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在代谢综合征(M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51例患者分为对照(NC)组、2型糖尿病(T2DM)组和MS组,测定FPG、FIns,Western印迹法测定内脏脂肪组织PTP-1B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T2DM组和MS组FPG、Ln(HOMA-IR)和PTP-1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T2DM组相比,MS组腰围和PTP-1B显著升高。校正年龄后PTP-1B与FPG、Ln(HOMA-IR)、腰围(WC)和SBP均呈正相关。结论内脏脂肪组织PTP-1B表达升高与肥胖、糖代谢紊乱等MS危险因素明显相关,可见内脏脂肪组织PTP-1B表达异常与MS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全身麻醉诱导期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芬太尼组、高剂量芬太尼组和低剂量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组(复合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复合组经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总量1μg/kg,泵注时间10 min;低剂量芬太尼组和高剂量芬太尼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麻醉诱导时,低剂量芬太尼组和复合组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高剂量芬太尼组静脉注射芬太尼5μg/kg,余用药相同.记录入手术室平静休息3 min (T0)、气管内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3 min (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将每例患者麻醉诱导期间(T0~T3)SBP、DBP、HR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定义为各参数的波动值:△SBP、△DBP、△HR.记录诱导期间麻黄碱、阿托品的使用情况.结果 复合组△SBP、△DBP、△HR[(26.9±14.8) mm Hg(1 mm Hg =0.133 kPa)、(10.7±8.9) mm Hg、(12.5±4.3)次/min]均低于低剂量芬太尼组[(40.4±15.6) mm Hg、(20.3±9.4) mm Hg、(30.1±15.0)次/min](P< 0.05),高剂量芬太尼组△SBP、△HR [(29.8±16.8) mm Hg、(19.5±7.4)次/min]均低于低剂量芬太尼组(P<0.05),复合组△HR低于高剂量芬太尼组(P<0.05).麻醉诱导期三组阿托品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4),高剂量芬太尼组麻黄碱使用率高于低剂量芬太尼组[30%(6/20)比5%(1/20),P=0.032].结论 麻醉诱导前应用1μg/kg右美托咪定,既能够良好抑制插管反应,又不会导致插管后血压严重下降,达到了稳定血流动力学的目标,特别适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3.
郑楷炼  惠宁  刘安  侯炯 《人民军医》2010,(7):498-499
目的:观察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妇科患者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将择期妇科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静脉镇痛组、硬膜外镇痛组和肌内注射组各60例,观察比较术后0~6h、6~12h、12~24h、24~48h等不同时间段各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PONV发生率。结果:术后0~6h内PONV发生率最高;术后0~24h硬膜外镇痛组PONV发生率与肌内注射组(或)静脉镇痛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0~24h硬膜外镇痛组频繁呕吐的发生率最高,静脉镇痛组次之,肌内注射组最低。术后0~24h,静脉镇痛组、硬膜外镇痛组和肌内注射组镇痛满意率分别为83.3%,85.0%及66.7%;术后24~48h镇痛满意率98.3%,100%和96.7%。结论:术后0~6h内PONV发生率最高,硬膜外给药PONV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背景 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手术患者增多,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越来越受到关注.POCD的诊断是一个排除性诊断,而麻醉医师对其相关神经心理学的概念了解有限. 目的 比较全面地介绍POCD相关的神经心理学概念,加深对诊断POCD的理解,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内容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的分类,POCD是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一种特殊类型.诊断POCD除了要排除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谵妄这类明显的神经精神疾病,还要鉴别抑郁及血管性认知功能损伤等其他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对MCI、正常老化、谵妄、抑郁及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心理学概念的研究现状及与POCD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 趋向 POCD的研究需要神经心理学等跨专业的学科知识,寻求相关专业同仁的支持,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合作,共同研究POCD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侯炯  许涛  邓小明 《上海医学》2003,26(11):845-847
目的 观察单次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对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患者心血管反应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2 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 2组 ,一组为艾司洛尔组 (13例 ) ,术中一旦患者血压升高 >1.33kPa ,即单次静脉注射艾司洛尔 2mg/kg ;另一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 (13例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的变化 ,并比较术中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的最大值与患者术前的基础值。结果 艾司洛尔组的心率平均变化为 2 .0 %± 3.9% ,对照组为 2 0 .1%± 3.5 % ;艾司洛尔组的平均动脉压平均变化为 - 2 .4 %± 2 .5 % ,对照组为 10 .7%± 2 .5 %。两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变化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艾司洛尔对心率的影响较对血压的影响大。未发现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的情况。结论 单次静脉注射 2mg/kg艾司洛尔治疗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心血管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我院1990年3月至2002年12月经蝶路治疗垂体腺瘤患者493例,术前应用地塞米松10~20 mg,以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 mg/kg、琥珀胆碱2 mg/kg或罗库溴铵0.6 mg/kg快速诱导全麻,术中以异氟烷、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维持,术后在丙泊酚镇静下拔管.术中2例出现困难气管插管,4例发生严重高血压,均成功处理,其余麻醉顺利.这提示,因垂体腺瘤患者常并发各种内分泌异常,其麻醉处理有一定特殊性,困难气管插管、术中高血压等处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控制性降压是否增加脊髓对牵拉损伤的易感性。材料与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6只,随机分为常压和控制性降压脊髓牵拉损伤组。观察常压及控制性降压水平下相同程度牵拉损伤后脊髓血流(SCBF)、体感诱发电位(SEP)、神经源性运动诱发电位(NMEP)改变的差异。结果 外周血有创动脉压(MABP)平均下降幅度为40.5%。经SSPS统计软件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牵拉水平下,常压组及低压组的SCBF(%)、SEP波幅(Asep)(%)及NMEP波幅(%)无显著差异。结论 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不增加脊髓对牵拉损伤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8.
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对家犬脊髓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对家犬脊髓血流的影响。方法 成年杂种犬 6只 ,体重 12 5~ 16kg ,以 2 5 %硫喷妥钠麻醉。股动脉置管监测MAP。以尼卡地平 8μg·kg 1·min 1持续静脉注射控制性降压。以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脊髓血流 (SCBF)。结果 降压前MAP为 (12 5 7±10 6 )mmHg ,降压后为 (72 0± 11 2 )mmHg ,平均下降 4 2 8%。降压前SCBF为 (9 80± 1 0 5 )v ,降压后为 (8 0 4± 0 96 )v ,降低幅度为 18%。结论 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对SCBF影响较小 ,可安全用于脊髓手术。  相似文献   
9.
王淼  邹大进  侯炯 《上海医学》2006,29(10):748-749
代谢综合征(MS)患者糖尿病(DM)、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是正常人群的数倍,但MS病因尚不清楚。近年研究提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可能是MS的重要病因。因此我们研究了MS患者内脏脂肪组织PTP-1B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地震后野外条件下医疗救治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长海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在野外条件下实施的89例患者麻醉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经验.结果:气管插管全麻1例,氯胺酮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复合局部麻醉16例,硬膜外阻滞59例,臂丛神经阻滞13例.所有患者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无明显呼吸抑制,血流动力学稳定,未出现少尿等并发症.结论:在野外条件下实施麻醉,以保证安全、减少患者痛苦和精神创伤、减少麻醉并发症为原则,麻醉方法的选择需因人而异、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