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8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探讨长骨转移瘤的影像学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选择具有明确原发病史或病理证实的45例长骨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骨转移瘤病灶的X线、CT和MRI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其中X线检查18例,CT检查26例,MR检查18例(部分患者同时做2种或3种检查)。结果 X线发现20处病灶的基本特点为呈不规则形、多发斑点虫蚀样破坏或类椭圆形透亮区。无论累及骨端还是累及骨干病变,均伴有周围骨质破坏,并部分相邻皮质伴有不连续条带状骨膜增生。CT发现27处病灶均呈溶骨性骨质破坏,破坏范围可单侧或四周,部分周围形成软组织肿块。累及骨干分为皮质型和常见型。MRI发现20处病灶表现为长T1长T2、压脂像为高信号。结论长骨转移瘤在影像学表现上具有多样化特点,具体在X线、CT、MRI表现各自具有其特征性。相对而言CT、MRI在敏感性方面显示出较显著优势,尤其是MRI在发现早期髓腔病变具有较高敏感性。但X线检查在骨膜反应方面则优于其他检查。若将X线、CT和MRI三者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验证,对于诊断长骨转移瘤和与骨其他病变相鉴别具有显著意义,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运动诱发室上性早搏R波振幅与窦性R波振幅之差值,可能与阻塞的冠状动脉数目及其狭窄的程度有关.踏车负荷试验观察ST段的同时,测量R波振幅的变化,对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增加了可靠性,并有助于对左室功能的评估.本文对运动试验诱发的室上性早搏R波与前一窦性搏动R波振幅进行比较,并分析了R波振幅变化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报告11例单肢骨骺发育异常,男8例,女3例,年龄15月~21岁。其中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另5例有典型的临床和X线表现。主要临床表现是关节附近的无痛性肿块和畸形。特征性的X线表现包括骨骺的过早出现和一侧或外半侧骺软骨的过度增生,多发骨化中心的形成,而后融合为一体,形成骨骺的偏侧性肥大。11例均仅累及单侧肢体骨骺,其中5例为多骨骺受侵。对有关本病的单质或异质性问题和误诊原因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干骺软骨发育异常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骺软骨发育异常,是一种少见的以短肢体和骨关节畸形为特征的体质性骨病。本文对有典型临床和 X 线表现的21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讨论了有关本病的分型、典型表现和鉴别诊断等。着重分析了其基本类型如 Schmid、MeKusick 和 Jansen 等型的临床和 X 线表现。三型中以 Schmid 型最常见.最好侵犯股骨颈干骺软骨,并引起髋内翻畸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构建人工抗原制备抗人参皂苷Rg3的特异性抗血清.方法:采用高碘酸盐氧化法将Rg3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蛋白(OVA)共价偶联,分别合成免疫抗原Rg3-BSA和包被抗原Rg3-OVA.用合成的Rg3-BSA免疫家兔,制得抗人参皂苷Rg3的特异性抗血清,并通过酶联免疫方法(ELISA)对抗血清进行鉴定.结果与结论:人工抗原Rg3-BSA制备成功,由其所得抗血清的效价为1:51 200,交叉反应率低于3%,具有很强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断层解剖为依据,研究正常成人海绵窦(CS)不同层面内有关结构的CT和MRI表现。方法50例鞍区及CS正常成人,其中20例同时行MRI冠状和横轴位SET1WI、FSET2WI及SET1WI增强扫描(SET1WIC^+);20例行冠状位CT增强扫描(CT—C^+);另10例行横轴位CT—C^+。分析CS及各种结构的CT和MRI表现、显示率。