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定向分化成为机体内的功能细胞,形成多种类型组织和器官以代替损伤和坏死的相关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胰岛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对糖尿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作用,胰岛干细胞可以通过移植、诱导等识别其特异分子标志,从中筛选胰岛素分泌细胞调整胰岛素的分泌量,但对其研究的机制仍存在较多不足;而骨髓干细胞可以通过直接的转分化和间接分化、移植诱导微嵌合状态,形成免疫耐受、细胞融合以及参与细胞的修复和再生等方式治疗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具有药物所不可替代的重要治疗作用,运动疗法能够通过降低血糖、改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调节自身免疫能力,推迟或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但目前有关运动疗法对影响糖尿病患者干细胞尤其是影响移植效果方面的实验研究仍是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有关复方中药用于运动延迟性肌肉损伤的研究较少,仅有的几项针对单昧中药成分对肌肉损伤的治疗效果的研究.目的:通过复方中药和云南白药、阴性对照组大鼠在大强度训练后血清指标变化的对比分析,来反映复方中药对抗延迟性肌肉损伤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6/2006-01在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生理实验室完成.材料:8周龄纯系雄性昆明种大鼠54只,体质量200~220 g.复方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由秦归、白术、白芍、白芷和麝香等组成;云南白药为云南白药集团生产.方法:根据大鼠的体质量随机将大鼠分为复方药物安静、即刻和恢复组,云南白药安静、即刻和恢复组,空白对照安静、即刻和恢复组,共9组,除了正常饮食外,复方药物组和云南白药组大鼠分别灌喂复方中药和云南白药O.78 g/(kg·d),1次/d,给药4周,对照组灌喂相等量的生理盐水(0.5 mL),即刻组和恢复组大鼠进行定量负荷游泳运动,1次/d,连续4周;安静组不运动.给药最后1 d,所有大鼠进行延迟性肌肉损伤运动.主要观察指标:即刻组大鼠在运动后即取血样,恢复组在恢复24 h后,取血样,安静组随时间安排取血样,检测各组大鼠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血尿素氮变化.结果:发现复方中药组大鼠在运动训练至力竭后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变化较其他组较大,血尿素氮上升的幅度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方中药对防治延迟性肌肉损伤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可作用于心肌细胞,防止心肌细胞损伤的发生或继发性的病变。 目的: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基因蛋白表达影响。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7/2010 PubMed数据及万方数据库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细胞凋亡以及基因蛋白表达等方面的文献。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其获取方便、分化能力强、低免疫原性、无排斥反应等特点成为研究的重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作用于心肌细胞,防止心肌细胞损伤的发生或继发性的病变,主要是通过调控Bcl-2、Bax、Fas、FasL、Caspase等基因蛋白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对于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因心肌细胞凋亡而影响其成绩下降的现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成体干细胞及其在运动医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成体干细胞可塑性的发现更新了人们对成体干细胞的认识,使成体干细胞研究成为干细胞研究的热点,为临床应用和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成体干细胞亦具有自我更新、再生能力和可塑性等分化潜能的显著特征,但成体干细胞大多处于休眠状态,分裂很慢或很少分裂,而且数量较少.在运动医学领域,成体干细胞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将成体干细胞诱导培养成所需要的细胞类型用于防治一些常见的运动性疾病,诸如由于利用成体干细胞技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其创伤小、方便易行且没有后遗症.研究发现长期系统的运动锻炼能够增强神经干细胞的迁移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另外运动锻炼还可以提高成体干细胞对运动造成的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糖尿病、心脏病、骨骼及肌肉组织损伤等运动性疾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背景:运动性骨骼肌细胞凋亡业已成为当前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干细胞应用于运动性伤病的恢复和防治也有报道,但将干细胞用于细胞凋亡干预作用的相关研究还很少.目的:总结干细胞防治运动性骨骼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为科学的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1-01/2009-10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Exercise Training,Sports,Skeletal Muscle,Apoptosi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9-10的相关文献,检索词"干细胞、运动、骨骼肌、细胞凋亡",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纳入标准:①文章所述内容应与干细胞及其骨骼肌细胞凋亡的研究密切相关.②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①重复性研究.②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360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文献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对干细胞及其在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变化与发展趋势等的应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共选取31篇文献,其中21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大强度的运动可引起骨骼肌细胞出现凋亡,而运用干细胞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细胞凋亡的作用,干细胞可通过调节Bcl-2和Bax蛋白表达来防治运动过程中出现的骨骼肌细胞凋亡,从而促进运动机体骨骼肌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6.
