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2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包括磁共振同/反相位成像、弥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成像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在鉴别脊柱良恶性病变方面有较高价值.并有助于监控脊柱恶性病变的放疗或化疗后改变.  相似文献   
2.
股骨滑车发育不全是指股骨滑车沟的深度或滑车形态异常,导致髌股关节不稳、髌骨软化以及早发性髌股关节炎等改变,它是造成膝前疼痛或髌骨脱位的众多原因之一犤1,3犦。常规靠膝关节X线侧位片和髌骨轴位片测量诊断。临床工作中对膝前疼痛患者的MR检查着重观察软骨损伤、髌骨软化、髌腱炎及髌骨脱位等表现,而较少注意到股骨髁滑车的形态学异常改变犤1犦。本文研究目的比较正常对照组和滑车发育不全的MR表现,以探讨MR在股骨滑车发育不全的诊断标准及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笔者对2001年1月~2002年3月本院1040例膝关节MR检查中发现的12例滑车发育不全患者及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测量研究。12例滑车发育不全男6例,女4例,其中2例为双膝病变,年龄14~56岁,症状出现平均25.6岁,检查诊断平均28.8岁;正常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6~70岁,平均31.2岁。所有对象均有完整X线平片和MRI检查。前组患者都有膝前疼痛、髌骨脱位及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而对照组均为膝关节外伤怀疑韧带、半月板损伤患者。MR检查方法:全部病人MR检查均在GESinga1.5T超导磁共振仪上进行,用膝关节包绕表面线圈,取常规仰卧位足先进扫描。检查...  相似文献   
3.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的概念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才形成,并由Ganz等于2003年正式提出[1-3]。FAI由股骨近端和髋臼长期非正常相互碰撞而导致,股骨近端和(或)髋臼的形态学结构异常是其诱因,这种长期非正常接触和碰撞早期,可引起关节盂唇和关节软骨的退变,若未及时诊治,可进一步发展为骨性关节炎。髋关节解剖及FAI分型  相似文献   
4.
【摘要】膝关节髌周脂肪垫不仅协助维持膝关节生物力学稳定,同时还有一定的内分泌功能,与骨关节炎的发生密切相关。膝关节髌股轨迹异常、反复摩擦及重复微损伤均可致不同的脂肪垫撞击综合征。本文旨在阐述髌周脂肪垫解剖与功能、脂肪垫撞击的MRI表现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以及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去分化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9月~2013年9月间经病理证实的26例去分化软骨肉瘤患者,髂骨11例,股骨6例,肱骨3例,胫骨2例,肋骨2例,脊柱2例。结果软骨肉瘤合并纤维肉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骨肉瘤4例,骨膜骨肉瘤1例,以及梭形细胞肉瘤16例。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为"双相征",即呈现两种不同肿瘤的影像学特征,X线显示比例为55.6%,CT为66.7%,除髓腔内具有环形、点状钙化的软骨类肿瘤病灶外,相邻局部骨质溶解破坏区伴骨旁无钙化的软组织肿块;MRI为57.1%,T2WI表现为分界较清楚的分叶状高信号与不规则低信号软组织肿块,高信号区在增强后呈周围及间隔强化,相对低信号区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在软骨类肿瘤表现的基础上,X线及CT上病灶内局部骨溶解区及无钙化软组织肿块,或MR T2序列上不规则低信号区及均匀强化特征,高度提示病灶内两种病理成分并存即去分化软骨肉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及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性及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ABC)的影像学表现,评价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活检证实的动脉瘤样骨囊肿176例,其中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111例,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65例。完整影像学资料共42例,均行X线检查,其中30例行CT检查,15例行MRI检查,9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结果:4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平片上根据病变部位分偏心型22例、髓内型18例、骨旁型2例,大多数表现为偏心型膨胀性骨破坏;CT扫描可见25例不同程度骨膨胀、骨皮质内缘的分房状压迹和骨嵴影,皮质破坏断缺7例,15例见骨包壳,3例见液-液平面;15例MRI扫描表现为分叶状肿块,9例MRI表现为T1WI低、T2WI高信号囊腔,6例表现为混杂信号,囊间隔均为T1WI、T2WI低信号,6例行MRI增强扫描,均见间隔强化,5例见液-液平面。