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随着新型医疗器械的研发、高清与3D腹腔镜的更新、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普及,微创胰腺外科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大的胰腺中心,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已常规开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也已得到推广,并呈现快速发展趋势。目前不  相似文献   
2.
郭小平  ;李海民 《吉林医学》2014,(21):4670-467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LTCBDE)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进行治疗。结果:20例患者中18例顺利完成LTCBDE,手术成功率为90%,手术时间63~195 min,平均96 min。2例改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结论:LTCBDE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患者不会承担太大的痛苦、费用在患者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胆漏发生例数少,且能够控制的余地相对较大,患者术后可在短时间内恢复等,是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在严格掌握其适应证的情况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利用新生大鼠建立人/大鼠造血嵌合体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旨在通过输注脐血Lin^-细胞,利用新生大鼠建立人/大鼠造血嵌合体模型。将脐血来源的Lin^-细胞移植到正常一级新生SD大鼠的肝脏内,移植后的新生大鼠与同窝未接种的正常新生大鼠共同饲养和观察,于输注Lin^-细胞后2,4和8周时取嵌合鼠的外周血、脾脏等组织,检测人源细胞的比例及人特异性β2-微球蛋白基因片段。结果发现,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到嵌合鼠外周血中存在有一定比例的人源细胞,PCR证明了嵌合鼠脾脏基因组DNA中存在人特异性β2-微球蛋白基因片段。结论:利用新生大鼠可以建立人造血嵌合体,它为今后利用此实验模型进行人造血干细胞体内生物学特性的检测及其它实验奠定了基础,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体会(附14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3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7例发生并发症,死亡13例。针对胰瘘、出血、感染、急性肾功能不全、胃排空延迟等并发症,提出了术前积极准备,提高机体抵抗力,提高手术技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术后保持各引流管通畅,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尽早应用肠外营养等具体措施,认为只有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才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梗阻性黄疸影像学检查的比较分析(附738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胆道影像学检查在梗阻性黄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10年中73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PTC、ERCP和MRCP的临床资料,以病因诊断准确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作为判断标准。结果:PTC、ERCP和MRCP病因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9%、93.5%、88.2%;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6%、9.4%、0.0%。PTC组和ERCP组与MRCP组比较均相差显著(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诊断准确率PTC和ERCP优于MRCP;而并发症发生率PTC和ERCP高于MRCP。  相似文献   
6.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1996-06-2001-06 72例急性胰腺炎,应用乌司他丁,生长抑素和其他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应用乌司他丁治疗组体温,白细胞总数,SpO2,腹部胀痛及压痛恢复与生长抑素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血压,心率,呼吸,肠鸣音,血,尿淀粉酶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尽早应用能在较短时间内稳定,控制急性胰腺炎的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辅助性原位活体肝部分移植一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应用辅助性原位活体肝部分移植治疗Willson's病的可行性。方法:受体女性,20岁,O型血,因肝豆状核变性而接受辅助性原位活体肝部分移植。供体男性,21岁,A型血。手术切除受体病肝左外叶260g,取供体左外叶肝脏295g原位移植于受体。因供受体血型不同,术前行血浆置换,术后以FK506,激素,环磷酰胺联合免疫抑制治疗。结果;受体术后15d出现肝动脉血塞形成,予以溶栓治疗后出现腹腔内出血,术后17d开腹止血,清除血肿,术后发生腹水,肺不张,胆瘘等,均治愈。至今患者已生存1年3个月,并恢复正常生活,铜蓝蛋白水平正常。移植肝脏体系明显增大,手足震颤明显减轻。结论:辅助性原位活体肝部分移植是治疗Willson's病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肝切除是目前处理肝脏占位、严重肝外伤的有效方法,贯穿整个肝脏外科的根本问题是出血和止血,手术死亡率明显与术中出血量相关,大量输血可增加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也是恶性肿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因此,为了减少术中出血、输血、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肿瘤复发的发生,各种肝血流阻断方法先后应用于临床,包括入肝血流阻断法、全肝血流阻断法和绕肝提拉法肝血流阻断.肝血流阻断可以控制肝切除术中的失血,但同时又带来副损伤,本文就肝血流阻断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选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乌司他丁对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作为治疗壶腹部和胰头肿瘤的主要手段已得到普遍开展运用 ,但因其切除范围广、手术操作复杂 ,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仍较高。近年来的资料显示 ,其并发症发生率为 2 5 %~ 35 %。本院自 1990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共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37例 ,其中 39例应用乌司他丁 (ulinastatin ,UTI)治疗 ,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37例中男 96例 ,女 4 1例 ,年龄 18~ 73岁 (平均 5 4 2岁 )。其中 ,壶腹部肿瘤 94例 ,胰头癌 35例 ,壶腹部、胰头部良性病变各 4例。行限期手术 135例 ,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10.
胆管良性疾病胆肠吻合术式的选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肝内,外胆管良性疾病行胆肠吻合术式的选择与远期效果。方法:对1981年1月至2000年12月614例行胆肠吻合术病例进行总结,原发疾病包括: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和(或)胆管狭窄321例(52.3%),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06例(17.3%),医源性胆管员伤151例(24.6%),其它36例(5.9%),其中胆管(或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89例,胆管(或囊肿)空肠吻合术525例,手术死亡18例,术后获随访524例,随访时间为1-20年,随访率为87.9%,结果:随访效果属优,良者占84.5%,再手术率,胆管(或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为49.4%,胆管(或囊肿)空肠侧-侧吻合术为14.2%,胆管空肠端侧-侧吻合术4.4%,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肝内,外胆管良性疾病行胆肠吻合术时,胆管(或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式应废除,胆管空肠(Roux-en-Y)端侧-侧吻合术式应作为首选,可获得较满意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