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松果菊苷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作用。方法 选择不同浓度的松果菊苷处理卵巢癌SKOV3细胞,24 h后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选择不同浓度松果菊苷浓度(0,20,40,80μmol·L-1)进行后续实验,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免疫印迹法检测VEGF、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及p38 MAPK的磷酸化;显微观察细胞肿瘤球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CD133和CD44的含量。结果 SKOV3细胞的存活率与松果菊苷呈浓度依赖性降低,松果菊苷浓度≥40μmol·L-1时,SKOV3细胞的存活率较松果菊苷0μmol·L-1时均明显降低(P<0.05)。与松果菊苷0μmol·L-1组比较,松果菊苷40μmol·L-1组和80μmol·L-1组EdU阳性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减少(P<0.05);VEGF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及p38 MAPK磷酸化水平均降低(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肿瘤干细胞成球直径减小(P<0.05),成球数减少(P<0.05);CD133和CD44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 松果菊苷可以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侵袭、干细胞样特性及p38 MAPK的磷酸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损伤与单纯骨盆骨折对男性性功能影响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10—2015-01诊治的40例男性骨盆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为单纯性骨盆骨折(A组),15例伴后尿道完全断裂(B组),所有患者采用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表(IIEF-5)对其勃起功能进行自我评价,测定时间为回顾创伤前、创伤后;对IIEF-5评分21分的患者进行夜间勃起(NPT)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B组均发生了勃起功能障碍(ED),受伤前后IIEF-5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将2组受伤后IIEF-5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B组不同年龄段患者受伤后IEF-5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进行NPT检测,2组NP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损伤的患者与单纯骨盆骨折患者相比更易发生勃起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预激态补骨脂素抑制 K562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预激态补骨脂素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为补骨脂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取预激态补骨脂素和晚激态补骨脂素处理的细胞,在培养后检测台盼蓝拒染细胞数和白血病细胞集落,并对它们在台盼蓝拒染细胞抑制率(TBIR)、细胞增殖抑制率(CPIR)和集落形成抑制率(CFIR)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预激态补骨脂素对K562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随着预激态补骨脂素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也随之增强;预激态补骨脂素与晚激态补骨脂素的TBIR、CPIR、CFIR各值比的差异不显著;为使预激态补骨脂素要充分发挥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补骨脂素的紫外线照射时间应在10分钟以上;与K562细胞作用时间也应大于12小时;抑制作用会因预激态补骨脂素预激后搁置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6小时内作用最强。结论:预激态补骨脂素和晚激态补骨脂素对K562细胞的增殖均表现出抑制作用,有望作为临床的抗肿瘤用药。  相似文献   
4.
老年贫血81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老年贫血的诊断特点。方法 分析 81例老年贫血病例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骨髓红系增生情况、骨髓形态学及病理学诊断、病因诊断等项目 ,以中位数、均数±标准差、百分比等为观察指标。结果  81例老年贫血病例中 ,男性稍多于女性 ,中位年龄 6 8 9岁。中重度贫血占绝大多数 ,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者为5 2 11%,增高者为 33 80 %。近半数病例或伴白细胞减少或伴血小板减少 ,全血细胞减少者占 39 15 %,单纯贫血者占 44 4 4%。形态学上以大细胞性贫血比例最高 ,占 36 99%,其次为正细胞性贫血 ,占 30 14%。骨髓红系增生活跃以上者占 83 87%;1 5活检病例合并灶状纤维化或纤维组织增生。缺铁性贫血为老年贫血最常见的病种 (2 9 6 3%) ,其次为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中摄入不足最常见 ,占 2 3 33%,肿瘤、食管裂孔疝、溃疡及胃大部切除术后也较多见。慢性病性贫血比例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巨幼细胞性贫血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为老年全血细胞减少病例的常见病种。老年单纯贫血病例中 ,缺铁性贫血占首位 (4 7 2 2 %) ,巨幼细胞性贫血比例也较高。结论 老年人属弱势群  相似文献   
5.
