疾(mRs 4分),1例患者中等残疾(mRs 3分),4例患者良好(mRs≤2分)。 结论双支架取栓技术治疗难治性颅内大血管分叉处急性闭塞安全、有效,血管再通率高,可以作为单支架取栓不成功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碳氧血红蛋白(COHb)辅助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本科收治的足月儿,确诊新生儿溶血病者为溶血组,存在母子血型不合和病理性黄疸但未确诊溶血病者为非溶血性黄疸组,无母子血型不合及病理性黄疸者为对照组。分别于生后5天内测定COHb、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Ret)和总胆红素(STB),并进行比较。建立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确定COHb、Hb、Ret的曲线下面积(AUC),同时分析三者不同截断值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1)溶血组COHb、Ret和STB较非溶血性黄疸组及对照组增高,Hb降低(P均〈0.001);非溶血性黄疸组STB较对照组增高(P〈0.001),但COHb、Hb和Re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OHb、Hb和Ret的AUC分别为96.0%、74.9%、85.7%,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Hb预计溶血病的最佳截断值为1.2%(敏感度86.8%、特异度91.2%、阳性预测值93.0%、阴性预测值83.9%),敏感度、特异度均优于Hb和Ret。三指标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可提高到98.2%。结论 COHb是敏感的新生儿溶血病诊断指标,与Hb和Ret联合检测,对于早期筛查和辅助诊断新生儿溶血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症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15 d,因发热10 h,抽搐2次人院.患儿母孕39周自然分娩,否认围生期缺氧.体温最高40.7℃,抽搐表现为双眼凝视、颜面发绀、四肢屈曲抖动,持续约1 min缓解,共抽搐2次,间隔约1 h,精神反应及纳奶欠佳,尿便正常.母孕期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患儿姐姐4岁,体健.查体:精神反应弱,面色白,哭声低哑,前囟平软.皮肤干燥、片状脱屑.毛发稀疏、睫毛稀少.眼周皮肤皱褶多、色素沉着,下牙槽嵴低平.心腹查体无异常,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哕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肿瘤组织内高迁移率蛋白族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和Bcl-2表达与结直肠癌(CRC)化疗耐药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97名CRC患者肿瘤组织中HMGB1和Bcl-2的表达强度,并分析其与CRC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总生存期及化疗反应率间的关系。 结果中分化、低分化CRC中HMGB1高表达率和Bcl-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正常组织(P<0.05)。HMGB1表达与CRC患者淋巴浸润、脉管浸润及化疗反应率显著相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总生存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Bcl-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化疗反应率显著相关(P<0.05)。 结论HMGB1高表达和Bcl-2阳性表达可用于预示CRC化疗耐药,HMGB1高表达可作为CRC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化疗耐药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9月寿光市人民医院37名CRC患者肿瘤组织中EGFR表达强度,采用复合评分系统(0~9)进行评价,并分析其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耐药之间的关系。 结果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CRC肿瘤组织及正常结直肠组织EGFR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5%、56.25%、84.62%和16.67%。低分化、中分化CRC患者EGFR阳性表达率与高分化CRC和正常直肠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6,P=0.003)。37名患者中EGFR强表达率为67.57%。EGFR强表达与CRC临床分期(χ2=4.68,P=0.030)及化疗反应率(χ2=7.27,P=0.007)显著相关。 结论EGFR强表达(复合评分≥6)预示化疗反应率低,可能成为CRC化疗耐药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心肌损伤生化、免疫学标志物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生化指标改变1.1 肌酸激酶 (CK) [1 ]本实验室使用上海长征试剂 ,正常值为 2 5~ 195 IU/LCK是一种器官特异酶 ,在诊断心肌梗死 (AMI)方面与谷草转氨酶 (SGOT)、乳酸脱氢酶 (L DH)相比 ,优点如下 :心梗时出现最早 ,梗死后 2~ 4小时就开始增高 ,比较灵敏 ;心脏疾病伴有肝淤血和肝损伤时 ,由于肝中 CK含量少 ,活力并不升高 ,具有较强特异性 ;红细胞中 CK活力很低 ,因此溶血标本测定不影响结果 ,而 SGOT、 L DH测定不能使用溶血标本。CK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 (AMI)早期诊断 ,但该酶活力增高持续时间短 ,2~ 4天后就恢复正常 ,…  相似文献   
9.
69例中、晚期食管癌放化疗治疗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FOLFOX方案与PF方案分别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Ⅱ-Ⅵ期食管癌患者69例.其中A组用FOLFOX4方案,B组用PF方案,两组均采用同步放、化疗的方法;即原发灶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60Gy/20次/4W,淋巴结引流区采用常规预防照射50Gy/25次/4W.评价时间定为放疗后2月,化疗4个周期以后.结果: 近期疗效 A组 CR 12例,PR 19例,RR(CR+PR)79.5%(31/39),B组 CR 8例,PR 13例, RR(CR+PR) 70%(21/30),两组比较,A组略优于B组,但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疗效显示Ⅱ期优于Ⅲ期,Ⅲ期优于Ⅳ期.从病理类型来看,鳞癌 A、B两组无明显差异,腺癌 A组略优于B组.两组不良反应均有骨髓抑制,但B组明显重于A组.经G-CSF治疗后,血象均可恢复正常.恶心呕吐及脱发 B组重于A组,说明A组方案患者耐受性更好.放射性食管炎 B组明显重于A组.两组均无放射性脊髓炎的发生,说明三维适形放疗成功.结论: FOLFOX方案与PF方案分别联合放疗均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优秀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以判断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存在,并与ECLSA方法进行对比,以探讨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1 材料与方法 1.1 取可疑HCV感染血清50例,抗HCV阳性标本30例,阴性标本20例,血清置20℃冰箱保存。试剂使用上海复星丙型肝炎病毒RNA、PCR试剂盒。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检测HCV试剂盒ECLSA法。仪器使用英国产OMN—E基因扩增仪,电泳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