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频压力式步态分析系统对正常学龄前儿童的步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视频压力式步态分析系统检测和分析小样本正常学龄前儿童的步态特征。方法:于2004—05/2005—04选择深圳市不同地区的4所幼儿园的儿童及深圳市儿童医院职工的学龄前子女83名,均具有正常步行功能,监护人知情同意。根据实足年龄分组,3岁组(3岁≤年龄〈4岁)12人;4岁组(4岁≤年龄乏5岁)35人;5岁组(5岁≤年龄〈6岁)30人;6岁组(6岁≤年龄〈7岁)6人。应用视频压力式步态分析系统采集受试者自由步行30s的步态分析数据,包括步态周期、步频;步态周期不同时相(支撑期、摆动期及双足支撑期)及所占步态周期的比率;左右步态周期比及连续性足底压力重心偏移轨迹图。比较总体样本是否存在男女差异、左右侧差异,不同年龄组儿童步态参数是否存在差异。当参数的变异系数〈12.5%时,认为该参数的变异性处于可接受水平。结果:83名儿童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总体样本参数的变异性:步行周期为(0.939&;#177;0.095)s,步频为(129.13&;#177;13.77)次/min,变异系数分别为10.12%和10.66%,离散度较小。②步行周期和步频:不同年龄组儿童步态周期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步频随年龄的增长呈减少趋势,其中5岁组儿童的平均步行周期显著长于4岁组[(0.977&;#177;0.103)s,(0.913&;#177;0.075)s(P〈0.05)]。③不同时相所占步态周期的比率:左右足之间及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儿童步态的对称性:全体样本的左侧支撑时间/右侧支撑时间为0.997&;#177;0.041,左侧步态周期/右侧步态周期为0.989&;#177;0.064,变异系数分别为4.11%.6.47%,提示步态具有左右对称性。⑤性别差异:在步态的各参数分析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视频压力式步态分析系统预实验的各项测定参数均处于可接受水平.为康复医学客观精确、定量对比分析儿童病理性步态初步建立了一种科学评估手段,也为今后进行大样本的儿童步态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我院在病案质量管理上,以《三级医院病历书写评审标准》、《总后医疗护理质量标准》、《医护文书规范》为标准,从质量控制入手,抓病历书写质量。今年来病历质量逐日、逐月稳步提高,甲级病案率由1月份的55%,上升到6月份的93%,杜绝了丙级病案。具体做法是:一、提高病案书写人员素质要提高病案书写质量,首先得提高病案书写人员的素质和认识。一些医生对抓病案书写质量不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视频压力式步态分析系统检测和分析小样本正常学龄前儿童的步态特征。方法:于2004-05/2005-04选择深圳市不同地区的4所幼儿园的儿童及深圳市儿童医院职工的学龄前子女83名,均具有正常步行功能,监护人知情同意。根据实足年龄分组,3岁组(3岁≤年龄<4岁)12人;4岁组(4岁≤年龄<5岁)35人;5岁组(5岁≤年龄<6岁)30人;6岁组(6岁≤年龄<7岁)6人。应用视频压力式步态分析系统采集受试者自由步行30s的步态分析数据,包括步态周期、步频;步态周期不同时相(支撑期、摆动期及双足支撑期)及所占步态周期的比率;左右步态周期比及连续性足底压力重心偏移轨迹图。比较总体样本是否存在男女差异、左右侧差异,不同年龄组儿童步态参数是否存在差异。当参数的变异系数<12.5%时,认为该参数的变异性处于可接受水平。结果:83名儿童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总体样本参数的变异性:步行周期为(0.939±0.095)s,步频为(129.13±13.77)次/min,变异系数分别为10.12%和10.66%,离散度较小。②步行周期和步频:不同年龄组儿童步态周期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步频随年龄的增长呈减少趋势,其中5岁组儿童的平均步行周期显著长于4岁组[(0.977±0.103)s,(0.913±0.075)s(P<0.05)]。③不同时相所占步态周期的比率:左右足之间及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儿童步态的对称性:全体样本的左侧支撑时间/右侧支撑时间为0.997±0.041,左侧步态周期/右侧步态周期为0.989±0.064,变异系数分别为4.11%,6.47%,提示步态具有左右对称性。⑤性别差异:在步态的各参数分析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视频压力式步态分析系统预实验的各项测定参数均处于可接受水平,为康复医学客观精确、定量对比分析儿童病理性步态初步建立了一种科学评估手段,也为今后进行大样本的儿童步态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足底压力式步态分析技术在痉挛型脑瘫儿童步态分析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共选取痉挛型脑瘫儿童20例(脑瘫组),同时选取84例健康儿童归为对照组。采用足底压力式步态分析系统对各组对象进行足底压力步态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2组对象步频、步态周期时间、步态周期各时相及其所占步态周期时间的比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脑瘫组患儿与对照组在步频、步态周期时间、步态周期各时相及其所占步态周期时间的比率等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如脑瘫组患儿步态周期时间为(1.75±1.33)s,较对照组[(0.94±0.09)s]明显延长;脑瘫组步频为(100.75±48.84)次/min,较对照组[(129.13±13.77)次/min]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脑瘫组患儿单侧支撑期、单足摆动期比率下降,双足支撑期比率升高。结论足底压力式步态分析技术能有效检测痉挛型脑瘫儿童的步态情况,具有使用方便、能获取连续性数据、准确客观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传播途径口腔保健知识传播效果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不同传播途径对口腔保健知识传播效果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医院龋病门诊陪同患儿来院就诊的家长198人,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数据使用SPSS10.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家长获取口腔保健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医务人员的讲解。而在学历不同组获取口腔保健知识途径又有显性差异。结论医务人员是口腔保健知识的主要传播,医院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多途径传播健康知识。  相似文献   
6.
