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背景:国内外关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导致雄性生殖系统畸形发生机制的探讨多集中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干扰胚胎期睾丸睾酮合成途径的研究,对其基因表达调控的因素及功能蛋白质之间相互干扰的网络效应却并不明了。蛋白质组学能够从整体水平反映蛋白质组分,并筛选功能相关蛋白。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胚胎期暴露对胎鼠睾丸蛋白表达谱的影响,分离并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实验于2006-08/2007-10在南京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及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将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妊娠14~18d。方法:实验组按800mg/(kg·d)染毒孕鼠,对照组予大豆油5mL/d。妊娠21d取出胚胎大鼠睾丸,提取总蛋白,进行二维凝胶电泳分离和图像分析,筛选出的差异蛋白质点利用质谱技术进行鉴定,并选择关键蛋白进行验证。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蛋白的电泳差异比较。②酶切,MALDI-TOF分析,数据库检索,生物信息学检索结果。③两组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结果:共筛选出33个差异表达蛋白(t≥2.831,P<0.05),其中14个通过质谱分析和SwissProt蛋白数据库检索得到鉴定,包括膜联蛋白A5、过氧化物酶6、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等。运用Western blotting,验证了膜联蛋白A5在实验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发现膜联蛋白A5主要定位在胎鼠睾丸Leydig细胞中。结论:实验运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建立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孕期暴露雄性仔鼠睾丸与正常仔鼠睾丸蛋白质差异表达谱系,鉴定出14个蛋白点,确定了膜联蛋白A5在胎鼠睾丸的定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亚甲蓝检测阴茎癌前哨淋巴结(SN)在腹股沟淋巴结清扫中的意义。方法:22例阴茎癌患者采取阴茎原发病灶切除同时,采用亚甲蓝检测腹股沟SN作活检,并选择SN转移病例及时行该侧腹股沟区淋巴结清扫术,计算该方法的准确度,假阴性率。结果:95%(21/22)的患者术中可检测到SN,19例患者两侧均可检测到SN,2例为单侧。21例患者中40枚SN,其中阳性淋巴结11例(27.5%)。4例腹股沟SN阴性患者在随访中出现腹股沟淋巴结或盆腔淋巴结转移。亚甲蓝在检查阴茎癌SN阳性预测率100%,准确度81%,其中假阴性率28%。结论:本方法术前准备简单,操作方便,费用较低,可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检测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TP53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突变图谱,以及TP53突变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8月—2022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诊治的97例前列腺癌患者的基本资料、二代测序(NGS)结果及长期随访资料。对比分析TP53突变型和野生型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结果。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TP53突变对总体生存和至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时间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TP53突变率为21.65%(21/97);最易发生突变的外显子是第5外显子(26.67%,8/30),最常见的突变类型是错义突变(46.67%,14/30);且组织检测突变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外周血。与TP53野生型相比,TP53突变型患者有更年轻的初诊年龄和更高的临床T分期、N分期和M分期。生存分析显示,TP53突变型患者的总体生存和至CRPC时间更短。TP53突变是影响至CRPC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前列腺癌中,TP53突变与较早的初诊年龄、不良病理特征和较差预后显著相关。此外,TP53突变是影响至CRPC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未来仍需要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二维电泳技术在尿道下裂大鼠与正常大鼠睾丸差异表达蛋白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孕SD大鼠10只,随机分为2组,妊娠12~19天,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500mg/(kg·d)、大豆油5 ml/d灌胃,第2l天取出仔鼠睾丸,提取总蛋白,进行二维凝胶电泳分离和图像分析.结果:按照5倍的表达量计算,发现有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9个,5个点在尿道下裂大鼠睾丸中高表达,而在正常大鼠睾丸为低表达;相反,在正常大鼠睾丸中高表达的4个点,在尿道下裂者为低表达.结论:初步建立了正常和尿道下裂大鼠睾丸的二维电泳图谱,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一些差异表达蛋白,为进一步进行尿道下裂大鼠睾丸差异表达蛋白的分离及鉴定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背景:国内外关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导致雄性生殖系统畸形发生机制的探讨多集中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干扰胚胎期睾丸睾酮合成途径的研究,对其基因表达调控的因素及功能蛋白质之间相互干扰的网络效应却并不明了。蛋白质组学能够从整体水平反映蛋白质组分,并筛选功能相关蛋白。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胚胎期暴露对胎鼠睾丸蛋白表达谱的影响,分离并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实验于2006-08/2007-10在南京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及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将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妊娠14~18 d。 方法:实验组按800 mg/(kg?d)染毒孕鼠,对照组予大豆油5 mL/d。妊娠21d 取出胚胎大鼠睾丸,提取总蛋白,进行二维凝胶电泳分离和图像分析,筛选出的差异蛋白质点利用质谱技术进行鉴定,并选择关键蛋白进行验证。 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蛋白的电泳差异比较。②酶切,MALDI-TOF分析,数据库检索,生物信息学检索结果。③两组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结果:共筛选出33个差异表达蛋白(t≥2.831,P < 0.05),其中14个通过质谱分析和SwissProt蛋白数据库检索得到鉴定,包括膜联蛋白A5、过氧化物酶6、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等。运用Western blotting,验证了膜联蛋白A5在实验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发现膜联蛋白A5主要定位在胎鼠睾丸Leydig细胞中。 结论:实验运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建立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孕期暴露雄性仔鼠睾丸与正常仔鼠睾丸蛋白质差异表达谱系,鉴定出14个蛋白点,确定了膜联蛋白A5在胎鼠睾丸的定位。  相似文献   
6.
