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灌饲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 gingivalis)对C57bl/6小鼠结肠炎症的诱导作用。方法 将P. gingivalis ATCC33277液体增菌后备用。将15只C57bl/6小鼠适应1周后随机均分为3组,高浓度组灌饲1 × 109 CFU P. gingivalis,低浓度组灌饲1 × 108 CFU P. gingivalis,而对照组则灌饲等量无菌BHI培养液。每只小鼠每天灌饲1次,3周后处死小鼠,采集结肠及脾脏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结肠组织中CD3抗原(CD3 antigen,epsilon polypeptide,CD3)、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C(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receptor type C,B220)、黏附G蛋白偶联受体E1(adhesion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E1,F4/8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及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显示高浓度组小鼠结肠黏膜下结缔组织中淋巴滤泡增多,且高浓度组小鼠脾指数出现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及低浓度组相比,高浓度组小鼠的结肠组织中B220及TGF-β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 < 0.05),其余指标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 gingivalis可诱导结肠炎症,从而增加牙周病患者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易感性,且其可能与牙周病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牙龈卟啉单胞菌膜泡诱导牙龈上皮细胞炎性反应的体外模型,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在牙周炎中的致病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膜泡对牙龈上皮细胞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分泌的影响,以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膜泡对牙龈上皮细胞环氧化物酶(cyclooxygenase,COX)-2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8基因表达的作用。结果牙龈卟啉单胞菌膜泡浓度依赖性地促进了牙龈上皮细胞PGE2的分泌,并使COX-2、IL-6、IL-8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膜泡诱导牙龈上皮细胞发生的细胞炎性反应,可能是牙周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膜泡对牙龈上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牙龈卟啉单胞菌在牙周炎中的致病作用.方法:以Real-time RT-PCR法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膜泡刺激下牙龈上皮细胞MMP-1和MMP-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牙龈卟啉单胞菌膜泡显著地上调MMP-1和MMP-3 mRNA表达水平.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导牙龈上皮细胞发生细胞炎症反应,可能是牙周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细胞自噬是细胞内一种保守的降解代谢途径,是宿主防御细菌感染的关键步骤。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作为一种牙周致病菌,能够利用其引发的细胞自噬实现其在宿主细胞内的生存和增殖,从而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本文就P. gingivalis内化并调控各种宿主细胞发生自噬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从而深入探讨P. gingivalis的致病作用,并拓展P. gingivalis与全身疾病关系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联合植骨材料治疗骨内缺损是目前l临床上能获满意效果的一种常用治疗手段。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GTR联合植骨术的治疗效果的影响。同时通过术后6个月的观察评估此项手术技术应用于临床是否具有稳定的优越性。方法:选取20例慢性牙周炎牙槽骨垂直吸收的患牙,共计60个位点,随机分为实验组(PRF+GTR联合植骨术组)和对照组(单纯GTR联合植骨术组)各30个位点。分别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拍摄CBCT确定术区骨密度,同时记录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CAL)、出血指数(BI)并进行比较。在此期间,测量术前、术后1、2周、1、3、6个月时的角化龈宽度(Keratinizedgingival width,KTW),观察其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D、CAL、BI的均值在术前与术后6个月时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其中实验组CAL的改善方面要优于对照组(P〈o.05)。术后1个月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角化龈宽度变化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对于骨密度值的变化,两组差别则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RF的应用有利于提高GTR联合植骨术的临床疗效,在恢复牙周附着丧失方面具有更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互联网技术发展与社会对美学的关注度增加,口腔正畸学科发展迅速,对高校正畸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合式教学借助网络的优越功能,结合了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的优势,可高效、快速、准确地为教学服务。本文结合口腔正畸学科特点,总结了目前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线上、线下及教学评价中的应用范式及基于平台的创新模式,分析混合式教学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旨在提高学生对正畸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口腔正畸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临床人才。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吸烟个体血清在具核梭杆菌(Fn)侵入 KB 细胞及在侵入过程中对 KB 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作用。方法:提取慢性牙周炎吸烟个体10例(Y 组)、慢性牙周炎非吸烟个体10例(N 组)、牙周健康非吸烟个体5例(H 组)的血清。分别将各组血清200、400、800μl 添加至 Fn 感染 KB 细胞模型,作用24 h 后计数细菌菌落。用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检测各组上清液中 MMP-1的浓度。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3组800μl血清引起 Fn 侵入 KB 细胞的侵入率(%)分别为12.59±1.27、8.03±0.075和7.99±0.14(P <0.05),KB 细胞分泌 MMP-1的浓度(μg/L)分别为400.04±21.02、252.57±18.89、262.47±35.29(P <0.05)。200μl 和400μl 血清组与 N 组、H 组比较, Fn 侵入率及 KB 细胞 MMP-1分泌量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较高剂量吸烟个体血清有利于 Fn 侵入 KB 细胞并促进KB 细胞分泌 MMP-1。  相似文献   
9.
自1998年起 ,作者从门(急)诊牙痛病人中筛选出急性牙髓炎115例。年龄为20~65岁 ,性别不限 ,其中前牙20个 ,前磨牙48个 ,磨牙47个。对上述病牙均采用二次法治疗 ,并跟踪追访1~3年 ,进行临床评估 ,现报道如下。1方法1 1术前拍X线片 :患者第一次就诊时 ,就立即在术前先拍X线片 ,以便确诊及治疗。1 2患牙局部麻醉术 :将确诊的病灶牙进行局部麻醉。上颌前牙和前磨牙可行局部粘膜下浸润麻醉 ,上颌磨牙则行上颌结节传导麻醉 ;但上颌第一磨牙还需附加近中颊根局麻浸润。下颌牙均用单侧传导阻滞麻醉 ;下中切牙可附加局…  相似文献   
10.
悬突对牙周状态及龈下菌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微生态学角度探讨悬突引起牙周炎的机制,揭示悬突对牙周组织的危害性。方法:检测568个有悬突牙及568个对照牙的G1和PD,采集龈下菌斑以刚果红染色,测其龋下菌群的细菌组成。结果:悬突牙组的GI、PD明显高于对照组,其螺旋体、杆菌及球菌较对照牙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悬突改变牙周微生态环境,使龋下菌群细菌组成发生变化;临床治疗中要加强悬突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