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崎病晚期心血管损害的超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崎病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它是由未知病因引起的全身血管炎.病理改变大致可分四期:Ⅰ期主要是小血管炎、微血管周围炎以及中大动脉周围炎,Ⅱ期小动脉炎减轻,中动脉炎突出,易发生动脉瘤及血栓,冠状动脉病变是主要危险.  相似文献   
2.
法乐氏四联症伴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0岁,自幼紫绀,活动后心慌气促有蹲踞。查体:发育稍差,面容青紫,杵状指,胸骨左缘3~4肋间Ⅲ级sm。心电图:电轴右偏236°,先心P波,右室肥大,房室传导延缓。X线肺血少,心胸比值0.58。超声检查:应用HP77030A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  相似文献   
3.
超声心动图检测犬冠状动脉反应性充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正常犬冠状动脉反应性充血试验 (reactive hyperemia,RH)前后冠状动脉内径及血流的变化 ,以评价超声心动图检测冠状动脉反应性充血作用的价值及建立冠状动脉反应性充血试验的方法。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杂种犬 13只。应用超声心动图仪分别观察记录基础状态、冠状动脉反应性充血试验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分别短暂环扎 15 s及 30 s然后迅速松开 )后及冠状动脉内注射硝酸甘油后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L AD)的二维图像、血流频谱及心肌内冠状动脉血流频谱。测量冠状动脉最大内径及最大血流速度 (Vmax)、流速时间积分 (VTI) ,并计算其百分变化率及与基础值的比值。结果 基础状态 L AD内径为 (2 .2 7± 0 .2 4 ) mm ,L AD环扎 15 s后其内径增加为 (2 .38± 0 .2 7) mm (P<0 .0 0 1) ,内径百分变化率为 4 .89%± 1.6 3% ;L AD环扎 30 s后其内径明显增加为 (2 .5 3± 0 .2 6 ) mm (P<0 .0 0 1,同基础值相比 ) ,内径百分变化率为 11.5 7%± 2 .5 8%。 L AD内注射硝酸甘油后其内径增加为 (2 .5 7± 0 .2 6 ) mm (P<0 .0 0 1,同基础值相比 ) ,内径百分变化率为13.2 9%± 2 .71%。 L AD环扎 30 s后内径百分变化率较环扎 15 s明显增大 (P<0 .0 0 1) ,而与注射硝酸甘油后内径百分变化率相似(P>0 .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法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获取标准心尖位左心长轴观、二腔观和四腔观,分别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法离线分析10例正常人和1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各节段长轴方向的心肌多普勒速度曲线和位移曲线,计算峰值速度(Vs)及收缩期各取样点向心尖方向位移(Ds);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收缩期二尖瓣环下移距离(Dm);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方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各节段Vs、Ds和Dm比正常人显著减低。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法测量的二尖瓣环水平Ds与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的Dm显著相关(r=0.63,P=0.03)。二尖辨环水平的平均Vs(r=0.75,P=0.005)、平均Ds(r=0.63,P=0.03)与LVEF亦分别显著相关。结论: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法技术可快速、直观、无创性定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为临床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超声评价抗氧化剂对川崎病后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水溶性抗氧化剂的快速输注对川崎病后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对 39例有川崎病史者分别行静脉内输注水溶性抗氧化剂或安慰剂 ,在输注前后应用超声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的内皮功能。【结果】19例有川崎病病史患者行抗氧化剂静脉输注后冷加压试验诱导的冠状动脉左主干内径百分变化率明显增加 (从 1.6 %± 6 .0 %增加到 6 .5 %± 5 .1% ,P <0 .0 1) ,2 0例输注安慰剂后冷加压试验诱导的冠状动脉左主干内径百分变化率无明显增加 (从 0 .35 %± 3.0 %到 0 .5 %± 3.2 % ,P >0 .0 5 )。【结论】快速静脉内输注抗氧化剂可使川崎病后受损的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左室结构和功能及升主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氯沙坦服用前和服用 3个月后 ,对 2 6例轻至中度EH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服用氯沙坦 3个月后 ,血压从 (14 8± 13) / (95± 9) (1mmHg =0 .133kPa)下降到 (138±12 ) / (88± 8)mmHg (均 P <0 .0 1) ;升主动脉弹性显著增加 ,显示为Ep指数从 (44 .2± 5 7.9)下降到 (19.9±14 .9)N/cm2 (P 0 .0 5 )和 β指数从2 7.4± 32 .9下降到 13.3± 9.9(P 0 .0 5 )。