不少老年人腹泻无需治疗而自愈,但也有因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而发生严重后果,例如急性肾衰而致命。因此有必要对共病因进行分析并予最确当的处理。 材料和方法自1954年7月至1985年2月期间60岁以上因腹泻为主症而住院治疗的210例重新逐一阅读病历,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细胞化学染色在急性白血病分型中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对78例急性白血病进行诊断分型。方法 按照FAB标准进行形态学分型,采用Wright-Giemsa染色;细胞化学染色包括过氧化物酶,非特异性酯酶即α-醋酸萘酚酯加氟化钠抑制,糖原即过碘酸雪夫染色。结果 过氧化物酶、糖原反应可区别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同时糖原反应对诊断M6具有特异性;非特异性酯酶加氟化钠抑制试验,对区别粒-单白血病具有重要意义。细胞化学染色与形态学分型符合率为89.4%,形态学的确诊率为74.4%,加做细胞化学染色可将诊断率提高到93.5%。结论 形态学是白血病诊断分型的基础,细胞化学染色是形态学的重要补充,其经济、简便和稳定的特点有利于广大基层医院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口日渐老龄化,以及人们接触高能量伤害的机会增加,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日益增高。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对其周围组织损伤严重,治疗困难,尽管现在有诸多治疗手段,仍有较高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率。近年来,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 MIPPO)技术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应用广泛,临床效果也满意。本文对目前MIPPO应用于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观察了食饵性高血压血脂对新西兰兔血小板功能、纤溶系统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及去纤酶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高血脂能引起兔的血小板数增加,粘附力增强,血液粘滞性增加,红细胞流动变慢,呈现高凝和低纤溶状态,且主动脉形成明显粥样斑块,去纤酶在降低血脂的同时,可明显降低血小板的粘附力,降低血液粘滞性呈现低弟和高纤溶状态,其主动脉粥样斑块亦明显减轻和缩小。  相似文献   
9.
观察了食饵性高血脂对新西兰兔血小板功能、纤溶系统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及去纤酶的调节作用,并动态观察了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高血脂能引起兔的血小板数增加,粘附力增强,血液粘滞性增加,红细胞流动变慢,呈现高凝和低纤溶状态,且主动脉形成明显粥样斑块.去纤酶在降低血脂的同时,可明显降低血小板的粘附力,降低血液粘滞性,呈现低凝和高纤溶状态,其主动脉粥样斑块亦明显减轻和缩小.提示去纤酶既能降低血脂又能降低血粘稠度,促进纤溶,起到抗凝及防止血栓形成,抑制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来源于骨髓和脐带血的基质细胞基本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骨髓与脐带血细胞体外培养基质细胞的基本特性,为基质细胞的选择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用Dexter长期培养体系培养骨髓和脐带血基质细胞,以细胞增殖、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细胞表面及基质细胞支持另一骨髓细胞形成的鹅卵石造血区(CAFC),长期培养起始细胞(LTC-IC)为指标,比较两者的生长特性、成分及功能.结果①细胞生长特性:出现贴壁细胞时间,骨髓细胞为培养3d,脐带血细胞为培养5~6d;细胞融合成片时间,骨髓细胞为培养10~14d,脐带血细胞为培养12~18d;第21天细胞增殖数,骨髓比脐带血细胞增殖少;②细胞成分:21d培养后细胞成分,骨髓来源者以成纤维细胞为主,其次是巨噬细胞与内皮细胞,脂肪细胞最少;脐带血细胞来源者,以巨噬细胞为主,其次是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偶见脂肪细胞;细胞化学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细胞表面抗原检测,CD14、CD45的表达骨髓细胞明显低于脐带血细胞;③细胞功能:骨髓来源的基质细胞较脐带血细胞的基质细胞支持另一骨髓细胞形成的CAFC和LTC-IC明显多.结论①生长特征:形成贴壁细胞时间骨髓较脐带血短,骨髓细胞比脐带血细胞有核细胞数增殖快、持续时间相对短;②细胞成分特性:骨髓来源形成的基质细胞以成纤维细胞为主,脐带血来源者以巨噬细胞为主;③细胞功能特性:骨髓细胞形成的贴壁细胞较脐带血细胞形成的贴壁细胞更利于CAFC、LTC-IC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