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椎板成形术在多节段椎管内病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采用显微手术治疗56例多节段(6~7个节段14例,3~5个节段42例)椎管内病变患者,术中使用磨钻磨开两侧的椎板,形成棘突椎板复合体后取出,切除椎管内病变后复位,用钛板固定,完成椎管成形。结果本组病变全切除52例,全切率为92.9%。椎管成形术中未损伤硬脊膜及脊神经根,术后复查MRI及CT均显示棘突椎板复合体复位良好,无椎管狭窄。术后随访1~5年,所有患者均没有发现继发性椎管狭窄、脊柱后凸畸形及脊柱不稳。结论对于多节段椎管内病变,术中对椎板的处理采用椎管成形术,可使椎管的骨性结构得到解剖复位,可保持术后脊柱的稳定性,防止医源性椎管狭窄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的并发症防范与管理.方法 对37例采用三向瓣膜PICC置管病人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好防范措施及管理.结果 37例患者PICC置管成功率100%,选择肘部血管35例,颈外静脉1例,股静脉1例,留置时间5~403 d,平均98 d.结论 PICC操作方法简单,穿刺成功率高,通过有效的维护及管理,使患者带管时间长,并发症少,解决了化疗药物、血管活性药物、肠外营养液对外周血管的损害及反复穿刺对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扩大中颅底硬膜外入路经岩骨窗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我科2007 - 2010年应用扩大中颅底硬膜外入路经岩骨窗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21例.术前CT及MRI评估位于中、后颅窝肿瘤大小及岩骨侵蚀程度,分为三种类型:Mp型12例,MP型7例及mP型2例.结果 肿瘤全切19例,次全切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新的暂时性脑神经麻痹4例,1例脑脊液漏,经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治愈.随访18例,时间6个月-3年(平均22.4个月),2例次全切除肿瘤复发,均位于后颅窝,经乙状窦后入路再次手术治愈.结论 扩大中颅底硬膜外入路经岩骨窗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对于肿瘤明显侵蚀破坏岩骨者.然而,如果后颅窝肿瘤部分过大时,该入路显露不足,难以全切肿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循环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血管内栓塞治疗36例后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中成功栓塞34例,其中19例100%栓塞,7例95%以上栓塞,4例90%~95%栓塞,动脉瘤及载瘤动脉一起栓塞4例;术中因动脉瘤破裂死亡1例,术后因呼吸功能衰竭死亡1例。34例出院时治疗结果好27例,差7例。29例随访10~48个月,无再出血病例,10例出现迟发性脑积水,3例动脉瘤复发。结论后循环动脉瘤有其特有的临床特征,血管内栓塞是治疗后循环动脉瘤的一种微创、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Solitaire^TM AB支架辅助弹簧圈对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颅内宽颈动脉瘤使用SolitaireTMAB自膨式电解颅内支架辅助可脱弹簧圈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术后即刻DSA提示动脉瘤完全栓塞13例,次全栓塞4例。所有支架均顺利到位,位置放置满意;仅1例出现1个小弹簧圈逃逸至大脑中动脉,但未导致脑梗死等并发症。结论SolitaireTMAB支架开放环式设计,柔韧性好,到位容易,采用电解解脱,可完全回收,安全性高;但支架网孔较大.放置微小弹簧圈需谨慎。  相似文献   
6.
枕骨大孔区良性肿瘤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应用效果。方法:在局麻或神经安定镇痛麻和肝素抗凝下,使用Seldinger‘s技术,经Tracker 微导管放置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结果:成功栓塞18例患者的20个颅内动脉瘤,其中18个为100%栓塞,1个为95%,另1个为90%。95%栓塞者为宽颈动脉瘤。而90%栓塞者为Hunt分级Ⅳ级,存在严重脑血管痉挛,经解痉治疗效果不好,而放弃继续栓塞。无并发症及死亡.结论:GDC是栓塞颅内动脉瘤较理想材料,具有安全可靠,效果确切,适合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尤其适合栓塞危险性较大的动脉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不同人工材料鞍底重建技术在单鼻孔经蝶窦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2003年1月全2006年12月应用显微镜下单鼻孔经蝶安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和鞍Ⅸ病变86例,切除病变后,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方法封闭鞍底.结果 本组86例中35例(41%)选用不同材料重建鞍底.术后3例脑脊液漏,经腰池引流脑脊液治愈,无颅内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牛.结论 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病变后如发生腑脊液漏和(或)骨质广泛破坏,鞍底重建是必要的.不同人工材料的效果及安全性需要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前交通动脉瘤的形态学特点与血管内栓塞可行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前交通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瘤体指向前方的动脉瘤和瘤体指向上方的动脉瘤成功栓塞率分别为91.6%和73.3%,而瘤体指向下方的动脉瘤成功栓塞率只有50.0%,窄颈动脉瘤(成功栓塞率75.8%)比宽颈动脉瘤(成功栓塞率57.1%)更易成功栓塞。75.7%的小动脉瘤(<10mm)及33.3%的大动脉瘤(≥10mm)成功栓塞。结论前交通动脉瘤的形态学特点是术前评估血管内栓塞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显微手术治疗破裂大脑中动脉瘤的适应证、手术入路要点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32例破裂大脑中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中,31例行动脉瘤夹闭,l例行动脉瘤包裹术.出院时GOS评判良好28例,差3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31例患者3-36个月,恢复正常23例,轻残6例,重残2例.结论 充分的术前评估和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是成功治疗破裂大脑中动脉瘤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