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外周血未成熟血小板分数(immatureplatelet fraction,IPF)的变化,探讨其在提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疾病中的作用。方法留取本院未经治疗的初发MDS患者39例为MDS组,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31例为AA组,来院健康体检者65例为对照组。抽取受试者抗凝外周血用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指标,经统计分析比较各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及各指标提示骨髓异常综合征能力。结果 MDS组、AA组和对照组IPF(%)值分别为13.2(2.2~41.9)、3.9(0.1~23)和3.8(0.8~9.6),MDS组和A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A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1)。ROC曲线分析,当IPF值为13.0%时,预知MDS的敏感性0.559,特异性0.977,曲线下面积为0.774。结论 IPF值在MDS患者中明显增高,在提示MDS中有很好的特异性,可帮助临床筛选MDS患者。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 ,75岁 ,因胸闷、气急 ,不能平卧 ,彻夜未眠于1999年 12月 15日急诊入院 ,经用培氟沙星 ,头孢唑啉以及对症治疗 ,症状曾一度减轻好转 ,体温恢复正常。 2周后 ,患者突感畏寒、发热 ,体温达 38.9℃ ,查白细胞 12×10 9/L、中性粒细胞 0 .76 ,改用头孢他啶及其他综合性治疗 ,未见好转 ,2周后 ,出现低氧血症 ,低蛋白血症 ,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既往患有慢性支气管炎 ,伴肺心病、糖尿病 ,曾多次住院治疗。此次入院前因不慎受凉 ,咳嗽 ,白色泡沫痰 ,无发热。发热期间抽血 5ml,直接注入血液增菌培养基中 ,35℃温育 ,3d后 ,肉眼见有轻微…  相似文献   
3.
肝移植病区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病区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01~2002年肝移植病区各类标本首次分离的1035株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移植病区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6.3%;其次为革兰氏阳性球菌(25.0%)和真菌(18.7%).最常见的5个菌种依次是表皮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病原菌分离部位以痰、血液、胆汁为主,占86.4%.细菌的耐药现象严重,常见菌种基本上都呈多重耐药,但革兰阴性杆菌对泰能耐药率相对较低.没有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结论加强肝移植病区的细菌分离及耐药性监测,对于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肝移植病人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肝移植病人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00.1—2002.12期间肝移植病人术后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1002株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移植病人术后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5.9%,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26.7%)和真菌(17.4%)。最常见的5个菌种依次是表皮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病原菌分离部位以痰、血液、胆汁为主,占85.2%。细菌的耐药现象严重,常见菌种基本上都呈多重耐药,但革兰阴性杆菌对泰能耐药率相对较低。没有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结论 加强肝移植病人术后的细菌分离及耐药性监测,对于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血浆D-二聚体(D-D)浓度在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留取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137例,分为SBP组和非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NSBP)组,另选取慢性肝病患者30例(慢性肝病组)及30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D-D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 SBP组、NSBP组、慢性肝病组、健康对照组D-D浓度分别为(7.82±5.68)、(5.55±4.55)、(0.45±0.26)、(0.06±0.04)mg/L;血清CRP分别为(30.0±29.6)、(16.4±20.5)、(5.3±1.8)、(2.1±0.9)mg/L。SBP组和NSBP组D-D、CRP浓度均明显高于慢性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SBP组D-D、CRP浓度高于NSBP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D-D诊断SBP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650、0.604、0.709;CRP分别为0.705、0.792、0.582。结论检测D-D有助于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SBP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液分析仪白细胞相关指标,如白细胞数(WBC)、未成熟粒细胞(IG%、IG#)、幼稚细胞(OTHER%、OTHER#)、白细胞分类散点图,在白血病初步筛查和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血液分析仪白细胞检测异常初诊患者,记录其外周血液中WBC、IG%、IG#、幼稚细胞数、白细胞分类散点图等资料。另外,抽取患者骨髓进行细胞形态学和免疫组化分析进行白血病确诊和分类。根据最终诊断将55例患者分成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组30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组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15例,统计分析各组白细胞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AML患者幼稚细胞百分比、IG%明显增高,WBC正常或中度升高;CML患者WBC、IG%、IG#明显增高,但幼稚细胞增高不明显;ALL患者WBC明显增高、幼稚细胞百分比轻度增高、IG%、IG#一般不增高。白细胞分类散点图都有一定的异常,各组患者均有特征性的散点图异常。结论通过白细胞相关指标的综合分析,为白血病筛查和初步分类提供理论依据,给临床进一步检查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AVE 763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在体液细胞计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留取76例住院病人体液(胸水、腹水、引流液、脑脊液)标本,分别用牛鲍氏计数板手工计数法和AVE 763仪器法进行体液红细胞、白细胞计数.结果 76例体液标本仪器法红细胞计数结果分布范围为0~2.385×105/μl、白细胞计数为0~1.85× 1...  相似文献   
8.
