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及其与残余肾功能、人体构成和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生物电阻抗技术和常规生化方法测定68例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残余肾功能、人体构成和营养相关指标.结果: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和脂肪百分比呈正相关,与去脂体重呈负相关(P均〈0.01),与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清肌酐、尿素氮、白蛋白、胆固醇、血红蛋白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存在高瘦素血症, 血清瘦素水平可以作为评价机体脂肪含量的营养指标,其在终末期慢性肾衰竭血透患者蛋白质营养不良中未发挥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D4+Foxp3+调节性T细胞(CD4+Foxp3+Treg)及亚群在成人微小病变肾病(MCD)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的分布,探讨CD4+Foxp3+Treg参与MCD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以27例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MCD的初发成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Foxp3-FITC/CD45RA-PE/CD3-ECD/CD4-PC7抗体组合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4+Foxp3+Treg及亚群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Real-Time PCR检测PBMCs中Foxp3、Th17转录因子RORc以及细胞因子TGF-β1、IL-6、IL-17A、IL-23mRNA表达。设立正常对照。结果流式细胞检测显示CD4+Foxp3+Treg分成3个细胞群体,分别为CD45RA+Foxp3low(Ⅰ区,静息期Treg)、CD45RA-Foxp3high(Ⅱ区,活化Treg)和CD45RA-Foxp3low(Ⅲ区)。MCD组Ⅰ区+Ⅱ区细胞和Ⅱ区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MCD组PBMCs中Foxp3mRNA表达较对照组下调(P〈0.05),RORcmRNA表达较对照组上调(P〈0.05),IL-6、IL-17A、IL-23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MCD组IL-17A mRNA表达与Ⅱ区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r=-0.81,P〈0.05)。结论成人MCD患者外周血Treg及其活化功能亚群减少,同时伴有Th17转录基因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异常升高。提示Treg Foxp3 mRNA表达下调及Treg/Th17细胞比例失衡可能与MCD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栓前状态标志物的变化.方法:5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前采静脉血4.5ml,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清晨空腹采静脉血4.5ml,用ELISA测定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维蛋白肽A(FPA)、蛋白C(P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P-选择素(P-Selectin)、血栓前体蛋白(TpP)、D-二聚体(DD)含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组血浆TpP、TAT、vWF、FPA、DD显著升高(P<0.05);P-选择素、PC显著下降(P<0.01).结论:终末期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标志物异常,提示可能存在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降尿蛋白,探讨降蛋白尿作用与患者T细胞亚群、某些细胞因子、免疫功能调节变化的关系.方法3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含黄芪2g/ml)40ml/d,21d为一个疗程,测定24h尿蛋白定量,血CD3、CD8、CD8百分率,CD4/CD8比例,血SIL-2R、SIL-6R水平.结果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从2328.10mg/24h降至1017.21mg/24h(P<0.01).CD4明显下降从45.54到40.77(P<0.05),CD8明显上升从25.33升至27.74(P<0.01),CD4/CD8明显下降从2.56降至1.70,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和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SIL-6R)亦明显下降,分别从673.08ng/L、43.22ng/L降到548.95ng/L、36.18ng/L(P<0.05).结论黄芪对细胞免疫有调节作用并能有效降低某些病理类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尿蛋白.  相似文献   
5.
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降尿蛋白,探讨降蛋白尿作用与患者T细胞亚群。某些细胞因子、免疫功能调节变化的关系。方法3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含黄芪2g/ml)40ml/d,21d为一个疗程,测定24h尿蛋白定量,血CD3、CD4、CD8百分率,CD4/CD8比例,血SIL-2R、SIL-6R水平。结果 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从2328.10mg/24h降至1017.21mg/24h(P<0.01)。CD4明显下降从45.54到40.77(P<0.05),CD8明显上升从25.33升至27.74(P<0.01),CD4/CD8明显下降从2.56降至1.70,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和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SIL-6R)亦明显下降,分别从673.08ng/L、43.22ng/L降到548.95ng/L、36.18ng/L(P<0.05)。结论 黄芪对细胞免疫有调节作用并能有效降低某些病理类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尿蛋白。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心肌病变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结合临床对104名Ⅱ型糖尿病、17例冠心病、56例正常人分组检查分析。其中48例糖尿病、所有冠心病、正常人年龄均在35~50岁。结果:1.超声测量IVS、LVPW、LVDd、LA,显示,LA增大,IVS、LVPW增厚,病变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经t′检验具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意义(P<0.05;P<0.01)。低年糖尿病组与冠心病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低年糖尿病组LVDd明显小于冠心病组(0.01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速避凝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副作用.方法就我院收治的-应用速避凝引起腹泻的病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患者在台疗期间出现腹泻,停用速避凝即止,粪检(一).结论肾病综合征应用速避凝可出现腹泻,停药即止,无需治疗.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ANP、BNP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水平衡及干体重的价值。方法:40例血液透析龄≥1年的稳定的MHD患者为MHD组,40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放免法检测稳定的MHD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和透析间期ANP、BNP动态的变化;观察平均每日尿量对MHD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和透析间期血浆ANP、BNP动态变化影响。结果:MHD患者血浆ANPOh、24h、48h高于-4h(Oh、24hP〈0.01,48hP〈0.05),24h、48h低于Oh(P〈0.01);48h低于24h(P〈0.05);血浆BNP血液透析前后和透析间期无差异;MHD患者血浆ANP-4h、24h、48h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0h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MHD患者血浆BNP-4h、0h、24h和48h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0h达干体重和未达干体重的MHD患者血浆ANP、BNP无差异;少无尿的MHD患者血浆ANP、BNP和有尿的MHD患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浆ANP、BNP可以反映MHD患者的容量状况,BNP水平随容量的增加而增高,且对于容量的评价作用优于ANP,但二者评估干体重不敏感。提示严格控制血压,控制透析间期容量负荷增长,是预防MHD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定位下应用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近期和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间断或连续摄影观察,检查结束后进行数据处理,图像三维重建,观察失功的内瘘的血管狭窄情况或血栓的数量以及位置。在内瘘原吻合口稍上方切开瘘管,选用大小恰当的Fogarty导管,在球囊萎瘪的状态下轻柔地插入血管腔,导管穿过血栓或狭窄部位,注入肝素盐水使导管膨胀,利用水囊对栓子的牵拉作用将血栓取出。结果:40例患者34例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成功,血液透析时血流量可达200 mL/min以上。其中长期随访31例,随访12~38个月,3例再次发生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分别发生在术后第14、20、37个月。结论: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定位下Fogarty导管取栓术应用于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尤其是离瘘口较远的血栓效果良好延长了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