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89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8篇
  2篇
中国医学   161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腐生肌”具有独特临床疗效和鲜明中医特色,是慢性疮面治疗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目前对“去腐生肌”的认识存在一定局限性且不全面。结合文献及临床实践,将“去腐生肌”重新定义为“去除一切阻碍疮面愈合的增多或新生病理产物,创造有利于或促进疮面愈合的疮面状态或新生产物的过程”。该定义全面考虑了去腐生肌所涉及的有形之腐和无形之腐、有形之肌和无形之肌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认为去腐与生肌之间存在“去腐生肌-肌生腐去-腐去肌生”这一动态过程,即去腐是生肌的必然条件,生肌是去腐的最终结果,临床中可依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内治、外治手段来实现去腐和生肌。通过重新认识去腐生肌,以期为慢性疮面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津沽疮疡学术流派创始人高思敬与以高秉钧为代表的心得派学术思想进行相关性探讨,发现在清末外科学术思想活跃、学术流派纷起之时,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著名外科医家高思敬与心得派创始人高秉钧在人文历史地理背景方面较为相近,前者对于后者学术思想有着超乎寻常的倾慕与效仿。二者在对疔疮、流注等外科疾病的辨证、治法及刀针应用等多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且高思敬在高秉钧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延伸与创新。高思敬与高秉钧之间学术思想存在一定延续性,不除外高思敬间接私淑高秉钧学术思想可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邻近骶髂关节的骨原发恶性肿瘤跨关节侵犯的MRI表现,比较不同部位、病理类型和分级的恶性骨肿瘤跨关节侵犯的发生率及侵犯方式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 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6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3例邻近骶髂关节的髂骨(69例)和骶骨(24例)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男60例,女33例,年龄4 ~ 74岁,平均32岁,包括普通型骨肉瘤29例,尤文肉瘤16例,中央型软骨肉瘤35例,脊索瘤13例.按病理恶性程度分为恶性程度较高肿瘤组和恶性程度较低肿瘤组.跨骶髂关节侵犯分为经韧带连结、经关节软骨和经关节周围三种方式,多种方式并存出现者按每种方式分别计数1次.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邻近骶髂关节的骨原发恶性肿瘤跨骶髂关节侵犯27例,包括骨肉瘤15例(51.7%),尤文肉瘤7例(43.8%),软骨肉瘤4例(11.4%)和脊索瘤1例(7.7%).髂骨和骶骨原发恶性骨肿瘤跨关节侵犯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1.06,P>0.05).恶性程度较高肿瘤组和恶性程度较低肿瘤组间跨关节侵犯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16.68,P <0.01).27例肿瘤经韧带连结25次、经关节软骨13次和经关节周围5次方式跨骶髂关节侵犯,此三种侵犯方式的几率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程度较高肿瘤组与恶性程度较低肿瘤组间的三种方式跨关节侵犯的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显示邻近骶髂关节的骨肿瘤跨关节侵犯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邻近骶髂关节的髂骨和骶骨原发恶性骨肿瘤跨骶髂关节侵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普通型骨肉瘤和尤文肉瘤跨骶髂关节侵犯率明显高于恶性程度较低的中央型软骨肉瘤和脊索瘤.骨肿瘤多经韧带连结跨关节侵犯,其跨关节侵犯方式与肿瘤恶性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4.
根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技术要求,基于江苏省中药资源分布区域的实际现状,从调查背景地域的生态变化情况、区域中药资源的分布特点、县域普查方案的调整制定以及普查技术规范的补充完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探索性地提出了适宜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生、耐盐特色中药资源调查方法技术,为我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为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技术规范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焦虑、抑郁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开展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年10月—2019年3月在广州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就诊的111例COPD病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社会支持评估量表(SSRS),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OPD病人的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高于国内常模;COPD病人的焦虑、抑郁受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等因素的影响(P<0.05);COPD病人的焦虑、抑郁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01)。结论:COPD病人焦虑、抑郁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应予以关注和重视,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帮助病人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对疾病的康复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的临床方法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8例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参考组患者采用经膀胱部分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膀胱肿瘤切除率为100%,参考组患者膀胱肿瘤切除率为72.7%,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参考组,P<0.05,为期2~24个月随访内,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效果显著,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同时手术治疗较为彻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不同农艺措施对金线莲瓶苗移栽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金线莲瓶苗移栽农艺措施,以提高金线莲瓶苗移栽存活率和生长量。方法从栽种基质、移栽时间、每窝用种量、移栽密度等4个角度对金线莲瓶苗移栽的农艺措施进行优化研究。结果 4月份移栽;基地先铺一层5cm厚的朽木,朽木上铺一层厚约2cm左右的森林腐殖土;用种量3株/窝;株行距10 cm×5cm。其存活率最高可达92.5%,5个月单株生长量最高达1.5g。结论峨眉山能成功引种移栽并收获5个月生长期的金线莲组培苗,该研究结果对改变投资者盲目引种不科学种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9岁。主因右足部红肿疼痛伴发热10 d以"丹毒"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0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部红肿疼痛,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8℃,无皮肤破溃。曾就诊于某医院,诊断为"丹毒"并予静点抗生素(具体用药不详),外敷如意金黄散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症见右足部红肿疼痛,无皮肤破溃。纳可,寐欠安,小便正常,大便干,2日1次。入院7 d前发现血糖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我院自制的以集束化治疗为核心的表格式的临床路径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2月1日至2010年2月28日为前瞻性观察期,由急诊科收治ICU的5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临床路径组,分路径制定、宣传教育和方案实施3个阶段,实施6h和24 h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治疗.选择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31日由急诊科收治ICU的4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历史对照组.结果 ①6h内复苏集束化治疗中:与历史对照组比较,临床路径组在入急诊科后初步确诊时间、血清乳酸测定率、抗生素治疗前获取血培养的实施率、1h内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2h内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应用血管活性药物、6hEGDT达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24 h内管理集束化治疗中:临床路径组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使用率、血糖控制、保护性肺通气策略上与历史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历史对照组比较,路径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死率绝对值下降了22% (44%:22%,p=-0.030).结论 实施以6h和24h集束化治疗为核心的临床路径,一方面可以提高急诊科和ICU医师对SSC指南的依从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