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分析白族白-汉双语者与汉族非双语者全脑灰质密度的差异,初步探讨少数民族第二语言习得可能的大脑基础及后天学习对大脑微观结构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3名熟练掌握白族语言和汉语2种语言的白族健康成年人[简称白族白-汉双语者,其中男性18名、女性15名,年龄20~50(25.33±4.65)岁]和30名使用汉语单一语言的汉族健康成年人[简称汉族非双语者,其中男性13名、女性17名,年龄20~50(26.16±2.05)岁]的大脑MRI显像资料。对白族白-汉双语者和汉族非双语者进行三维T1加权扫描,所得数据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方法分析全脑灰质密度,并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2组受试者全脑灰质密度的差异。 结果 全脑灰质密度差异及其统计参数图的结果显示,白族白-汉双语者的右侧额中回(t=4.00,P<0.001)、右侧眶回(t=2.68,P<0.001)、右侧直回(t=2.25,P<0.001)、左侧直回(t=2.69,P<0.001)、左侧豆状核(t=3.90,P<0.001)局部灰质密度明显高于汉族非双语者。 结论 白族白-汉双语者与汉族非双语者全脑灰质密度有差异的脑区集中在前额叶和纹状体,其与白族白-汉双语者第二语言的习得关系密切,后天第二语言的学习可能导致大脑微观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通过扩散张量成像(DTI)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脑白质网络结构的改变,为预测糖尿病脑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一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具有完整临床资料且病程为5~20年的T2DM患者30例,同时选择年龄、性别、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Cs)志愿者25例,并收集相关的临床资料,包括病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所有被试者均在3.0T磁共振扫描仪上进行头颅DTI检查。采用图形理论分析方法,分析T2DM患者大脑白质结构网络与健康对照(HCs)组之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偏相关系数计算T2DM患者组脑结构网络的相关特征性参数与临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T2DM患者组“小世界属性”(σ)全局及局部脑结构网络特性参数与健康对照(H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7,P<0.05);T2DM患者组在包括双侧眶部额上回(ORBsup.L,ORBsup.R)、双侧背外侧额上回(SFGdor.L,SFGdor.R)、左侧内侧额上回(SFGMed.L)、左侧额中回(MFG.L)、左侧中央前回(PreCG.L)、左侧嗅皮质(OLF.L)、左侧尾状核(CAU.L)、左侧脑岛(INS.L)等区域的脑结构网络连接较健康对照(HCs)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DR校正);T2DM患者组左侧额中回(MFG.L)的局部效率(Eloc)值与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呈负相关(P<0.05,r=-0.433)。结论:T2DM患者大脑白质网络结构较正常组发生了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与糖尿病脑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全脑灰质形态学改变,探讨其形态学改变与PHN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病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17例PHN患者及17例正常对照的3D T1WI结构图像进行预处理,采用VBM-DARTEL法比较2组分割后的脑灰质体积,并分析脑灰质体积改变与PH患者VAS及病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相对于正常对照组,PHN患者脑灰质体积减小的脑区包括:双侧眶额区(眶回及直回)、左侧额下回、左侧岛叶、左侧尾状核、右侧扣带回、左侧颞上回、左侧楔叶、双侧小脑前后叶;PHN患者脑灰质体积增加的脑区包括:双侧额上回、左侧额中回、小脑蚓部、脑桥;PHN组两侧半球脑灰质体积改变不对称(左侧>右侧);PHN患者脑灰质体积异常脑区与VAS及病程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 VBM-DARTEL法揭示PHN患者存在广泛脑灰质体积异常,这些改变可能在疼痛的形成及慢性状态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患者,社会性别女,17岁.因无月经来潮在当地医院未能明确诊断而来本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无异常,无月经史.妇科检查外生殖器呈女性,阴蒂较大,双侧腹股沟内可扪及活动度良好的包块.第二性征为女性,染色体核型(46,XY).MRI扫描横断位见左右腹股沟内侧各见一实性结节影,两者大小相似,约1.9 cm×1.9 cm×2.5 cm大小(图1).盆腔内未见子宫及附件影(图2).增强扫描后冠状位见双侧腹股沟实性结节有强化,可见阴道口(图3).MRI诊断:双侧隐睾,腹股型,结合临床考虑男性假两性畸形,阴茎发育不全.  相似文献   
5.
