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研究表明,健康男女骨密度峰值出现在大约20~40岁之间,进入中老年后骨量逐渐下降,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目的:分析北京市东城区2个居委会289名健康中老年人骨密度变化及骨质疏松患病特征.设计:横断面调查.单位: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对象:于1998-06/09采用整群随机方法选择北京市东城区2个居委会的289名45岁以上健康居民, 男136名,女153名,年龄45~85岁.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异常.②有影响骨代谢的各种因素(如:各种急慢性疾病;长期服用激素、钙剂等药物史;体脂指数小于19 kg/m2或大于28 kg/ m2;长期卧床3个月以上;特殊职业人群).所有受试对象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方法:采用美国Lunar公司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所有受试对象进行骨密度测定,部位为左侧股骨近端(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区),腰椎2~4前后位.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及本攻关项目获得的骨峰值确定各个部位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股骨径:男性0.665 g/cm2,女性0.677 g/cm2;大转子:男性0.598 g/cm2,女性0.506 g/cm2;Ward's三角区:男性0.492 g/cm2,女性0.514 g/cm2;腰椎2~4:男性0.760 g/cm2,女性0.835 g/cm2.同时参考"九五"攻关课题获得的骨峰值计算骨量丢失率和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主要观察指标:不同性别不同部位受试对象骨密度、骨量丢失率及骨质疏松患病率.结果:纳入调查对象289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男性的骨密度随年龄增高的趋势不显著,女性骨密度降低以及骨量丢失均十分突出,且以55岁以后更加明显.②按部位分析骨量累积丢失率,男女均依次为Ward's三角区>股骨径>大粗隆>腰椎2~4.③骨质疏松患病率随年龄明显升高,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质疏松发生以股骨径最高,其次是Ward's三角区和腰椎2~4.结论:女性性别和年龄增加,尤其是绝经期是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股骨径、Ward's三角区、以及女性腰椎2~4是易发骨质疏松部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中国地区间中老年人群脊椎骨折患病危险因素 ,为脊椎骨折的社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中国五大行政区 5 1 0 3例 50岁以上男女人群进行胸腰椎侧位平片 ,骨密度测量和问卷调查 ,对 1 4 0余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 ,得出各危险因素的比数比 (OR)。结果 五地区资料分别为 :年龄因素 (OR=1 .0 4 1 2 - 1 .1 1 58,男女 ) ,背疼史 (OR=1 .4544- 3.40 68,男 )和坐立试验困难 (OR=1 .2 2 0 0 - 1 8.561 0 ,女 )为较共同危险因素 ,骨密度 (OR=0 .0 0 2 3- 0 .0 2 0 7,男女 ) ,第一次右手握力 (OR=0 .71 70 - 0 .8474,女 )为较共同的保护性因素 ;长期卧床 (男 ) ,母亲骨质疏松史 (男 ) ,肝脏病史 (女 ) ,长期卧床年龄 (女 )等危险因素分别在不同地区出现 ;而常吃鱼类、肉类(男 ) ,垂直跳高能力 (女 ) ,居室阳光充足 (女 ) ,年轻时身高 (女 )等多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我国五地区脊椎骨折患病危险因素中有共同的暴露因素 ,同时 ,不同地区主要危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又有一定差异。为今后脊椎骨折的防治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四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将62例患者按发病后手术时间(以72小时为界)分为2组。结果:本组62例患者中仅有5例患者行中转开腹手术,全组无死亡病例,发病后手术时间<72小时者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中转开腹率上均显著少于发病后手术时间>72小时者(P<0.01)。结论:发病72小时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最佳手术时机,术者必须熟练掌握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5.