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分析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0年6月~2007年6月我院行阑尾切除术500例,20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现分析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学术背景:神经干细胞移植是修复和替代受损神经元的有效方法,可部分重建细胞环路和功能,目前基础实验研究已经应用于帕金森、癫痫和脑坏死等鼠炎和灵长类动物模型,已证实行为学训练可促进脑梗死大鼠齿状回区神经干细胞的迁移能力.目的:深入认识当前神经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及运动对其产生的影响,总结神经干细胞在运动医学领域的应用情况.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枪索Pubmed数据库1994-01/2007-06的相关文献,检索词"Exercise Training,Neural stem cells,cells Induction,Movement disorder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01/2007-06的相关文献,检索词"神经干细胞,细胞诱导,运动训练,运动性疾病",并限定文章语占种类为中文.共检索到278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文章所述内容应与神经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及其在运动医学领域的应用密切相关.②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存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①重复性研究.②Meta分析.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对当前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运动引起神经干细胞的变化以及神经干细胞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竞技体育运动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所选用的29篇文献中,10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资料综合:①神经干细胞源于胚胎干细胞和成年干细胞,存在部位包括胚胎脑的端脑、小脑、海马、纹状体、大脑皮质、脑室/脑室下区、室管膜/室管膜下区、脊髓和成年脑的脑室下区、纹状体、海马齿状回、脊髓等处.神经干细胞除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两个基本特性外,还存在转分化性(可塑性)、无限增殖分裂、可对称或不对称分裂、损伤或疾病状态下能刺激其增殖分化、迁移能力、低免疫原性等特征.神经干细胞能够特异性表达巢蛋白、波形蛋白、Musashil蛋白及RCI抗原.②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在神经干细胞在神经发育及损伤的修复中发挥作用.植入到神经组织后可整合入神经通路,使治疗基因的表达受到微环境调控.分化产生的神经细胞将逐渐替代有缺陷或死亡的神经细胞,是脑卒中、脱髓鞘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系统疾病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③在运动医学领域,神经干细胞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将神经干细胞诱导成所需要的细胞类型用于防治一些常见的运动性疾病,诸如由于中脑的神经细胞变性引起神经递质多巴胺减少,导致运动功能发生障碍的帕金森氏病、运动性心脑血管疾病等.利用干细胞技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创伤小、方便易行且没有后遗症.结论:神经干细胞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基因治疗、相关的诱导分化、心肌损伤以及治愈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由于运动员的机体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因子网络,细胞活动受内环境信号间相互作用的调控,如何建立相应的机制或假说来解释观察到的各种相关运动所引起神经干细胞改变现象及体内效应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背景:以生理、生化指标对篮球运动过程中负荷监控的研究作者查询国内外报道较少.目的:通过观察篮球比赛前后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依此确定符合监控篮球比赛运动前后负荷的生理生化指标.设计、时间及地点:测量试验,于2005-04/05在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篮球场完成.参试者:选择江西省宜春学院男子篮球运动员16名,平均体质量(80.6±8.7)kg,平均身高(187.6±6.2)cm,平均年龄(22.1±1.6)岁.平均训练年限(2.7±0.8)年.所有试验对象在进行正式试验前均进行体质检查,并确定无心、肝、肾、肺等器质性病变和遗传病史.方法:对所有受试对象进行比赛前后的生理指标(心率、最大吸氧量)和生化指标(肌酸激酶、血尿素氮)测定,测定时间为赛前1 h,赛后即刻.赛后2 h,赛后24h.主要观察指标:比赛前后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①在比赛结束后即刻、赛后2.24 h血清肌酸激酶酶活性均有所升高,而且赛后即刻值与赛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恢复2 h后肌酸激酶值与赛前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比赛结束后即刻、赛后2h的血尿素氮水平均高于比赛前水平,且赛后即刻值与赛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心率在比赛结束后即刻出现了最大化现象,在赛后2 h已基本恢复到赛前状态.赛后即刻心率值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比赛后即刻所测得最大摄氧鼋值明显降低,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联合运用生理生化指标能对篮球运动员比赛时的机能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控.  相似文献   
9.