氯沙坦治疗后Ep指数和 β指数百分变化率与舒张压百分变化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Ep指数 ,r =0 .4 0 ,P <0 .0 5 ;β指数 ,r =0 .5 5 ,P <0 .0 1) ;E/A比值 (1.2 0± 0 .32 )明显高于服用前 (1.0 7± 0 .31,P <0 .0 1) ,E峰减速时间从 (185± 32 )下降到 (16 4± 2 9)ms(P <0 .0 1) ;左室重量从 (2 2 0± 5 3)减低为 (194± 5 3)g(P <0 .0 1)。结论 :氯沙坦的降压作用与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善和升主动脉弹性增加有关 ,并且氯沙坦具有消退左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击破微泡效应促进膀胱黏膜上皮细胞摄取化疗药物盐酸多柔比星的可行性。方法 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经膀胱导尿管注入盐酸多柔比星和脂质微泡,同时高机械指数诊断超声体外辐照击破微泡;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兔辐照部位及对照部位膀胱黏膜药物自发荧光,并使用NIH 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对荧光图像进行荧光强度分析比较。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盐酸多柔比星自发红色荧光,聚集于黏膜层内,实验侧及对照侧黏膜下层和肌层内均未发现明显红色荧光聚集;荧光强度分析显示,实验侧黏膜层荧光强度值高于对照侧(P﹤0.05),实验侧黏膜层化疗药物摄入量高于对照侧。结论超声击破微泡效应可有效促进膀胱黏膜对化疗药物盐酸多柔比星的摄取,该方法简单易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膀胱癌灌注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与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将6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有无颅内血管狭窄分为两组,颅内血管狭窄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进行对比分析,并进一步分析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颅内血管狭窄数量的相关性。结果 颅内动脉狭窄组有50例,对照组有17例,年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高血压病、糖尿病、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与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相关,且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rs-0.869,P0.000)与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rs-0.490,P0.000)分别与颅内血管狭窄的数量存在负相关关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可作为评估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的独立因素,以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值为2.95%时诊断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的可能性最大。结论 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患者存在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的降低,且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可能对颅内血管狭窄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胆管梗阻支架植入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7例超声诊断为胆管梗阻经ERCP确诊后行胆总管支架植入术的病例(101例次)资料。结果 101例次做了术后超声监测,17例次行ERCP检查确认,16例次结果与超声临床诊断一致,只有1例次壶腹部肿瘤胆管内支架植入术后6个月,由于肠道气体的遮掩,超声检查无法做出临床诊断。超声诊断的正确率为98.7%。结论超声检查在胆总管梗阻支架植入术后的监测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i mage,CDFI)和脉冲频谱多普勒(pulse wave Doppler,PWD)超声技术对95例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CF,TCCF)和25例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spontaneous CCF,SCCF)患者的颅内外相关血管进行检测,比较分析两组间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结果对照。结果DSA提示TCCF组中有87例为高流瘘,8例低流瘘,SCCF组中有24例为低流量瘘,仅1例为高流瘘。高流瘘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患侧颈内动脉呈明显高流速低阻力频谱;瘘口远端的大脑中、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低于健侧,盗血明显。而低流瘘患者的双侧颈内动脉各血流参数相比无明显差异,有11例患侧颈外动脉及其分支呈高流速低阻力改变;颅底各动脉流速、PI值及频谱形态正常且基本对称,颅内血流动力学改变不明显。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DSA造影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无创、系统地观察到CCF因瘘口引起的颅内外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