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
IKVAV多肽自组装纳米纤维促进PC12细胞的黏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细胞黏附性能是评价神经组织工程基质材料的重要指标,拟对包含神经活性多肽片断的IKVAV多肽两亲性分子在体外进行自组装,并且检测其对PC12细胞黏附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5-12/2006—03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IKVAV多肽两亲性分子委托上海波泰生物科技公司合成,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质谱仪进行纯化和分析。在IKVAV多肽两亲性分子中加入稀盐酸降低pH值引发其自组装,用不同浓度的IKVAV自组装材料包被培养板,培养PC12细胞,检测IKVAV对PC12细胞黏附的影响结果:①当IKVAV自组装材料的密度为0.58-15.0μg/cm^2 。时,能明显增强PC12细胞黏附,而且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密度增加PC12细胞的黏附率升高。②在1h和3h各IKVAV密度组的细胞黏附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IKVAV能够促进PC12细胞黏附,而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同时,IKVAV促进PC12细胞黏附的作用迅速、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甲泼尼龙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的直接作用,为有效的结合这两种治疗方法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加入MP培养12h、24h和48h后,用细胞活性检测试剂CCK-8,检测其对神经干细胞活性的影响,用Hoee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用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神经干细胞凋亡比率。结果:甲泼尼龙对体外培养的活性有抑制作用,而且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的发生凋亡。结论:甲泼尼龙不利于神经干细胞的生长,不宜在进行甲泼尼龙冲击疗法的同时进行神经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离兔髓核脊索细胞(notochordal cells,NC)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通过非接触共培养探讨NC对MSC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4~6周龄新西兰兔8只,取胸腰段脊柱的髓核,用密度梯度离心提取NC,同时取其股骨骨髓用FICOLL液分离MSC,将NC和MSC等比例(1∶1)通过transwell培养板进行非接触共培养作为实验组,单纯MSC细胞培养作为对照组,光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对两组的MSC行免疫组化及RT-PCR、Western-blot检测MSC细胞表型的改变情况。结果:原代NC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体积大,细胞增殖不明显;MSC贴壁生长,呈三角形或梭形,漩涡状排列。甲苯胺蓝染色:对照组MSC细胞核淡染,胞体染色不明显,染色阴性;实验组MSC可见从第3天开始胞体及胞外基质出现紫红色,第5天染色更加明显。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对照组MSC淡染,细胞形态不清楚;实验组第3天出现MSC内出现棕黄色深染,随着时间推移细胞染色加深呈阳性表现。RT-PCR检测,经过5d非接触共培养后实验组蛋白聚糖的基因表达为对照组的2.35倍(P<0.05),Ⅱ型胶原的基因表达为对照组的1.61倍(P<0.05),对照组Ⅰ型胶原的基因表达为实验组的2.56倍(P<0.05)。Western-blot检测后发现:经过5d非接触共培养,实验组蛋白聚糖的含量为对照组的1.61倍(P<0.05),Ⅱ型胶原的表达为对照组的10.04倍(P<0.05)(P<0.05)。结论:在非接触共培养条件下脊索细胞可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型发生变化,向类软骨细胞方向分化,这将为组织工程化髓核的种子细胞筛选提供新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本研究设计的自助爬楼轮椅的稳定性。方法:计算链条极限拉伸载荷,针对轮椅容易在楼梯上倾翻这一问题,从两个角度着重分析轮椅的稳定性:①分析履带的长度和宽度对轮椅在爬楼梯时重心位置变化的影响。②分析轮椅在楼梯上的受力。结果:链条的极限拉伸载荷为201.6kN。轮椅爬楼时重心位置可前后移动260mm。左右最大倾角可达32°。轮椅爬楼时沿楼梯方向最小总反力大于重力沿楼梯方向向下的分力。结论:自助爬楼轮椅设计时采用的32A型滚子链条能够满足链条的抗拉载荷要求,链条的结构稳定可靠。爬楼时重心位置可前后移动260mm,左右最大倾角可达32°,足够保证轮椅爬楼时不发生侧翻。轮椅在楼梯上受楼梯的总反力大于重力沿楼梯向下的分力,能够保证轮椅不下滑,自助爬楼轮椅结构设计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SA下捕捞体内断裂静脉港导管技术要点、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静脉港体内导管断裂11例,采用DSA下经右侧股静脉介入法,使用不同规格的抓捕器及导管配合捕捞断裂导管。结果 11例静脉港体内断裂导管均成功经右侧股静脉取出,手术成功率100%。DSA下断裂导管取出耗时18~110 min,平均53.45 min,介入术中、术后未出现介入操作相关并发症。