运动医学与运动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运动疗法的历史及现状、主要内容及其作用、科学基础、方法及其进展,试图为今后运动医学处方的制定、医疗疾病的攻关等项目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期刊网数据库1997-01/2007-01相关运动医学与运动疗法方面的文献,检索词"运动疗法,运动强度,运动医学,运动处方",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运动医学与运动疗法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具有原创性,论点论据可靠的试验文章。②观点明确,分析全面的文章。③文献主体内容与此课题联系紧密的文章。排除标准: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文章及观点模糊的综述。资料提炼:共检索到747篇关于运动医学与运动疗法的文献,最终纳入30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综合:运动疗法即借助于运动来使患者调整身心、恢复健康和劳动能力的一种方法。其既是医学治疗的一个补充,又是构成运动医学精神的重要内涵,是符合新的医学模式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分析当前运动疗法与运动医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在运动医学领域中的作用为出发点,探讨了身体素质的练习方法及其作用机制,又从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对运动疗法的医学机制进行相关阐释,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传统运动疗法太极拳、五禽戏等,肌力抗阻练习、关节活动度练习、以及水中练习、放松练习、牵张练习方法等。并在对其运动疗法的医学基础和方法治疗的阐述过程中提出相应进展趋势,为论证运动医学与运动疗法的相关关系,及科学的运动健身和对疾病等的治疗提供有利理论。结论:目前针对某种特殊的疾病,采用什么样的强度,采用何种运动方式来进行,运动的时间界定以及患者机体在进行有氧运动训练过程中出现什么样的变化等方面还没有得到确切的认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3种不同运动方式对武术散手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观察于进入冬训期的第一阶段(约2004-11/12)完成,选择18名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男性武术散手运动员作为观察对象,实验前均征得运动员同意。采用计算机的数理统计程序将18名受试者随机分组,按3种不同运动方式分为功率自行车组、上坡跑台组和下坡跑台组,每组6名。①功率自行车(向心和离心运动交替):从30W负荷开始,每3min增加1次30W的负荷,控制蹬圈速度60r/min,直到力竭为止。②上坡跑台组(向心运动):使用活动跑台,斜度为0%,开始速度为4km/h,每2min增加1km/h,当速度达到9km/h时,维持一定速度,直到力竭为止。③下坡跑台组(离心运动):使用活动跑台,开始斜度为4%、速度为4km/h,每2min增加斜度1%、速度1km/h,当速度达到9km/h时,每2min增加1%的斜度直到运动力竭。于运动后即刻采集血样,测定以下指标:①血清激素:血睾酮和皮质醇(放射免疫分析法)。②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血尿素氮(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的试剂盒测定)。③全血乳酸、血清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的试剂盒测定)。结果:18名男性武术散手运动员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各组运动员的血清酶活性比较:下坡跑台组运动员的血清肌酸激酶及乳酸脱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功率自行车组和上坡跑台组[5.79±0.81,4.09±0.64,3.61±0.68)μkat/L(P<0.01);(3.23±0.78,2.42±0.58,2.61±0.71)μkat/L(P<0.05)]。②各组运动员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浓度比较:上坡跑台组显著高于功率自行车组和下坡跑台组[(9.50±0.57,8.08±0.51,8.87±0.49)mkat/L(P<0.01);(2.57±0.78,1.89±0.61,2.01±0.59)μmol/L(P<0.01)]。结论:以离心收缩为主的运动状态下运动员的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变化较为明显,而以向心收缩为主的运动状态下运动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