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静脉造影(MSCTV)对下肢静脉血栓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MSCT下肢静脉造影检查16例,其中12例做下肢多普勒超声检查,4例做下肢静脉造影.MSCTV检查后经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法(SSD)及容积再现法(VR)重建.结果 MSCTV显示11例存在静脉血栓.以多普勒超声作对照,MSCTV显示股腘静脉血栓的敏感性96.0%,特异性97.8%,阳性预测值96.0%,阴性预测值97.8%,准确性97.2%.MSCT尚能显示小腿、盆腔等超声检查难于显示的血栓.MSCTV较常规静脉造影更清晰显示盆腔静脉血栓.结论 MSCTV对显示股腘静脉血栓方面与超声同样敏感,MSCTV还能显示超声难于显示的髂静脉及胫腓静脉的血栓.MSCTV可作为下肢静脉血栓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及婴儿多层螺旋CT(MSCT)心血管成像技术及其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MSCT对比增强心脏检查83例,所有病例均作心脏超声(US)对照,并经手术或X线心血管造影证实.结果 MSCT对先心病畸形的诊断敏感性96.99%、特异性99.57%、准确率95.71%.其中,心脏部分畸形80处,MSCT与 US诊断准确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879,P=0.352);心外部分畸形153处, MSC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US(χ2=36.6,P=0.000).MSCT与US联合诊断准确率99.14%.结论 MSCT对新生儿及婴儿先心病畸形的检出优于US,MSCT与US联合可提高对新生儿及婴儿先心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FLAIR序列鉴别脑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与血管周围间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FLAIR序列在鉴别脑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与血管周围间隙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50例腔隙性脑梗塞及30例非脑血管病变对照组病人脑部MRI资料,MRI检查包括轴位SET1WI及FLAIR成像,轴位及矢状位快速自旋回波(TSE)T2WI。结果 50例腔隙性脑梗塞病人脑基底节区表现为多发点状病灶,SET1WI呈低信号改变,SET2WI呈高信号,FLAIR序列表现为点状高信号30例,病程均在1个月内;中心呈低信号,周围包绕环行或半环行高信号9例,病程均长于1个月;余11例病灶具胩述两种病灶特征,病程为1年内反复发作,30例对照组病人见基底节区小点状灶,MRI表现为SET1WI及FLAIR序列呈低信号改变,SET1WI呈高信号,周围脑组织正常。结论 我们认为FLAIR序列可以鉴别脑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与血管周围间隙。 相似文献
4.
超声与CT诊断恶性肿瘤致阻塞性黄疸的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比较超声与CT对恶性肿瘤致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78例恶性肿瘤致阻塞性黄疸的超声和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与CT诊断恶性肿瘤致阻塞性黄疸的敏感性分别为97.4%和98.7%;对梗阻水平判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6.2%和91%;对肿瘤的检出率分别为72.4%和43.4%;对检出肿瘤定位的准确率分别为78.2%和87.9%。结论:超声对大多数恶性肿瘤致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价值优于CT。 相似文献
5.
多种三维超声成像方法在肝脏肿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多种三维超声重建模式在肝脏肿瘤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百胜AU5超声系统对19例患者23个病灶分别用半透明模式、最小回声模式、最大回声模式和X线模式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应用多种三维重建模式能够提高三维重建的总体成功率(95.7%)。每一种重建模式各有其特点并且能够分别提供一些二维超声图像无法获得的病变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肿瘤的空间位置、内部结构、轮廓以及肿瘤和肝内血管的空间位置关系等。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可以提高我们诊断的准确性。结论:三维超声在肝脏肿瘤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和有实用价值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癌支气管动脉血供类型与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的关系。方法:分析81例肺癌共165次支气管动脉造影征象,了解其血供特点;采用支气管动脉内灌注化疗(BAI)和/或支气管内栓塞治疗(BAE)。结果:富血型42例,较多血型30例,乏血型9例;BAI和/或BAE后部分缓解(PR)50例,61.7%,无变化(NC)22例,27.2%,进展(PD)9例,11.1%。部分缓解中有21例获二期手术切除,PR病人均为富血型或较多血型。并发症经治疗可痊愈。结论:BAI和/或BAE治疗富血型和较多血型肺癌可达到满意效果,是安全、有效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经动脉灌注健择治疗中晚期胰腺癌临床疗效初步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动脉灌注健择(盐酸吉西他滨)治疗中晚期胰腺癌临床疗效。方法 13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接受动脉灌注健择治疗。治疗后观察肿瘤改善情况及临床受益反应(CBR)。结果 PR1例(7.7%),NC3例(23%),SD3例(23%),6例无法评价。Kaplan-Meier法计算6个月累积生存率为46.88%,频数分布法计算中位生存期为5.5个月,中位进展期为2.69个月。临床受益率为30.76%与文献相比P〈0.001)。结论 无论对于初治或化疗无效的病人,动脉灌注健择均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受益反应;并能有效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三维超声成像对妇科肿瘤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报告77例妇科肿瘤的三维超声成像。子宫肌瘤23例、卵巢癌32例、卵巢囊肿22例。三维超声成像显示肿块占据空间位置优于二维超声显像的,占70%(54/77);三维超声成像显示肿块内部结构优于二维超声显像的,占65%(50/77);三维超声成像显示肿块边界和边缘状况优于二维超声显像的,占62%(48/77)。说明三维超声成像对盆腔占位病变能较准确地提示肿瘤所占据的空间位置及内部结构和边缘病变形态,为临床提供有意义的影像诊断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三维超声成像对肝脏实质性占位病变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告63例肝脏实质性占位病变的超声三维成像。原发性肝癌34例,肝转移癌2例、肝血管瘤9例。三维超声显示内部结构优于两维超声显像的占71%,三维超声显示肿块周邻与血管关系较清的占65%,三维超声显示肿块边界优于两维超声显像的占56%。说明三维超声成像对实质性占位病变能较准确地提示肿瘤所占据的空间位置及内部结构和病变形态,为临床提供有意义的影像诊断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钼靶X-线检查未见明确肿块和超声影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比分析钼靶照片未见明确肿块的乳腺癌的X-线和超声图像特点,探讨X-线和超声检查联合应用对提高此类乳腺癌诊断符合率的价值。方法对2001年12月~2003年12月36例(共38个病灶)钼靶未见明确肿块的乳腺癌女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表现有单纯致密影12个,单纯钙化8个,致密影+钙化5个,致密影+皮肤增厚+乳头内陷3个,钙化+血管影增多2个,8个病灶未见任何征象而漏诊。与病理结果对照,诊断准确率为55.3%,敏感性为78.9%,特异性为81.6%。钙化的显示率为39.5%。超声表现有单纯肿块29个,肿块+钙化5个,乳腺增生改变1个,3个病灶未见任何征象而漏诊。与病理结果对照,诊断准确率为81.6%,敏感性为92.1%,特异性为89.5%,肿块显示率为89.5%,钙化的显示率为13.2%。钼靶和超声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为89.5%,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9.5%,钙化的显示率为42.1%。结论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肿块的显示优于钼靶检查,两者联合应用,有助于钼靶未见明确肿块的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