结论 DSA下经右侧经股静脉能及时捕捞断裂导管,快速解除断裂导管可能引发的严重并发症,创伤小,安全性高,避免了手术取出的创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原位形成胶原凝胶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5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胶原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Allen撞击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用微量注射器将胶原溶液注入损伤部位,在体温作用下让其原位形成凝胶,对照组注入PBS溶液,每周进行运动评分,6周后取脊髓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损伤部位的胶质瘢痕和轴突生长情况。结果胶原组大鼠第5周起BB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免疫荧光显示损伤部位胶质瘢痕少于对照组,且长入损伤部位的轴突也多于对照组。结论原位形成的胶原凝胶能抑制损伤部位胶质瘢痕的形成,并能促进轴突再生长入损伤部位。证明胶原是一种较好的能用于修复脊髓损伤的可注射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一种改良的小鼠精原干细胞消化富集方法,为精原干细胞体外长期培养和移植奠定基础.方法 收集120个出生4~d BALB/c新生小鼠的睾丸,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的两步消化法(对照组)和改良消化法(实验组)分离消化获得细胞悬液,并种植到铺有明胶的培养皿中,于种植后1h、5h、24h通过差速贴壁法去除体细胞,获得富集的精原干细胞.以Thy-1作为精原干细胞的表面标志,分别在3次差速贴壁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y-1阳性细胞的比例,比较两组精原干细胞的富集效率.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消化所获得的细胞数分别为(3.4±0.5)×105/睾丸和(3.6±0.3)×105/睾丸,无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实验组细胞贴壁具有良好的活性,初次贴壁仅需40~50min,而对照组细胞需要4~5h甚至过夜培养才能贴壁.3次差速贴壁后,实验组Thy-1阳性细胞占睾丸细胞的比例为(56.3±4.7)%,而对照组仅为(32.6±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消化富集法能明显提高睾丸细胞活性和富集效率,可获得大量高度纯化的精原干细胞,为精原干细胞培养和移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源性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在体外条件下的增殖及分化等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脊髓脱髓鞘疾病的髓鞘再生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免疫吸附法原代培养大鼠脊髓源性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并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其表面标志物A2B5及NG2;采用Alarm blue法检测其在体外的增殖能力,并绘制生长曲线;诱导原代培养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向成熟少突胶质细胞分化,并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成熟少突胶质细胞表面标志物MBP及GalC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吸附法可以对大鼠脊髓组织中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进行有效的分离纯化,分离获得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A2B5及NG2表达呈阳性,Alarm blue法检测结果显示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在体外具有良好的增殖能力,诱导分化实验证实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可以分化为成熟少突胶质细胞并且MBP及GalC表达呈阳性.结论 采用免疫吸附法原代培养的大鼠脊髓源性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在体外具有良好的增殖能力以及分化为成熟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原位形成胶原凝胶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5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胶原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Allen撞击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用微量注射器将胶原溶液注入损伤部位,在体温作用下让其原位形成凝胶,对照组注入PBS溶液,每周进行运动评分,6周后取脊髓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损伤部位的胶质瘢痕和轴突生长情况.结果:胶原组大鼠第5周起BB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免疫荧光显示损伤部位胶质瘢痕少于对照组,且长入损伤部位的轴突也多于对照组.结论:原位形成的胶原凝胶能抑制损伤部位胶质瘢痕的形成,并能促进轴突再生长入损伤部位.证明胶原是一种较好的能用于修复脊髓损伤的可注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