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肿胀疼痛的中医特色护理的要点和优势。方法对30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术后进行中医特色护理并观察效果。结果中医特色护理组患者术后较常规护理组患者的肿胀疼痛的效果更明显,半年后随访,患者关节活动度满意。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采用中医特色方法进行膝关节肿胀和疼痛消除的护理,对提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改良低浓度封闭配方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改良低浓度封闭配方治疗,治疗组采用传统封闭配方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改善,治疗组治愈19例,好转4例,有效率76.7%;对照组治愈20例,好转5例,有效率8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低浓度封闭配方同样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尺神经皮下前置术在治疗肱骨髁上并尺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7年收治的此类患者58例,获得随诊50例,分别行单纯克氏针固定和克氏针固定并尺神经皮下前置术,术后评估优良率,观察尺神经恢复疗效。结果单纯固定组优良率为65%,固定并神经前置组优良率为80%,两组疗效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Ⅰ期行尺神经皮下前置能提高尺神经损伤的恢复率,中重度伴有尺神经损伤的患者神经前置远期恢复更佳;未行神经前置的病例,若后期出现迟发性尺神经炎,可再行探查并皮下前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规范腰椎管狭窄症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优化其中医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统计分析300例腰椎管狭窄症中医住院病历的中医临床证候.结果 腰椎管狭窄症中医症状以腰痛,下肢麻木,行走时加重出现频率比较高;中医证型主要集中于风寒痹阻证、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3型.结论 初步把腰椎管狭窄症分为3型:风寒痹阻证、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并为各型设立了一个辨证分型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推挤前臂旋后伸屈手法治疗肱骨外髁翻转骨折2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
均衡骨盆牵引治疗腰腿痛的临床价值:附5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盆牵引是治疗腰腿痛疾患的常用方法之一,但对某些腰腿痛疗效不够满意,或复发率较高。为了探索治疗腰腿痛更有效方法,根据腰腿痛力平衡改变的病理特点,设计出一种均衡骨盆牵引的方法,经54例观察应用,效果较好。现就其临床价值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从中医“同病异治”理论角度出发,探讨电针分别刺激足阳明胃经、督脉对脊髓损伤大鼠的损伤部位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的表达,进一步探讨电针刺激对脊髓损伤大鼠中枢神经轴突再生的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督脉组、足阳明胃经组,每组大鼠分为1周、2周、3周、4周、5周共5个亚组,每个亚组4只大鼠;督脉穴组给予电针刺激阿是穴,足阳明胃经电针组给予刺激“足三里”、“伏兔”穴,对照组仅损伤脊髓,不给予治疗;采用免疫组化、PCR、WB检测3组在各时间点阳性蛋白及蛋白激酶A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电针刺激足阳明胃经、督脉对比对照组阳性蛋白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显著(P<0.05);电针刺激组的PKA的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其中足阳明胃经组的阳性蛋白表达及PKA的mRNA及蛋白表达较督脉组高,在第3周时具有显著意义,其它时间点差异不显著。结论:电针刺激足阳明胃经、督脉穴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局部阳性蛋白及PKA的表达,符合中医“同病异治”理论,在促进轴突再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开龙  黄永  周宾宾 《微创医学》2013,8(2):161-162
目的观察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循经推拿对膝关节肿胀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循经推拿加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冰敷加康复训练,对比两组膝关节围度。结果膝关节周径差值治疗组术后第1周为(3.15±1.57)cm,第2周为(2.86±1.24)cm,对照组术后第1周(4.85±2.06)cm,第2周(3.55±1.82)cm,两组相比较,前者膝关节肿胀程度评定优于后者(P<0.05)。结论循经推拿可以更好地减轻膝关节肿胀度,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根据移植韧带的生物力学、生理病理过程,采用早期以股四头肌锻炼和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为主要方面的康复方法,观察关节镜下骨-髌腱-骨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01至2009—01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关节创伤科采用关节镜下自体骨-髌腱-骨移植重建(ACL)的患者47例。其中男32例,女15例;年龄20~45岁;左侧19例,右侧28例。第一阶段(术后2周内):以减轻疼痛,消肿为目的,以股四头肌锻炼为主。第二阶段(术后2至6周):以恢复肌力、关节屈伸和部分负功能为目的,以闭链式和开链式关节活动为主。第三阶段(术后6至12周):重复上述锻炼基础上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及强度练习,以进一步恢复膝关节功能、正常步态及本体感觉训练。术后1年评价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稳定性(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采用Lysholm评分(总分100分,分数愈高,膝关节功能恢复愈好)和IKDC评分(4级评分法,分为正常、接近正常、异常、严重异常)评价其疗效。结果:47例患者均保留有完整的联系信息,每月均能定期随访及复诊,随访率达100%。术后6周膝关节活动度0。~120。者41例(余7例患者膝关节屈曲均超过100。),所有膝关节消肿明显,肿胀轻微;术后12周所有膝关节活动度均达到正常,肿胀消退,术后未发现膝关节屈伸功能丢失者。47例患者术后1年随访行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检查均未见阳性结果。术后1年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情况IKDC评分正常43例(42,47),接近正常3例(3/47),异常2例(2/47);患膝术前Lyrsholm评分平均41.8分,术后平均90.7分,其中优39例,良5例,中3例,优良率93.6%。结论:关节镜下骨一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采用早期股四头肌锻炼,术后2周部分负重并由逐渐闭链式向开链式关节运动等过渡的康复训练疗效确切,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患者的依从性较好,符合骨-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生理病理和生物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治未病”的思想首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虽距现代时间久远,但反映在治病、治国、治事、治人的方方面面,使人不得不佩服其永不衰退的思维科学性。《素问&#183;四气调神大论》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孙思邈把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