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l为探索脑工作机制和规律提供了一新思路和方法.其中联合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与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在探讨研究精神障碍性患者静息态功能连接与解剖连接的关系方面有一定临床价值.本文就功能磁共振在常见精神障碍性疾病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任务诱发去激活(Task induced deactivation,TID)皮层区是静息态脑功能的“默认”模式相关脑区,可能与自我定向思维活动有关。本文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线TID脑区是否出现变化,以及TID脑区与患者情感状态、行为学表现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1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5例与之匹配的正常对照组执行2-back工作记忆任务时行全脑BOLD-fMRI扫描,对每个受试者进行PANAS量表评定。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患者组2-back任务中反应时间(RT)延长,前额叶内侧皮层(MPFC)、后内侧皮层(PMC)脑区TID效应降低,负性情绪评分增加;患者组MPFC区TID与RT、负性情绪评分呈负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认知任务执行中存在着认知-情感之间注意资源转移效率障碍,这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颌面鼻咽部血循环特点,探讨安全有效的颈外动脉(ECA)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技术。方法 37例患者,疾病包括鼻咽纤维血管瘤、颌面血管畸形、鼻出血、上颌窦血管瘤、右眶内骨折出血、颈静脉球瘤、颈静脉球瘤并颈动脉体瘤、脑膜瘤、颅底硬脑膜动静脉瘘。均经ECA及分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有25例共行32支ECA及分支栓塞治疗。结果 均取得治愈或好转疗效。其中1例右眼失明,1例左颊及耳廓坏死。结论 颌面鼻咽部血供丰富,侧支吻合多,ECA及分支DSA可明确病变血供,了解侧支及危险吻合情况。应尽量高超选择直接栓塞病灶,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正确选择导管及熟练操作是高超选择性插管成功的保证。不能超选择性插入分支者采用血流再分布原理进行栓塞。对活动性出血不能超选择性插管时可采取主干栓塞后局部降压而止血。  相似文献   
8.
背景:基底核区出血性和缺血性病变,最容易造成相邻皮质脊髓束损伤,从而导致肢体运动功能程度障碍。功能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能真实有效地显示脑内白质结构,尤其是发生病变时,相邻和相关的白质纤维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以扩散张量成像的各向异性指数最为敏感。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评估左侧基底核缺血性和出血性病变对皮质脊髓束通路的影响,并比较两种情况下皮质脊髓束通路各向异性指数的差异。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5-10/2008-12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室完成。 对象:左侧基底核出血患者20例,左侧基底核缺血性病变患者27例。 方法:利用GE 1.5T扫描仪及SUN工作站行全脑数据收集和后处理,在各向异性指数图像上分别测量延髓、脑桥、大脑脚、基底核、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等层面的皮质脊髓束通路走行区各向异性指数的测量。兴趣区大小的确定由个体纤维束轴位图上其结构所决定,以不超出该结构的范围、同时有2人对兴趣区大小进行肯定为准。 主要观察指标:常规磁共振明确基底核区出血和缺血性病变患者,采集扩散张量成像数据并在工作站的扩散张量成像软件进行皮质脊髓束走行区域各向异性指数测量和分析。 结果:左侧基底核区的出血、缺血性病变对左侧皮质脊髓束通路各个水平层面结构的影响程度不同,其各向异性指数的统计学分析,α=0.05。缺血及出血性病变患者延髓水平皮质脊髓束的各向异性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脑桥水平直至半卵圆中心各层皮质脊髓束的各向异性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01);尤其是基底核层面和放射冠层面的P值最小,又以放射冠层面最明显。 结论:扩散张量成像结果显示,基底核区缺血性病变对大脑脚层面及其以上的皮质脊髓束的影响较出血性病变大。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2岁.右下肢无力、跛行1周,加重4天.患儿为足月顺产,余无特殊.体检:神清,对光反射存在,双眼球活动自如,颈软,右下肢较左下肢无力且变细,左侧肢体肌力V级,右侧肢体Ⅳ级.肌张力不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揭示健康人Broea区与其他脑功能区间的纤维联系规律。方法 健康成人20名,采用Siemens Trio 3.0T MR仪及工作站行数据采集和后处理及Broea区(B45和44区)纤维追踪,分析由语言功能区发出的神经纤维分布和走行。结果 BroeaB45区纤维束平均值左侧为428束,右侧相应脑区为416束,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6,P〉0.05);B44区纤维束平均值左侧为432束,右侧相应脑区为344束,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4,P〈0.05)。B45区部分各向异性左侧平均为0.336,右侧同区为0.317(t=-3.656,P〈0.05);B44区左侧平均为0.342,右侧同脑区为0.342(t=0.093,P〉0.05)。弓状纤维束平均左侧为199束,右侧为205束(t=-0.465,P〉0.05);平均部分各向异性左侧为0.385,右侧为0.375(t=1.912,P〈0.05)。Broea区发出纤维走行和分布,主要向前上到额叶前部内侧面皮层下,过胼胝体到对侧相应结构,向外下穿外囊向后经颞叶到枕叶,向内下穿苍白球和内囊后肢向下行。结论 Broea区及其相关的纤维结构形成重要的语言纤维环路结构,结构完整是完成语言功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