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大多已失去手术机会,预后较差。本文报道1例初治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予最大雄激素阻断疗法+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化疗4个周期后评估病情,局部病灶缓解,随后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后随访18个月,患者尿控情况良好且无生化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诱导大鼠睾丸发育异常,验证泛素碳端水解酶L1(UCHL1)在异常睾丸与正常大鼠睾丸中的差异表达,以进一步探讨UCHL1在DBP导致的大鼠睾丸发育异常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孕SD大鼠40只,妊娠14~18d,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DBP 800mg/(kg·d)、大豆油5ml/d灌胃,孕期第19d(GD19)和出生后22d(PND22),分别取胎鼠及仔鼠睾丸,定量定位分析UCHL1在胎鼠及仔鼠睾丸中的表达变化。结果:GD19,UCHL1在实验组的相对表达量为0.075±0.02(n=10),对照组为0.150±0.02(n=10),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UCHL1在实验组中比正常对照组下降50%;而PND22,UCHL1于实验组隐睾睾丸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344±0.03(n=10),实验组非隐睾睾丸中为0.326±0.02(n=10),对照组为0.322±0.02(n=10),3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UCHL1主要定位于睾丸发育时期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的胞质与胞核中。结论:DBP在染毒期间影响了睾丸生精细胞UCHL1的表达,影响了泛素-蛋白酶体系的平衡,从而导致生精小管的变薄,各层生精细胞数目减少的睾丸发育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患者,男,71岁。因尿频、尿急、排尿不尽感1个月,加重伴下腹部坠胀不适1周,于2013年1月9日入院。患者1月前出现尿频、尿急、排尿不尽感,近1周来进行性加重伴下腹部坠胀不适,无明显肉眼血尿、尿痛、腹部疼痛、发热等症状。入院后查血清CEA为9.65 ng/ml,CA199为48.09 U/ml,CA153为100.1 U/ml。膀胱镜检示:膀胱内顶壁、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S-1联合GC方案行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膀胱腺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8例局部晚期膀胱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1.0g/m2,d1,8+顺铂20mg/m2,d1-5,静脉滴注,联合S-1 50mg,bid,d1-14,每21天为一周期,每2周期进行疗效评价一次,视病灶缩小情况决定是否行全膀胱切除术。结果:8例患者均耐受化疗,疗效评价6例PR,2例CR。7例顺利接受手术,术后随访5-24月未见复发转移。1例CR患者未及时接受手术,3个月后肿瘤快速进展。结论:S-1联合GC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膀胱腺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C方案)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12例局部晚期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接受4个周期GC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静脉滴注;顺铂20mg,第1~5天静脉滴注)。结果 12例均完成4个周期的GC方案化疗,总有效率58%,其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3例,进展2例。6例患者化疗后行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3例经剖腹探查肿块无法切除而仅行放疗,2例患者因病情进展行姑息性化疗,1例患者拒绝手术治疗后仅行姑息性化疗。GC方案化疗的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91%白细胞减少。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是目前治疗局部晚期膀胱移行细胞癌有效、安全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为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