龋齿患儿家长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龋齿患儿家长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状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医院儿童口腔门诊患儿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陪同患儿来院就诊的家长抽取198人,逐人进行问卷调查。数据使用SPSS 10.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龋齿患儿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为47.3%,龋齿患儿家长的口腔健康行为形成率较低。结论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与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7.
正常学龄前儿童步行时的动态足底压力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正常学龄前儿童步行时的动态足底压力特征。方法:于2004-05/2005-04选择深圳市不同地区的4所幼儿园的具有正常步行能力的学龄前健康儿童52名,运用Ultraflex连续性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对其进行了步行时动态足底压力运动力学数据采样。经过电脑数据录入分析,可以得到特征性的双峰曲线。从双峰曲线提取特征量,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各特征量的变异系数,确定离散度较小的特征量。对不同性别、左右侧足底压力的特征量分别进行t检验,了解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52名儿童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受试儿童的足底压力曲线表现为具有2个峰和1个谷的双峰波形。②在从足底压力曲线提取的特征量中,左侧的第二峰值、到达谷值的时间占该侧支撑时间的比率、到达第二峰值的时间占该侧支撑时间的比率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8%,12.3%,7.1%,10.9%;右侧相应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0%,11.4%,7.1%,10.5%(均小于12.5%,说明离散度较小)。③所有特征量在男女儿童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左右侧第二峰值和到达谷值的时间占该侧支撑时间的比率有差异(158.6±18.7)%,(146.8±16.1)%;(51.39±6.31)%,(54.44±6.24)%,P=0.000,0.001。结论:①该组儿童步行时足底压力变化表现为双峰曲线。②特征量的数据具有很好的重复性,满足生物力学实验可接受水平。③男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左右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深圳市小学生癫痫病发作现场急救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评价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配额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内、关外各一所学校的小学5年级各4个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深圳市5年级小学生癫痫病发作现场急救知识及对待癫痫病的正确态度和行为总的知晓率为41.7%。其中癫痫病发作现场急救知识47.1%,对待癫痫病的正确态度和行为29.6%。关外学校学生的癫痫病发作现场急救知识及对待癫痫的正确态度和行为知晓率高于市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74,P=0.000)。结论小学生对癫痫病发作现场急救知识掌握比较少,对癫痫病患者偏见严重,应对小学生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9.
正常学龄前儿童步行时的动态足底压力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正常学龄前儿童步行时的动态足底压力特征。 方法:于2004—05/2005—04选择深圳市不同地区的4所幼儿园的具有正常步行能力的学龄前健康儿童52名,运用Ultraflex连续性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对其进行了步行时动态足底压力运动力学数据采样。经过电脑数据录入分析.可以得到特征性的双峰曲线。从双峰曲线提取特征量,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各特征量的变异系数,确定离散度较小的特征量。对不同性别、左右侧足底压力的特征量分别进行t检验,了解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果:52名儿童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受试儿童的足底压力曲线表现为具有2个峰和1个谷的双峰波形。②在从足底压力曲线提取的特征量中,左侧的第二峰值、到达谷值的时间占该侧支撑时间的比率、到达第二峰值的时间占该侧支撑时间的比率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8%.12.3%,7.1%,10.9%;右侧相应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0%,11.4%.7.1%.10.5%(均小于12.5%,说明离散度较小)。③所有特征量在男女儿童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左右侧第二峰值和到达谷值的时间占该侧支撑时间的比率有差异[(158.6&;#177;18.7)%,(146.8&;#177;16.1)%;(51.39&;#177;6.31)%,(54.44&;#177;6.24)%,P=-0.000,0.001]。 结论:①该组儿童步行时足底压力变化表现为双峰曲线。②特征量的数据具有很好的重复性,满足生物力学实验可接受水平。③男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左右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痉挛型脑瘫儿童步行时的动态足底压力特征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目的:了解痉挛型脑瘫儿童步行时的动态足底压力特征。方法:试验组痉挛型脑瘫儿童20例,对照组为52例具有正常步行能力的健康儿童.运用Uhraflex连续性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对两组儿童进行了步行时动态足底压力运动力学数据采样,经过电脑数据录入分析,取得动态足底压力曲线及特征量参数(包括双测的z1、z2、z3、t1、t2、t3、ts)。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步态分析曲线及各参数进行分析和统计分析。结果:得到典型足底压力双峰图及相应特征量数据的实验组儿童10例,其步态的足底压力特征量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双侧的单足支撑时间、右侧的tz1、tz2、tz3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脑瘫儿童双侧的单足支撑时间均较正常儿童短,右侧的tz1、tz3增加,而tz2缩短。结论:部分痉挛型脑瘫患儿动态足底压力曲线不能表现出典型的双峰曲线。能得到典型足底压力双峰图及相应特征量数据的实验组儿童中,双侧的单足支撑时间均较正常儿童短,右侧的tz1、tz3增加,而tz2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