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64层螺旋CT对胰腺癌的灌注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64层螺旋CT灌注扫描成像技术测量和评价正常胰腺和胰腺癌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并探讨其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正常胰腺40例,胰腺癌患者15例,行64层螺旋CT胰腺灌注检查,采用Siemens Body perfu-sion软件测量所有病例的正常胰腺实质和胰腺癌部位的CT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流容积(BV)、灌注起始时间(TTS)、达峰时间(TTP)、渗透性(permeability)、patlak血流容积(pBV)的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胰腺组的BF、BV、TTS、TTP、permeability和pBV分别为:(90.7±29.26)ml.100 ml-1.min-1、(192.31±43.81)ml/L、(20.63±16.02)0.1 s、(142.38±33.4)0.1 s、(99.33±49.95)0.5 ml.100 ml-1.min-1和(157.72±52.48)ml/L;胰腺癌组的BF、BV、TTS、TTP、permeability和pBV分别为:(22.91±10.64)ml.100 ml-1.min-1、(52.28±18.06)ml/L、(19.43±7.58)0.1 s、(154.92±30.83)0.1 s、(115.23±33.55)0.5 ml.100 ml-1.min-1和(83.06±41.68)ml/L。胰腺癌组的BF、BV、pBV明显低于正常组,表明胰腺癌时的血流灌注量明显少于正常胰腺的血流灌注量;胰腺癌组的渗透性高于正常胰腺组;两组间的BF、BV、pBV及Permeability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的灌注起始时间和达峰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胰腺组和胰腺癌组的CT灌注参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肝纤维化、肝硬化是各种病因导致的慢性弥漫性肝病,是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的异常增生,胶原是肝纤维化的主要成分[1],主要病理过程是过多胶原沉积,依其对肝结构破坏范围、程度和对肝微循环  相似文献   
3.
MR相位对比法和形态体积分析法评价心室功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相位对比法MR和形态体积分析法MR成像技术在评价心室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相位对比法MR(phasecontrastmagneticresonanceimaging,PCMRI)和形态体积分析法电影MRI(stereologicalcinemagneticresonanceimaging,SCMRI)分别对12例健康成年人和46例心脏病患者进行检查。首先应用SCMRI行心脏左、右室短轴电影成像,分别描记左、右室心内、外膜界面,测出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容量(EDV)、收缩末期容量(ESV)、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等指标;再应用PCMRI和流量分析软件分别在主动脉瓣上和肺动脉瓣上水平测得1个心动周期内的前向血流,获得SV值,并将2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正常志愿者与患者组、正常志愿者组左、右两侧心室,以及PCMRI法在主动脉瓣上和肺动脉瓣上水平测得的左右心室SV均值进行比较。结果(1)PCMRI与SCMRI法所测正常志愿者左、右心室的SV相关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0和087,2种方法测得的SV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组2种MRI测量方法所得左室SV的相关系数为085,SV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PCMRI法在主动脉瓣上水平测得正常人与患者组的SV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MRI与SCMRI法相比,对心室每搏输出量(SV)测量准确,相关性好,重复性高,加  相似文献   
4.
有关化疗药物局部灌注治疗肝肿瘤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至今已有较多报道[1~7] 。但这些研究的给药途径大多集中在经外周静脉、口服、腹腔注射、肝动脉及直接门静脉等,药物有单用一种的,也有多种联合应用以及结合应用栓塞剂的。研究结果大多证实了经肝动脉局部灌注治疗肝肿瘤的优越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32例胆囊癌病例CT、与MRI表现的分析,探讨胆囊癌诊断价值和鉴别诊断,提高胆囊癌影像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本文收集经病理证实的32例胆囊癌病例,均做CT检查,其中10例行B超检查,12例行MRI检查,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胆囊癌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1.9.好发于50岁以上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痛并肩背痛,黄疽及腹部肿块。影像表现:(1)胆囊区肿块,密度不均,胆囊腔缩小或消失。(2)胆囊壁增厚,呈局限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3)胆囊腔内软组织块影;(4)合并胆结石;(5)肝内外胆管扩张;(6)肝脏直接受侵犯;(7)累及胰和十二指肠;(8)肝脏转移,侵犯腹壁。和并腹水。结论:本组胆囊癌并发结石,低于国外报道,与国内文献报道相近。CT与MRI诊断正确率略高于B超检查。CT与MRI对胆囊痛的诊断价值(1)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较清晰显示胆囊的原发病变和肿瘤扩散范围;(2)造影增强扫描可显示胆囊壁真正的厚度,而肿瘤所致增厚的胆囊壁密度高于正常胆囊壁及肝脏。本组一例早癌具有该征象,认为该征极有利于胆囊癌的早期诊断。胆囊癌需与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及肝癌相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多排螺旋CT肺功能技术研究吸烟与非吸烟者的肺功能状态。方法84名40-60岁无症状受试者(吸烟和非吸烟者)行CT检查,分别于最大吸气末、最大呼气末扫描全肺,用Pulmo肺定量软件对选定三个平面分别测定一950--900Hu与-1000--950Hu的肺像素指数-900像数指数和平均肺密度,对吸烟组和非吸烟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吸烟组与非吸烟组在主动脉弓层面,呼气相PI-900和平均肺密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者较非吸烟者更易引起上肺的肺气肿,呼气相CT肺功能检查可较准确地发现和显示肺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7.
间接门静脉灌注50—Fu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间接门静脉灌注5-Fu的药代动力学变化的实验方法。材料与方法:30只家兔分两组,分别经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灌注5-F,门静脉置管采血。实验方法包括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穿刺注药术和门静脉置管采血术两部分。结果:本组麻醉意外占3.3%,套管脱出占6.7%,术后1日内死亡占6.7%,3日内死亡占10%,3日后恢复进食进水占73.3%。总成功率达90%。结论:本法操作简单、安全、创伤较轻,为经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局部给药治疗消化系肿瘤的基础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经兔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即间接门静脉)灌注5-Fu和直接门静脉灌注5-Fu的药动学变化,以证实临床经间接门静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肝肿瘤的合理性。方法:3组家兔分别经脾动脉(SA组)、肠系膜上动脉(SMA组)和门静脉(PV组)灌注5-Fu,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不同时间门静脉血中的药物浓度。结果:PV组AUC明显高于SA组和SMA组(P<0.01),SA组又高于SMA组(P<0.05);PV组T1/2明显低于SA、SMA组(P<0.01),SA组又低于SMA组(P<0.05);30 min后3组门静脉血中的5-Fu浓度趋向于一致。结论:经间接门静脉灌注可作为直接门静脉灌注的一个补充手段应用于肝肿瘤的“双灌注”治疗。  相似文献   
10.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插管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价值。方法:本组15例,包括自然产后大出血7例,引产后出血3例,剖腹产后大出血5例。所有病例均采用DSA监视下急诊血管造影并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栓塞剂为明胶海绵。结果:栓塞后即刻止血11例,术后经3~5天对症治疗出血逐渐停止2例,第二次栓塞止血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是一种相对安全、迅速、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