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7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7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81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98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270篇
内科学   137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科学   205篇
综合类   397篇
预防医学   13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16篇
中国医学   170篇
肿瘤学   9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应用贝叶斯累加回归树(BART)模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仅手术与手术+化疗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个性化评价,并识别高受益患者亚组。 方法 提取美国SEER数据库中2012—2013年间所有NSCLC患者资料,以总生存时间不小于5年作为结局,按照治疗方案分类进行比较。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使比较组间协变量均衡,应用BART模型计算个体处理效应(ITE),运用决策树模型进行亚组分析。 结果 本研究BART所对应的模型曲线下面积(AUC)大于0.8,结果可信度较高,99.5%患者采用手术+化疗方案获得不同程度更优疗效,得到AJCC分期、原发灶位置、转移程度等临床实践中重要的亚组分类特征,并得出疗效最优的亚组。所得亚组中,相较于仅手术的治疗方案,远处转移、原发灶位于肺中叶的女性患者更能于手术+化疗方案中受益。 结论 构建的BART模型可以较好地评价NSCLC患者两种治疗方案的个性化疗效,为今后同类疾病的个性化医疗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研究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AD)术后患者,清醒肌力恢复即拔除气管插管与常规术后第一日清晨拔管后,对呼吸与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 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4月1日,将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因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入院手术,术后符合纳排标准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20例[年龄(岁) 47.7±13.4 vs. 51.3±12.7,p>0.05;男性65.0% vs. 70.0%,p>0.05],实验组为清醒肌力恢复即拔管,对照组为按常规处理术后第一日清晨拔除气管插管,观察分析二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机械通气时间、拔管后呼吸循环系统情况、呼吸系统并发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比较2组,发现实验组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时间[小时(hour,h)]较对照组明显缩短[6.9±4.3 vs. 15.2±6.9(p<0.05)],ICU时间(h)也有所减少[13.4±5.1 vs. 21.5±7.0(p<0.05)],拔管后2组氧合指数(PaO2/FiO2)无明显差异,但实验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于拔管后6h有所升高[48.6±23.7 vs. 40.1±20.4(p<0.05)],后期逐渐下降;循环指标如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等无明显差异;拔管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对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患者,术后根据病情于清醒和肌力恢复后及时拔除气管插管,较传统于术后第一日清晨拔管,可明显缩短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时间,但患者于拔管后早期PaCO2可短暂升高,循环系统指标及呼吸系统并发症2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脊柱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对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 046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合并症、骨折至确诊DVT时间、入院时血液指标检测结果,其中并发症包括高血压、骨质疏松、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贫血、肥胖、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脊髓损伤;入院时血液指标检测结果包括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肌酐(creatinine,Cre),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根据患者入院后至手术前下肢静脉超声结果是否诊断DVT进行分组,将发生DVT患者设为DVT组,未发生DVT患者设为非DVT组。先对上述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脊柱骨折术前DVT的危险因素。结果:1 046例脊柱骨折患者中,术前发生DVT共137例,未发生DVT者909例。两组患者年龄,术前合并骨质疏松、糖尿病、贫血、低蛋白血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OR=3.116,95% CI:1.816-5.346,P<0.001),低蛋白血症(OR=2.508,95% CI:1.583-3.974,P<0.001),术前血清低密度脂蛋白>4.645 mmol/L (OR=2.586,95% CI:1.394-4.798,P<0.001),血浆D-二聚体>558.00 ng/ml (OR=23.916,95% CI:15.108-37.860,P<0.001),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13.81μg/ml (OR=3.873,95% CI:2.614-5.739,P<0.001)及年龄是脊柱骨折术前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且36~50岁、51~65岁、65岁以上分别是18~35岁患者发生DVT的2.49、2.59、4.02倍。结论:脊柱骨折术前DVT的发生率13.10%(137/1 046);术前合并骨质疏松症、低蛋白血症、低密度脂蛋白>4.645 mmol/L、血浆D-二聚体>558.00 ng/m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13.81μg/ml及年龄是发生DVT的危险因素,且年龄越大,发生DVT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onaco计划系统中不同布野方式对左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剂量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12例,采用Monaco计划系统,在相同的优化条件下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单野双弧(1F2A)、两野双弧(2F2A)、动态调强(dMLC)3种计划,比较3种计划的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结果3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均能满足临床要求,2%计划靶区受到的照射剂量(D2)、98%计划靶区受到的照射剂量(D98)、50%计划靶区受到的照射剂量(D50)、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等参数比较,1F2A计划均优于2F2A、dMLC计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F2A计划得到的左肺接受5 Gy剂量照射的体积(V5)以及10、20、30 Gy剂量照射的体积(V10、V20、V30)和平均剂量(Dmean)均低于1F2A计划和dMLC计划,其中V5、V10、D mean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F2A计划相比,2F2A计划和dMLC计划的右肺V5、V10和D mean以及右乳的Dmean、脊髓的Dmax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脏V5和Dmean方面,dMLC计划均低于1F2A计划和2F2A计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F2A计划的子野数与1F2A计划、dMLC计划相比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2F2A计划能降低患侧肺、心脏等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和体积。综合考虑计划质量和执行效率,建议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采用2F2A布野方式的容积旋转调强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钩椎关节(uncovertebral joint;Luschka joint)是颈椎区别于胸腰椎所特有的重要解剖结构。1834年Rathke[1]首先对钩突进行了描述,认为颈椎后外侧椎体边界向上(颅骨方向)的骨性凸起为钩突(uncinate process);1858年解剖学家Von Luschka[2]对钩突进行了描述,因为这些突起与退化的肋骨头很相似,因而其最初对钩突描述命名为  相似文献   
7.
