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型1株.结论 医院MRSA均未检测到PVL阳性株,SCCmec基因型以Ⅲ型为主,部分为SCCmecⅡ型,ICU、结核5科有MRSA暴发流行,主要流行株为A1亚型、A3亚型;这些MRSA菌株具有多药耐药的特征,应引起临床医师及感染控制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临床分离真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监测分析临床分离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以加强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7年6月分离鉴定出的479株真菌用目前常用的5种抗真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分析。结果479株真菌中念珠菌和其他真菌分别占98.3%和1.7%,其中前3位依次是白念珠菌(69.5%)、光滑念珠菌(16.9%)和热带念珠菌(8.8%)。在5种抗真菌药物中,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伊曲康唑(12.7%)、氟康唑(9.8%)、伏立康唑(7.5%)、氟胞嘧啶(1.8%)和两性霉素B(1.0%)。结论临床分离的真菌对当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菌株增多,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监测分析临床分离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以加强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7年6月分离鉴定出的479株真菌用目前常用的5种抗真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分析。结果479株真菌中念珠菌和其他真菌分别占98.3%和1.7%,其中前3位依次是白念珠菌(69.5%)、光滑念珠菌(16.9%)和热带念珠菌(8.8%)。在5种抗真菌药物中,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伊曲康唑(12.7%)、氟康唑(9.8%)、伏立康唑(7.5%)、氟胞嘧啶(1.8%)和两性霉素B(1.0%)。结论临床分离的真菌对当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菌株增多,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林萍  孙阳  韩立中  张祎博 《检验医学》2011,26(5):295-298
目的研究杀白细胞素(PVL)pvl基因阴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MRS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 ecA基因及pvl基因;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低抑菌浓度(M IC)并检测pvl基因阴性MRSA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7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测出33株pvl基因阴性MRSA,检出率为46.4%(33/71);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100.0%;对其他类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并以ECLOTGMP为主要耐药模式,占66.7%(22/33);未发现对达托霉素、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医院感染中以pvl基因阴性MRSA为主,并呈现多重耐药;pvl基因阴性MRSA主要耐药模式为对红霉素、环丙沙星、克林霉素、苯唑西林、四环素、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和青霉素耐药,是主要流行株,要谨慎使用以上8种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调查与反馈,干预院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提高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定期抽查2005-2010年全院无感染征象的手术病例13 496例,与此同时采取各种干预措施,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结果通过干预,全院抗菌药物带入手术室使用率明显上升,从51.19%上升至99.27%,上升了47.71%;Ⅰ类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天数从平均6.29 d/例下降至3.30 d/例,平均下降2.99 d/例;抗菌药物使用级别合格率逐渐上升,从18.21%上升至74.70%,上升56.49%,医院感染率没有上升。结论制定明确的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要求,应用计算机后台管理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深入临床的沟通和责任到人的考核,以及各级领导重视是提高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特点及针对性预防对策,为降低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全院ICU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同ICU病房导管相关性感染高发的种类不同,与其收治的病种、护理操作及基础疾病均相关。结论:要根据不同ICU病房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监测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从而保证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某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医院感染获得情况,了解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成效。方法采取一系列感染控制综合措施,同时分析2008-2010年每千住院日MRSA医院感染发病率和每住院日手卫生用品用量,比较两者关系。结果该院MRSA千住院日医院感染获得率,2008年为0.41‰,2009年为0.30‰,2010年为0.27‰,3年逐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18,P=0.000);每住院日手卫生用品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11.36~27.41 mL/住院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08,P=0.750);每千住院日MRSA医院感染获得率和每住院日手卫生用品用量之间无相关关系(F=0.022,P=0.886)。重症监护室(ICU)MRSA千住院日医院感染获得率,2008年为2.13‰,2009年为1.99‰,2010年为2.20‰,3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8,P=0.915)。结论该院MRSA千住院日医院感染获得率逐年下降并非是手卫生用品用量增加单一因素的结果,而是综合感染控制措施的成效;ICU感染控制措施有一定成效,但并不乐观,ICU MRSA以及其他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仍是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法对烧伤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终末消毒,比较不同消毒用量的消毒效果。方法选取某院灼伤整形科一间110 m3空病房作为试验场地。将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打开后放置于事先预定无遮隔的15个布点位置(距消毒机器0、1、2、3、4 m处,每处再分上、中、下3个平面),以及无盖无菌试管内15个布点(位置同前),每个位点无盖无菌试管内和无遮隔各放置一张过氧化氢指示胶带。根据病房的大小分别以8、12 g/m3计算过氧化氢用量。待消毒5 h后,观察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菌片放入肉汤培养,培养后观察结果。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采用8 g/m3过氧化氢消毒时,峰值浓度为255.9 g,达到峰值浓度的时间为1 h 48 min;采用12 g/m3消毒时,峰值浓度为337.6 g,达到峰值浓度的时间为2 h 26 min。当两种消毒用量消毒时间达到8 h,病房内的浓度基本相同。无遮隔情况下,两种消毒用量化学指示胶带均变色;无盖无菌试管内的化学指示胶带不能完全变色。过氧化氢消毒用量分别为8、12 g/m3时,无遮隔的标本阳性率分别为6.67%和2.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位点不同消毒用量的消毒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化学指示胶带变色在临床中可作为消毒效果的初步判断。使用汽化过氧化氢进行终末消毒时要尽可能地充分暴露需消毒的物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消毒时间和消毒用量,病室内不同位点消毒效果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磷霉素氨丁三醇对尿标本中肠杆菌科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ATB系统对中段尿标本分离的1185株肠杆菌科细菌进行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和ESBI.S的检测,结果按CLSI2012年版标准判断;应用WHONET5.6软件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1185株肠杆菌科细菌对磷霉素氨丁三醇的敏感率为90.8%,其中大肠埃希菌929株(78.4%)、肺炎克雷伯菌124株(10.5%)和奇异变形杆菌69株(5.8%)对磷霉素氨丁三醇的敏感率分别为93.1%、88.7%和79.7%。住院患者尿标本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对磷霉素氨丁三醇的敏感率低于门诊患者(87.0%对92.7%)。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4.4%、38.7%和23.2%。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磷霉素氨丁三醇的敏感率分别为89.5%和87.5%。结论尿标本培养获得的肠杆菌科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磷霉素氨丁三醇对尿标本分离的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肠杆细菌科细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可作为临床经验用药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杀白细胞毒素(PVL)阴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进行基因多态性研究,了解我院MRSA流行分布,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实验支持。方法 2006年2月至2007年8月我院临床分离的7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葡萄球菌盒式染色体mec(SCCmec)分型完成其中16株MRSA的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PFGE分型:共有7组(A、B、C、D、G、I、J),其中A型1株、B型1株、C型8株,且均为C2亚型;D型、G型、1型、J型分别为3株、1株、1株、1株;SCCmec分型:以SCCmecⅡ、SCCmecⅢ为主,各占50.0%(8/16)。结论通过对我院MRSA进行基因多态性分型研究,了解了我院流行的MRSA基因特征,为该菌的感染控制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