结论:原发性及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X线、CT及MRI三者结合能明显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_2图成像技术在检测关节软骨退变早期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选用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甲、乙、丙、丁四组。甲组左膝关节行常规磁共振成像,扫描结束后即刻处死,取股骨髁软骨行苏木素和伊红染色(HE)、阿利辛兰染色(AB)及蛋白多糖含量测定。乙、丙、丁各组每只兔左膝关节内注射0.2ml(10U)木瓜蛋白酶。乙、丙、丁各组于注射木瓜蛋白酶前及注射后分别于24h、48h、72h先行相同常规磁共振成像及T_2图成像,取感兴趣点,测定关节软骨T_2弛豫时间值并取平均值,对每组数据进行t检验。扫描结束后处死动物,取左膝股骨髁部软骨行大体观察、HE、AB染色及蛋白多糖含量测定。结果:注射木瓜蛋白酶后24h、48h,蛋白多糖含量与甲组比较,统计学均有差异(P=0.048和0.045,P<0.05),注射后72h,统计学没有差异(P=0.455,P>0.05)。T_2图像软骨色阶由注射前的黄红色转为注射后的红色,注射木瓜蛋白酶后24h、48h、72h的T_2弛豫率分别升高了30.14ms,20.92ms和16.17ms。经t检验后,注射后24h与注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4,P<0.05)。结论:本研究采用的T_2图成像技术能够通过定量检测T_2弛豫时间值反映软骨退变早期软骨内的生化改变。  相似文献   
8.
肩袖损伤后冈上肌退变的影像学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袖损伤是引起慢性肩痛和冻结肩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占肩关节疾患的17% ~41%[1] .冈上肌是最为重要,也最易损伤的肩袖肌结构[2] .肩袖损伤后冈上肌退变程度直接影响治疗方式选择和预后情况[3] ,因此,应用影像学检查技术对肩袖损伤后冈上肌退变进行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而目前尚缺乏有关影像学评估的详细描述,因而本文着重就肩袖损伤后冈上肌退变的解剖因素、发生机制及病理、临床体征和影像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对肩关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0年8月共12例肩关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肩关节MR扫描图像,所有病例均经肩关节手术证实。结果:①12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其中部分撕裂4例,表现为肱二头肌长头腱增粗,T2W上可见局部高信号影,肌腱连续性存在;完全撕裂8例,表现为横断面上,结节间沟内未见肱二头肌长头腱显示,斜冠状面可见撕裂肌腱近端或远端呈波浪状。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半脱位1例,表现为横断面上,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向内侧移位,位于肱骨小结节前方;脱位2例,表现为横断面示空置的结节间沟,肱二头肌长头腱向内侧移位、位于肩胛下肌腱前方;②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伴随腱鞘积液2例,表现为横断面上肌腱被液性高信号影所环绕;伴随肩关节腔内积液12例;③12例肱骨结节间沟宽度≥8mm;深度<3mm、结节间沟变浅3例;3例内壁角<30°;④合并肩袖损伤7例,其中冈上肌腱撕裂5例,冈下肌腱撕裂1例,肩胛下肌肌腱撕裂1例;合并喙肱韧带损伤11例。出现肩峰撞击综合征10例。结论:MRI能够准确的诊断肩关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从而有助于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在产褥期相关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33例产褥期相关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其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30例,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3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及MRV检查.结果 30例CVST患者MRV均发现静脉窦血流信号充盈缺损及中断征象;3例PRES患者静脉窦血流信号充盈良好,未见充盈缺损及中断征象.结论 MRI联合MRV对产褥期相关脑血管病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做出明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