邓素君  陈保德  徐卫益  付雅洁 《浙江医学》2011,33(12):1753-1755,1798
目的筛查普通人群微量白蛋白尿(MAU)的患病率,并分析代谢综合征(MS)不同组分与MAU的关系。方法对进行体检的1654例健康人群测定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和肌酐等指标,分组统计MAU的患病率及与MS各组分的关系。结果MAU组年龄、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和血脂水平均显著高于无MAU组。MAU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8.1%,随着年龄的增长,MAU的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60岁以后显著增高。各代谢异常组MAU的患病率显著增高,以MS组患病率最高,达20.7%。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和年龄是MAU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御值分别为3.11、2.99、2.54、1.62、1.22。结论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和年龄是MAU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对中老年人和代谢异常人群进行MAU的筛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参数在淋巴细胞增殖及反应性增生疾病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健康对照组128例、淋巴瘤患者100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35例、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RL)患者34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5例。分别用 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进行外周血血细胞分析,记录相应淋巴细胞参数值,并对其进行疾病组与对照组差异比较分析;以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 曲线)评价各淋巴细胞参数在筛选淋巴细胞增殖及反应性增生疾病患者中的作用。结果高荧光淋巴细胞(HFL):对照组0.008±0.008,淋巴瘤组0.016±0.058,MM 组0.019±0.063,RL 组0.040±0.070,CLL 组0.388±0.158,RL 组和 CLL 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淋巴细胞百分率(LY%):对照组34.4%±5.9%,淋巴瘤组26.6%±13.1%,MM 组31.0%±13.1%,RL 组29.2%±15.4%,CLL 组44.5%±38.5%,淋巴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淋巴细胞结构参数-X(LY-X):对照组833.5±22.7,淋巴瘤组867.9±28.5,MM 组867.9±26.6,RL 组859.2±27.8,CLL 组894.0±65.4,除 CLL 组外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淋巴细胞结构参数-Y(LY-Y):对照组659.6±23.0,淋巴瘤组669.4±43.5,MM 组665.9±37.1,RL 组665.9±40.0,CLL 组778.4±152.1,淋巴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Y-X 筛选淋巴细胞增殖及反应性增生疾病患者 ROC 曲线 AUC=0.819,截断值(cut-off 值)为842.5时敏感度为80.5%,特异度为60.1%。结论淋巴细胞参数,尤其是 LY-X 能敏感地反应淋巴细胞的形态变化,有助于筛选淋巴细胞增殖及反应性增生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0.
尿液成分的分析,对泌尿、肾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干化学分析法、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以及尿流式沉渣分析法、全自动尿沉渣智能镜检分析法等。由于尿干化学分析存在一定的方法学局限性,临床运用时需与显微镜沉渣检查结合起来综合判断。我们将尿干化学分析仪、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沉渣检查3种方法进行有机地整合、匹配,向临床出具准确报告。我们选择了3681份尿液标本进行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3681份尿液标本均来源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其中男性2206份;女性1475份,随机尿液260份。2仪器AVE-763B全自动尿沉渣智能分析仪(长沙爱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URISYS-2400尿干化学分析仪(罗氏公司);OLYMPUS显微镜(日本);牛鲍氏计数板。3方法所有患者的标本充分混匀后进行尿干化学分析仪、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沉渣检查。按说明书操作步骤进行测定。显微镜沉渣检查方法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镜检结果采用双盲法。结果1检测结果3421份尿液标本干化学分析仪、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沉渣检查结果见表1。与干化学法相比:(1)干化学+镜检阳性检出率增加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