结果在CT和MRI上,CS形态在各层面表现不一,以冠状位容易观察和比较;CS外、上及后壁为硬膜,FSET2WI可直接显示呈低信号;内壁垂体囊部显示不佳,内壁其余部分及下壁邻骨结构,以CT显示为佳;颈内动脉(ICA)在CT—C^+上与CS间隙同时强化,不易分辨,MRI上呈流空信号;CS间隙呈不均匀等T1等T2信号,CT及MRI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CS内神经结构以CT—C^+和SET1WIC^+冠状位垂体前叶层面显示为佳,CT—C^+和SET1WIC^+对动眼神经(Ⅲ)、三叉神经眼支(V1)、外展神经(VI)和三叉神经上颌支(V2)的显示率分别为:100%和100%,90%和70%,55%和60%,15%和10%;正常CS内有脂肪组织沉积。结论正常成人CS硬膜壁、CS间隙、窦内ICA、颅神经及脂肪组织等在CT和MRI上各具特征性,MRI能更清楚、详尽显示这些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宝石CT能谱成像技术(GSI)单能量成像在减除脊柱金属植入物伪影方面的应用价值,寻求图像质量最佳的单能量成像点。 方法 对19例带有脊柱金属植入物的患者行宝石能谱CT GSI扫描。获得能谱扫描数据后,利用能谱技术,每隔10 keV重建40~140 keV共11组单能量图像,于每组图像中分别选取伪影最重层面(A)和无或少伪影层面(B)的两幅图像行ROICT值和SD值测定,分别记录为CT1、CT2和SD1、SD2,计算伪影指数(AI)。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CT值,LSD-t检验比较AI值。 结果 40~140 keV 11组单能量图像中,120 keV单能量图像组,A、B两层面CT值分别为(41.41±9.48)HU和(41.91±7.97)HU(t=-0.21,P>0.05);其他10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70~140 keV时,两两比较,A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0~60 keV时,与其他能量组两两比较,A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能谱CT利用能谱成像技术可有效减除金属植入物的伪影,120 keV为图像质量最佳的单能量成像点,70 keV为伪影减除的分界点。  相似文献   
8.
化脓性髋关节炎的CT与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化脓性髋关节炎的各种CT与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化脓性髋关节炎的CT与MRI征象,行CT检查23例,MRI检查13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9例.结果 CT显示软组织肿胀19例(Ⅰ度6例,Ⅱ度5例,Ⅲ度8例),MRI显示12例(Ⅰ度4例,Ⅱ度3例,Ⅲ度5例);CT显示关节腔积液(脓)7例,MRI显示11例;CT显示滑膜肉芽组织增生13例,MRI显示10例;CT显示关节间隙改变13例,MRI显示7例;CT显示髋关节骨质破坏6例,骨质硬化15例,骨质疏松4例,骨内积气6例,脓肿样囊腔1例.结论 CT与MRI检查对化脓性髋关节炎的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像学表现对长骨骨髓炎和骨肉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长骨急、慢性骨髓炎和56例长骨骨肉瘤病人X线、CT和MRI征象。结果骨髓炎组和骨肉瘤组比较,破坏周围松质骨硬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跨过骺板侵犯骨骺、骨皮质改变、骨干髓腔形态改变、MR检查中病变在脂肪抑制T2WI边界清晰、骨膜新生骨类型、死骨形成以及松质骨内脓肿差异有显著性(χ2=9.050~20.647,P<0.01;P=0.001、0.000)。结论病变是否跨越骺板累及骨骺、骨干髓腔形态改变和骨皮质改变对骨髓炎及骨肉瘤鉴别具有一定价值。MR检查中病变在T2WI压脂像中边界清晰和X线检查中CODMAN三角形成是诊断骨肉瘤的可靠征象,髓腔内脓肿和死骨形成是骨髓炎的特异性征象。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38岁。B超发现盆腔内不均匀低回声包块,无明显临床症状。下肢静脉曲张数年。妇科及骨科体检未见明显异常。B超引导穿刺抽出豆腐渣样物质涂片示少许皮肤及横纹肌组织,内见角化物。CT检查:左侧可见跨闭孔不规则形态低密度病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