中国多中心健康人群标准化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中国一般人群标准化骨密度正常参考值。方法 采用Lunar、Norland和Hologic三种不同厂家及型号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中国五地区一般人群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调查3521人进行骨密度测量,所得结果均进行了标准化处理。结果 确定了我国一般人群不同性别,年龄别腰椎和股骨近端的标准化的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和标准化骨峰值。结论 从而得出骨质疏松症诊断和治疗的标准化骨密度参考值。为进一步骨质疏松纵向流行病学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886例城乡60岁以上老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酸性α-萘乙酸酯酶(ANAE)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提示:ANAE活性T细胞在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城市地段居民活性T细胞比值随增龄呈逐渐下降趋势,农村农民下降趋势不明显。机关离退休干部未见下降。机关离退休干部的T细胞比值>农村农民>城市地段居民,这提示饮食、营养、居住环境等因素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宁华   《中国医学工程》2013,(9):103-103
目的本文将对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给予临床分析,从而探讨临床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疾病的有效措施,为提高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最终保障其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34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输液、应用抗生素等,待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手术治疗。术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术中应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术后给予预防并发症措施。对所有机型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临床治疗结果给予记录。结果 34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经上述对症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现象,其中8例患者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且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具体情况为: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为5例、术后并发胆汁漏患者为3例。结论根据患者发生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疾病的实际原因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应遵循先处理体内病变部位,之后行胆肠吻合术治疗的原则,若患者发生休克,应首先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抗休克治疗,之后进行手术,手术应尽量简单有效,目的在于解除患者体内发生的胆道阻塞现象,保证体内胆汁通畅引流。  相似文献   
8.
中国6个城市4577名中老年人手骨关节炎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手骨关节炎是使手关节发生障碍的疾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采用X射线检查中国6个城市中老年人群手骨关节炎患病情况,为了解手骨关节炎的病因和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于2005—06/08在西安、石家庄、上海、广州、哈尔滨、成都六大城市完成。①调查对象为年龄≥40岁,具有常住户口男女汉族人群4577人,其中男2040人,平均年龄54.8岁;女2537人,平均年龄54.7岁。男女性别比为0.80:1.00。②调查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调查对象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X射线片检查情况、疾病诊断)和手部X射线正位投照(判断标准为双手关节至少有1个关节Kellgren&Lawrence分级≥2级;3级,4级判定为重度量骨关节)。结果:中国6个城市中老年人群X射线照片检测手骨关节炎总患病率17.5%,其中男15.9%,女18.8%,男女之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各城市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手骨关节炎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1);城乡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国6个地区中老年男女人群X射线照片检测手骨关节炎患病率均较高,性别、地区、年龄、城乡分布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国不同地区间中老年人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危险因素。方法:调查时间为2005—07/08。①从中国六大行政区(西北,华北,华东。中南,东北,西南)选出六城市(西安,石家庄,上海。广州,哈尔滨市,成都),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6218名40岁及以上具有正式户口常住男女人群进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X射线片检查情况和疾病诊断6个方面,共计94个问题141个变量指标),并对其中4808名有症状者进行X射线平片膝正侧位投照。②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为临床症状阳性加X射线Kellgren & Lawrence分级二级及以上者。③计算患病率,并采用Epilnf06.0和SPSS 10.0软件对其中83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fc回归分析,表示疾病与暴露因素之间联系强度的指标用比值比(OR),若OR〉1,说明疾病发生危险性增加,与暴露因素呈正关联;若OR〈1,说明疾病发生危险性减少,与暴露因素呈负关联。 结果:①六城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总患病率为15.6%,其中西安7.7%,石家庄11.2%,上海9.8%。广州30.5%,哈尔滨16.9%,成都17.5%,各城市患病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②Logistic回归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大部分城市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如年龄大(OR=1.032—1.181),使用蹲坑排便年限长(OR=1.021-1.077),体质量高(OR=1.048—1.073),和开始饮酒年龄大(OR=1.008~1.028);而从事专职体育运动(OR=1.651,西安),骨质疏松病史(OR=3.311,石家庄),吸烟(OR=2.654,石家庄),类风湿关节炎病史(OR=4.964,上海),文化程度高(OR=2.593,上海),女性(OR=2.510,广州),姐妹骨关节炎史(OR=13.251,哈尔滨),母亲骨关节炎史(OR=5.683,成都)等危险因素分别在不同地区出现. 结论:年龄大、使用蹲坑排便年限长、体质量高和开始饮酒年龄大是中国六地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同时,不同地区主要危险因素又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骨密度危险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调查了解我国汉族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骨密度(BMD)危险阈值,为老年人髋部骨折的防治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对60岁以上225例骨质性部骨折病人及1382例健康人髋部进行骨密度测定;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骨密度与骨折危险性。结果:骨密度每下降0.1g/cm^2,男性髋部骨折危险性增加2倍,女性髋骨部折危险性增加1.6倍;危险性大于10%时,男性髋部骨折阈值为0.5776g/cm^2,危险性大于20%时,女性髋部骨折阈值为04935g/cm^2。结论:老年人骨密度与髋部骨折危险性呈负相关,骨密度越低,髋部骨折危险性越大,提高老年人骨密度则是有效防止髋部骨折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