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近年来由于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能早期发现和治疗[1]。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妇科领域应用的开展与进步,腔镜器械以及术者的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LRHPL)相对于传统经腹手术(ARHPL),手术视野更清晰、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其优势和良好效果已经被国内学者们广泛认识并接受[2]。本文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宫颈癌的患者41例,并与同期行经腹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进行比较,探讨LRHPL治疗宫颈癌的近期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ⅠB2、ⅡA2期宫颈癌术前辅助治疗联合腹腔镜手术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45例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术前辅助治疗组(观察组)和直接手术组(对照组)。观察组术前采用导入静脉化疗1疗程,用药后第3天行腔内后装放疗,放疗后1周根据WHO制定的近期疗效评价标准,采用妇检、B超或CT对肿瘤病灶评估,决定是否行第2次腔内后装放疗或化疗,术前辅助治疗结束后2周手术。两组手术方式均采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标本宫颈阴道旁组织切缘距肿瘤病灶的宽度、术后病理资料。结果:观察组肿瘤病灶完全消失3例,部分缓解16例,总临床有效率86.36%。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标本宫颈阴道旁组织切缘距肿瘤病灶的宽度优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尿管时间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18.18%,脉管癌栓阳性率22.73%,对照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47.82%,脉管癌栓阳性率5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术前辅助治疗可有效缩小病灶,改善宫旁条件,有利于宫颈旁及阴道旁组织的广泛切除,降低术后病理情况,联合腹腔镜手术安全可行,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性宫旁切除术加阴道上段切除术治疗子宫全切术后宫颈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常州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例子宫全切术后意外发现的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次)广泛性宫旁切除术+阴道上段切除术+双侧盆腔淋巴清扫术(其中1例为外院会诊手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 5例患者平均年龄48.4岁。1例宫颈微偏腺癌,1例宫颈腺鳞癌,1例宫颈腺癌,2例宫颈鳞癌。临床分期ⅠA2期2例,ⅠB1期3例。5例患者两次手术间隔时间平均16d,手术时间平均16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20mL。术中无一例输血,未发生手术损伤。无一例发生术后病率。术后拔除尿管时间平均为术后15.2d,残余尿量平均14.8mL,无一例发生尿潴留。5例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均提示阴道壁及宫旁组织、双侧卵巢未见癌侵犯,但1例宫颈腺癌患者双侧盆腔淋巴结见33枚有癌转移,术后1周开始给予化疗,目前正在放疗随访中。随访过程中无一例发生复发、远处转移及远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广泛性宫旁切除术加阴道上段切除术治疗子宫全切术后意外发现的宫颈癌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导致初产妇产钳助产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共计908例单胎头位足月分娩的初产妇(包括454例产钳助产和454例自然分娩)的分娩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镇痛分娩、第一产程>420 min、第二产程>120 min是产钳助产的独立风险因素,枕后位是较重要的风险因素。结论:应用镇痛分娩、产程延长和胎头枕后位的初产妇产钳助产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