8.
目前保留乳房(简称保乳)手术后乳房外形的改变已成为目前肿瘤外科医师关注的焦点。常规保乳手术因受到乳房肿瘤较大或位置特殊等因素的影响,保乳切缘安全性和术后乳房外观往往难以兼顾,术后容易出现乳房畸形。肿瘤整形保乳手术将肿瘤切除与整形技术相结合,在扩大肿瘤切除范围和保证切缘安全的同时,兼顾美学效果,增加特殊部位肿瘤患者的保乳机会,扩大保乳手术的适应证,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为人性化的治疗选择;同时,极大地提升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并改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笔者针对肿瘤整形保乳手术的适应人群、安全性及手术操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CSA-AKI)是成人心脏外科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目前缺乏特异性检查方式,依赖血清肌酐及尿量变化的诊断存在滞后性。近年来早期诊断CSA-AKI的生物学标志物成为研究焦点。临床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凝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及细胞周期抑制剂诊断价值高;肝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可用于辅助诊断CSA-AKI;微小核糖核酸有助于评估患者不良预后;生物学标志物的联合应用对CSA-AKI的发生有提示意义。CSA-AKI新型生物学标志物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提供可能,有望成为CSA-AKI诊疗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3D打印全骶骨假体在全骶骨切除患者腰-髂稳定性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中心接受全骶骨切除术的42例患者资料。根据重建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假体重建组(14例)采用3D打印全骶骨假体重建,联合重建组(19例)采用包含前方椎体重建的联合重建方案,脊柱骨盆(SPF)重建组(9例)采用单纯SPF重建。比较三组患者的腰-髂稳定性(疼痛及运动功能评分)、内置物生存情况(内置物失败率及生存期)、手术安全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3.6±14.2个月。假体重建组手术平均耗时394.6±128.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250.0±1711.4ml,共2例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末次随访时,13例患者无需拐杖等辅助行走,12例患者无需使用止痛药。共4例患者发生影像学内置物失败,其中2例需行二次手术,1例因严重疼痛并伴有肿瘤复发接受二次手术,术中因假体与周围骨融合牢固而未取出假体;1例因严重疼痛及运动功能明显受损接受二次手术取出假体。假体重建组平均内置物生存期为49.3(95%CI 40.8~57.9)个月。相较于其他两组患者,假体重建组患者的腰-髂稳定性、内置物生存情况均与联合重建组相近(疼痛评分2.4±0.8 vs 2.3±0.7,P=0.59;运动功能评分2.4±0.6 vs 2.2±0.7,P=0.44;内置物失败率14.3%vs 5.3%,P=0.56;内置物生存期49.3 vs 59.4个月,P=0.28),并显著优于SPF重建组(疼痛评分2.4±0.8 vs 1.7±1.0,P=0.028;运动功能评分2.4±0.6 vs 1.3±0.7,P=0.001;内置物失败率14.3%vs 66.7%,P=0.023;内置物生存期49.3 vs 28.6个月,P=0.01),且不显著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论:在全骶骨切除患者中应用3D打印全骶骨假体进行重建能够取得理想的腰-髂稳定性以及满意的内置物生存情况,同时不会增加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